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傳播視角下的媒介素養教育
2016-07-18羅崇雯
羅崇雯
摘要:上世紀三十年代,媒介素養開始出現,隨著媒介技術的不斷發展,“00後”正是成長在多媒體新媒介不斷崛起普及的年代,一出生已經被各種新媒介包圍,媒介素養教育更顯重要,他們很有可能成為家庭內成員掌握新科技的切入點,未來社會對新媒介的應用,也取決於“00後”媒介素養教育。
關鍵字:媒介素養 新媒體 基本學力 00後
媒介素養教育在每一個時期都有側重點,而且很多時基於社會發展以及媒介傳播新技術的出現的雙重召喚,首先社會上是出現一種負面的防備意識居多,進而當技術普及,才會慢慢接納,“00後”正是移動通訊及移動互聯網年代中出生的一群,一出生已經被各種新媒介包圍,媒介素養好像與生俱來,因此媒介素養教育更顯重要。網絡傳播又包括大眾傳播和人際傳播,新媒介強調互動,覆蓋面更廣。所以媒介素養教育的起點應該更早融入小學生的課堂中。
一、媒介素養教育的起源
學界一般認為媒介素養最早是由英國學者和丹麥教育工作者在20世紀30年代提出。1933年,英國文化研究學者利維斯和湯普森出版了文化批評論著<文化與環境:培養批判的意識>,首次倡導媒介素養教育。(張海波 2013)1與此同時丹麥老師開始在中小學開設媒介素養課程,培養學生對當時的視聽媒體的欣賞和判斷。媒介是以語言音效圖像等符號來承載和傳輸信息的物質實體,是傳遞信息的工具。(張海波 2013)2可以包括報紙、雜誌、廣播、電視、電影、手機、電腦、平板電腦、及紙本兒童讀物。張海波綜合世界各國媒介素養的發展而分為三個階段:3
第一階段:1930-1960 概念提出後在歐美國家引起注意、在國家倡導下,一些學校開始設立相關課程及講座;
第二階段:1970-1980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介入,許多國家將其納入正規教育體系;
第三階段:1990至現在 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世界 形成了政府主導、學術團體和社會團體廣泛參與。
二、各國在媒介教育方面的
執行狀況
媒介素養教育在不少歐美國家都是政府關注的課題,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都通過法令,以保證媒介素養教育成為教育的重要部分。日本成立FCT媒介素養研究所,美國設置了媒介素養中心(Centre for Media Literacy,CML),用以追蹤媒介素養教育出現的新問題和新變化。英、美國是由政府教育部門、大學和教育團體負責執行,澳洲是由媒體協會和各地方政府執行。
三、中國內地和港台的
媒介素養教育
媒介素養被現代學者定義為一種對周邊事物的解讀、批判、思考和應用的能力。將最初的保護而遠離的功能,轉變為掌握和利用。民國時期我國著名記者邵飄萍就曾提出:“新聞知識應列入國民普通知識之一”。4並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逐步在學校中試點推廣。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出現,2012年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智能手機市場,移動互聯網成為最新的媒介素養課題。在中國內地還沒有設計出一套統一的課程,個別省市在校本課程範圍內開展的教育活動並不能大規模實現推廣,東北師範大學在2008年出版了《小學媒介素養教育實驗教程》,2009在某小學展開課程教學實踐,然而在中小學開展的媒介素養教育有賴於各級政府和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和支持。5
香港媒介素養教育在1997年開始加快發展,並稱之為傳媒教育,香港的傳媒教育是自下而上的自發的運動,包括大中小學、宗教組織和傳媒組織等,而並非由政府牽頭,而且民間社團的作用很大。當時互聯網和電子遊戲的流行,令很多家長擔憂子女沉迷於網絡,香港的家長因而對媒介素養教育產生興趣,明光社舉辦很多家長講座指導家長如何輔導子女合理使用互聯網和如何看待網絡遊戲。6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學系助理教授 李月蓮在《回應國際傳播新趨勢的香港傳媒教育》中指出:“在一九九九年有九間香港中學合作,發展一套三冊名為《跨進新紀元》的本土傳媒教育課程。”目標是向學生推介互聯網素養教育。總結出傳媒素養包括:對傳媒的影響力有警覺性、認識傳媒的功能、懂得分析傳媒的信息、有鍳賞力、求取知識的工具和動手製作和運用媒介表達以及監察媒體等。
