APP下载

玉米缓控释肥不同施用模式比较试验

2016-07-18蓝现丹侯青光卢亚妮陆文娟韦贵剑

广西农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效益产量玉米

蓝现丹 侯青光 卢亚妮 陆文娟 韦贵剑 李伏生

摘要:为探寻缓控释肥在玉米生产上的合理施肥模式,进行了玉米缓控释肥不同施用模式比较试验,为指导当地农民施用缓控释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缓控释肥作基肥1次性施肥(A1)和缓控释肥作基肥+苗肥(A2)的两个处理玉米株高、茎粗与常规施肥处理相近,穗位高较高,其穗长、穗粗、秃尖长、穗粒数优于常规施肥(ck)、缓控释肥作基肥+攻秆肥(A3)和缓控释肥作基肥+攻苞肥(A4),空杆率受施肥模式影响不明显;4种模式均比ck玉米产量减产,A1玉米产量减产1.83%,玉米经济效益增加1791.3元/ha,而A2、A3、A4玉米减产幅度为8.05%-39.01%,减益为1180.2-3790.5元/ha。因此,在本试验研究条件下缓控释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为较合理的施肥模式。

关键词:玉米;缓控释JiG;施肥模式;产量;效益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2016)02—0021—03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饲料,在农业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基础位置,玉米高产也是永恒的主题。在提高粮食作物单产中化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化肥所起的作用占40%一60%。然而近年来我国化肥的总用量虽不断增加,但其利用率却有所降低且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因淋失、挥发等途径而损失掉的化肥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还会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土壤退化,污染地表和地下水体使环境恶化。

缓控释肥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肥料,它可使肥料释放养分的速度与作物需要养分的量相一致,满足了植物在整个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减少了营养元素的损失,使肥料利用率达到最高;此外,施用缓控释肥减少了作物施肥的次数,减少了人工劳动成本的投入,节约了成本,起到了高产节能减排,省时省工环保的效果。在玉米生产上关于施用不同类型的缓控释肥料的研究已有较多的报道,但关于缓控释肥在玉米生产上施用模式的研究鲜少报道,因此,本文以常规施肥为对照,研究了缓控释肥料的4种施用模式对玉米生长性状、产量结构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探寻缓控释肥料在玉米生产上的合理施肥模式,以为缓控释肥在玉米生产上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玉米品种为桂单0810(广西壮邦种业有限公司),供试的常规肥料为史丹利复合肥(N-P2O5-K2O-19-19-19,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和尿素-(广西河池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供试缓控释肥料为金正缓释肥(N P2O5-K2O-20-6-19,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2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4年在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玉米生产试验基地上进行,土壤类型为红黏土,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7.0g/kg,全氮0.134%、全磷0.123%、全钾1.028%、速效氮95mg/kg、速效磷20.8mg/kg、速效钾298 mg/kg,pH值为5.03。

试验设计5个处理:A1:750kg/ha缓控释肥作基肥1次性施用、A2:225kg/ha缓控释肥作基肥+525 kg/ha缓控释肥作苗肥、A3:225kg/ha缓控释肥作基肥+525kg/ha缓控释肥作攻秆肥、A4:225kg,ha缓控释肥作基肥+525kg/ha缓控释肥作攻苞肥、ck:常规施肥为225kg/ha复合肥作基肥,尿素150kg/ha和复合肥150kg/ha为苗肥,复合肥450kg/ha为攻秆肥。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4行区,行长4.5m,行距0.7m,单行单株直播,株距0.27m,种植密度为52500株/ha。

1.3试验实施

试验于3月19日播种,机械开行,测量行长划分试验区,行内按株距点播,施人基肥后覆土。3月30日出苗,4月17日定苗后进行人工小培土,5月1日进行畜力大培土,6月5-7日抽雄散粉吐丝,7月19日收获取样进行室内考种。期间按试验方案施肥和测量并记录汇总。试验实施期间于4月20日、5月5日分别用药物进行防治玉米粘虫与螟虫等;前期稍冷,出苗稍晚,4月27日、5月15日大风暴雨,部分玉米倒伏,雨后人工扶正,之后玉米正常生长。

1.4测定项目与方法

1.4.1生长性状 蜡熟期后于每小区中间2行的任意1行从第3株开始连续取10株玉米,调查其株高、穗位高、茎粗。

1.4.2产量结构性状玉米成熟后,调查整个小区空杆率,籽粒少于30粒的玉米穗定为空苞;收获时于每小区中间2行第3株开始随机取样10个果穗进行室内考种,调查其穗长,穗粗,秃尖,穗粒数,百粒重。

1.4.3产量 玉米成熟后收获中间2行进行测产,换算成含水量13%的公顷产量。

试验数据运用Excel 2007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施肥模式对玉米生长性状的影响

由表1可知,A1、A2的玉米株高、茎粗与ck相近,穗位高较高,A3、A4的玉米株高和穗位高分别下降4cm、18cm和5cm、11cm,茎粗下降0.04cm、0.05cm,茎粗由大到小在的顺序是ck、A1、A2、A3、A4。由此可知,苗期肥料充足的A1、A2模式对玉米株高、穗位高的影响差别不大或有所提高,A3、A4模式则不利于玉米株高、穗位高和茎粗的提高,而长期持续充足的肥料养分有利于提高玉米的茎粗。A1、A2、ck的玉米株高、穗位高和茎粗大于A3大于A4,则可知肥料对玉米生长性状的影响苗期>攻杆期>攻苞期。

2.2不同施肥模式对产量结构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见,A1、A2、A3的玉米穗长和穗粗分别提高0.95cm、1.45cm、0.1cm和0.1cm、0.05cm、0.05cm,A4的玉米穗长降低0.65cm,穗粗相近;A1的玉米秃尖长下降0.1cm,A2与ck相近,A3、A4分别多长0.2cm、O.1cm;A1、A2、A3的玉米穗粒数分别增多46粒、51粒、23粒,A4减少了12粒;A1、A2、A3、A4的玉米百粒重分别轻0.4g、0.7g、0.2g、0.1g,其中A3、A4和ck的百粒重大于A1、A2。由此可知,除A4模式外,其他施肥模式有利于玉米穗长、穗粗、穗粒数提高,苗期肥料养分充足有利于缩短玉米秃尖长,攻杆期后追肥有利于提高玉米百粒重,而缓控释肥使用模式中,A1、A2模式的穗长、穗粗、秃尖长、穗粒数优于A3、A4模式。A1、A2、A3、A4、ck处理间的空杆率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说明空杆率受施肥模式影响不明显。

2.3不同施肥模式对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由表3可知,玉米产量上A1、A2、A3、A4比ck分别减产

163.5kg/ha、964.5kg/ha、718.5kg/ha、1905kg/ha,由此可知,施用缓控释肥玉米产量均有所下降,A4玉米产量减产幅度最大为21.33%,其次为A2、A3,分别为10.80%、8.05%,A1模式的玉米产量下降幅度最小,仅为1.83%。玉米经济效益上A1比ck增加1791.3元/ha,A2、A3、A4的经济效益分别比ck减少1721.4元/ha、1 180.2元/ha、3790.5元/ha。由此可见,与常规施肥模式相比,施用缓控释肥的玉米产量减少了,但施用缓控释肥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模式能增加玉米的经济效益,而在缓控释肥施人量相同的条件下其他施肥模式不利于玉米经济效益的提高。

3讨论与结论

缓控释肥能够安全的一次性施用。常规玉米种植基肥使用量在225kg/ha左右,过多的施用往往对种子种苗造成渗害。理论研究表明,缓控释肥的营养元素在土壤中释放的速度缓慢,且具有低盐指数的特点,一次大量施用不会引起“烧苗”(王宜伦,2009)。本试验A1处理一次性使用肥料量达到750kg/ha也没有发现烧苗现象。

缓控释肥作基肥一次性施人和缓控释肥分别作基肥+苗肥施人两种模式都可以提高玉米的株高、茎粗、穗位高和穗长、穗粗,减小秃尖长,而施用缓控释肥作基肥+攻杆肥施入和缓控释肥作基肥+攻苞肥施人两种模式可以提高籽粒的百粒重,这说明施用缓控释肥能够优化玉米的生长性状和产量性状,具有增产的潜力。

试验中,各处理呈现减产,但A1处理减产不明显,而且经济效益增加1791.3元/ha。缓控释肥的其他3种施肥模式对玉米的生长或略有促进作用,虽然比常规施肥模式节省了一定的成本投入,但因玉米减产较为严重,产量减产幅度为8.05%-39.01%,且减益较为明显,玉米减益1180.2-3790.5元/ha,所以不宜推广。

综上所述,在本试验研究条件下750kg/ha缓控释肥作基肥一次性施人为较合理的缓控释肥施肥模式。

猜你喜欢

效益产量玉米
收玉米啦!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我的玉米送给你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XYZ上市公司成本控制问题对策分析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