台灣媒體素養教育是自從1988年台灣解除報禁開始,由於媒體的公信力不升反降,形成民間對媒介素養的追求,經歷了一段民間推廣期之後,在2002年出台了《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規定一至九年級要融入課程中,高中以上開設獨立的媒介素養課程,建立有規劃兼具體推動全方位的方案。
四、澳門的媒介素養教育
早於回歸前設立的“公開映、演甄審委員會”,其職責為對公映公演及公共娛樂的審別及進場提供意見,並担任及行使法律所賦予的任務與職權。7是澳門最早期介入對媒介評估的機構,由政府官員和社會人士出任成員,但只承擔技術性操作,而可惜沒有教育的功能。
2007年6月一名11歲女學生遭人性脅迫被拍下短片,其後短片被上載至網上及手機上廣泛流傳,8對信息傳播及媒介的特性,青少年的辨別及善用信息的能力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澳門社會有需要正確認識信息傳播科技素養教育及媒介素養教育對青少年發展的重要性。2007年9月澳門特區政府推出1.5億澳門元的撥款,進行訊息科技教育發展三年計劃,優化澳門中小學教育的人機比,推動學校優化訊息科技教育基礎建設,通過訊息科技支持教學改革和發展。9
教育當局祈望透過與傳媒團體的合作,向中學生推廣傳媒知識可以說是從暑期活動開始,澳門新聞工作者協會(簡稱“澳門記協”)與教育暨青年局於2006年至2009年的暑假活動專項活動中,設有官民合辦的【記者新人王】培訓班,招收初中生以上的學生,參與接受為期一個月,每周兩堂課的培訓及參觀。澳門記協網羅澳門所有主流媒體的社長、總編輯、記者和從業員,在四期培訓中也派出了行業最資深的骨幹精英授課,結合到報社、電台和電視台的參觀,令學員對新聞媒體有更深入而立體的認識,而這項計劃可算是澳門政府和民間傳媒社團首次合作,最早及持續時間最長的一項媒介素養教育的項目。10
澳門記者聯會以對陝西省的扶貧助學為連接點,由2008年起,分別安排陝西受助學生以校園小記者的形式訪問澳門,活動結束後,每位學員小記者向主辦單位的澳門記聯提交採訪報告,同樣地也組織澳門的學生小記者到陝西小記者的所在地,進行回訪,讓捐助人和小記者探望受助學生的家庭,澳門校園小記者直接接觸受助學生。如是者舉行了四屆兩個回合,主辦單位覺得效果理想。
在2013年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教育暨青年局再次與澳門記協合作,聯同體育記者協會合辦校園小記者計劃,“第一屆的【校園小記者培訓】自去年十月開始,十三間學校的六十多位高中學生經過多方面的傳媒工作的學習,一步一腳印做出自己對澳門社會的體驗及深究的社會專題作品。”11
第二屆校園小記者計劃更吸引全澳十八家學校的學生參與,進行為半年的學習和實踐:“在這半年間,一眾小記者接受多位資深傳媒人的授課及指導,從新聞道德、新聞理論等傳媒基礎理論開始學習,並了解作為記者本身應具備的能力及職業道德;同時他們到訪各個傳媒機構,了解日常生活中能接觸到各類媒體的實際工作情況,並得到不同崗位中的資深傳媒工作者分享經驗與心得;而在最後驗證同學們吸收程度的專題採訪功課中,導師從選題開始從旁指導,在過程中實踐多角度的思考及批判思維,陪着同學們走過所有做一名記者、編輯、攝影師或是剪接師的“第一次”。12
研究這個題目並非要製造道德恐慌,反而可以明確新聞業者以其本身的專業知識和認識,作為對媒介素養教育的主要參與者是很重要的。作為媒體專業人員是傳媒工作者也是傳媒教育者,傳媒機構也是生產資訊教育的機構,政府的教育和新聞部門理應鼓勵和資助學校與傳媒社團和機構合作,共同推進澳門的媒介素養教育。
據張海波的研究,“00後苹果世代”的父母,由於其擁有較高的教育程度,重視對媒介素養的教育,知道媒介對生活的重性,鼓勵孩子使用新媒介,態度相對更寬容。”(張海波2013)澳門只有約六十五萬人口,根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2015年有使用互聯網的住戶共166,300戶,占住戶總數86.3%,使用流動寬頻上網的住戶141,400戶。互聯網普及率為77.6%,手提電話普及率為92.2%,使用手提電話上網的比例(91.3%)。在上網目的方面,76.8%網上娛樂。13
而隨著網絡使用愈來愈普遍,網絡犯罪的案件也時有發生:“網上放貸爆煲女生裸照借貴利”14、“少女墮私影搵工陷阱 情侣訛稱介紹模特兒工獲性感照再脅迫”15,而這些案件已經不是當初只擔心青少年過多的沉迷上網打遊戲的問題,一不小心青少年有可能成為受害者,如對不法影音製品進行傳播,更加成為加害者。
2015年頒佈第10/2015號行政法規《本地學制正規教育基本學力要求》及第118/2015號社會文化司司長批示《幼兒教育基本學力要求》,並自2015/2016學校年度起,在幼兒教育階段全面實施,包括讓幼兒在“健康與體育”、“語言”、“個人、社會與人文”、“數學與科學”、“藝術”五個學習領域獲得全面、均衡的發展。根據澳門教育暨青年局的資料,目前小學常識課的基本學力要求、中學品德與公民教育的基本學力要求均有涉及新聞、傳媒教育的內容,如小學常識基本學力要求是能探討傳媒對青少年的生活態度和方式所帶來的影響;中學品德與公民教育的基本學力要求是要能瞭解大眾傳媒對社會的作用及影響,並對傳媒具備初步的批判能力。能認識新聞自由的重要性,並明白傳媒報道的社會責任和應有的職業操守。中學的品德與公民教材已有相關內容,小學課本準備增加。
加拿大媒介素養教育協會主席John Pungente在研究了世界各國媒介素養教育計畫之後,提出了媒介素養教育的八大成功要素:a.媒介教育必須是一個由下而上的“草根”運動;b.編寫適合老師和媒介教育使用者的媒介教材;c.有足夠的相關師資培訓課程提供給在職教師和媒介教育者;d.制定評估媒介教育成效的標準;e.成立媒介教育專業團體,負責舉辦研討會和工作坊,出版通訊期刊,聯絡社群及遊說有關當局推廣媒介教育運動;f.說服教育界,尤其是教育當局,把媒介教育列為學校正規課程的一部分;h.發行由教育部或相關部門制定的媒介教育指示;i.在教育學院或大專院校設立正規的媒介教育師資培訓課程。16
因而媒介素養教育,是以積極的態度讓受眾與媒介共存,受眾重新認識媒介,接近媒介和使用媒介。以往的媒介素養教育以大、中學生為主,本文提出以“00後苹果世代”作為本澳推展媒介素養教的對象,是有其必要性和現實意義。尤其在小學階段開始實施,能夠保證小學生在接觸媒介較早時期就能得到正確的價值引導,打好了根基,對將來的發展和提升是非常重要。
1張海波 <苹果世代 “00後”兒童的媒介化生存及其媒介素養教育研究{M}>2013 P19
2張海波<苹果世代“00後”兒童的媒介化生存及其媒介素養教育研究{M}>2013 P18
3張海波<苹果世代 "00後"兒童的媒介化生存及其媒介素養教育研究{M}>2013 P135
4張海波 <苹果世代“00後”兒童的媒介化生存及其媒介素養教育研究{M}>2013 P136
5耿配 張漢娟:發達國家中小學媒介素養教育比較研究 {J}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第15卷第4期2016年4月P68-71
6袁磊 陳曉慧 霍娟娟:港台地區媒介素養教育現狀及其啟示 {J}中國電化教育總第282期2010,7 P33-36
7第15/78/M號法令
8綜合澳門日報、華僑報、市民日報2007年6月22日-6月28日資料
9陸曄:媒介素養: 理念、認知、參與 {J}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年P148
10資料來源:教育暨青年局及澳門新聞工作者協會 結合報紙報導
112014年5月4日澳門體育周報 :校園小記者計劃訪上海 參觀傳媒學府 探索社文發展
122015年5月28日澳門日報 校園小記者學習收穫豐 E01版
13澳門統計暨普查局2015年住戶使用資訊科技調查http://www.dsec.gov.mo/default.aspx
14香港明報2016年6月17日A20版
15澳門日報2016年6月9日
16石丹、张开 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J}《亚洲传媒论坛》 第一辑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