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合并校的突围之路
2016-07-17杨军
杨军
相对于“填谷造峰”的集团化办学而言,多校合并往往被看作优质资源“稀释”。近几年,我校先后有两所学校合并进来,郊区与城区各一所。三校惯有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搅和在一起,形成了纷繁杂乱的“价值丛林”。面对融合的阵痛,我们选择了一条“不唯考,在意人”的安静道路,使得学校办学质量不断上升,并稳居市区第一方阵。
以“躬行”理念寻求“零吼叫”管理
组建后的新学校,教师的观望情绪与学生的忐忑心理很强烈,凡事都要“吼三声”才能有些回应。加上课务分工、人员配置、岗位安排等大量工作都需要重新设计,一时间真感觉有点手足无措。
“上面千条线,落地一根针”,迅速聚拢人心,形成工作合力的那根“针”在哪里?我们没有选用“乱世当用重典”的便捷通道,而是理性地把这根“针”锁定在文化建设里。
学校合并之初,适逢我市举办初中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作为承办校,我们享有所有适龄教师都能随赛参加笔试的机会。然而,这种晒教师“家底”的考试从来都不受待见,尤其是对于三校合并后的新教师群体而言。我深知,在新组建学校的管理中,居高临下的命令与呵斥是收效甚微的,“跟我上”远比“给我上”来得有效。于是,适龄的校长和老师们一起坐到了考场中……
教师群体有着不一般的文化敏感,我们这支来自不同学校、习惯与心理有着很大不同、行为方式与职业态度大相径庭的新教师队伍,从这次笔试中感受到了压力,也看到了学校管理者的价值追求:教育不在于“吼叫”,要别人去做的人自己也要去做。
校长的“躬行”产生了蝴蝶效应。学校中层纷纷下沉到学科组,集体备课南北校区同时进行,过程中“一人独备,他人复制”的轮值潜规则也被消除掉了,每个人都有了主备人的心态,备课中出现了真正的碰撞与共识;日常测试中,很多教师也在学生考试时,私下里进行同步答题;打扫卫生时,教师也逐渐拿起工具参与其中;学生做广播操时,也有教师一起动起来了。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也自主开展起“五个一”活动:每天自查一次不雅行为;每天向师长说一句体贴的话;每周搜集一篇美德故事;每月为师长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每学期给亲朋好友写一封信,反映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交流感情。努力让教育回归生活。
学校生活悄然发生着改变,师生们在学习中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关照生命,在生命中关照彼此。
我常说,一种好的习惯文化,就是一所学校在和自己对话。不要问我们学校的特色是什么,我们没有特色,有的是师生们习惯性的彼此合作、躬身前行的文化追求。
精准扶植,在选择与参与中走向主动发展
三校合并后,师生数量急剧增多,加上日常工作学习单调而琐碎,很多老师容易找到舒适地带“应付差事”式度日。如何激发他们的工作与学习热情,把平淡的教学生活过得有波澜、有奔头,我们在“扶”与“植”上动了不少脑筋。
首先是从“扶”上入手。我们虽然达不到像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学校那样帮老师看护子女,甚至帮老师代购每日家用菜蔬的水平,但在为老师订阅期刊出资、给有家庭困难的职工提供适当补助、为老师提供尽可能多的外出学习机会等方面还是全力以赴的。以至于不时有人提醒我,学校用于教师发展的经费支出有点太高了。但我仍然坚持认为,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必须要从“重砖头”走向“重人头”。然而,对于一所合并校而言,真正的挑战或许还不是在于资金的流向,而是在于如何帮助教师实现工作成就感的平等。
学校两个校区,相隔半小时路程。从师资与生源构成看,南强北弱落差不小。南校区教师执教基础好的学生驾轻就熟,北校区教师教育基础薄弱学生颇有经验。但时间长了,师生间水平的高低、比例越来越固化,甚至在北校区出现了“高徒出名師”,“我们累死也无用”的消极论调。厌教厌学情绪不断滋生。
为打破这种尴尬局面,我们创新开展了校区间教师自愿走教。两个校区的教师在互动交流中,带来了教学方法、文化观念、职业心态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实现了工作机会与劳动价值的相对均等。南校区教师学到了管理基础薄弱学生的经验,体会到了蹲下身教育的辛劳与可贵;北校区教师感受到了培育高起点学生需要的专业努力,体会到了不断“自我加高鞋跟”才能实现从容教学的个中艰辛。一段时间下来,内部的互动、互哺机制使得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也使得校区间家长的择校行为回归了理性。南北校区之间收获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双重效益。
除了做好“扶”的工作,我们还相机在“植”上做文章,在师生关注的盲区播下适应未来发展的种子。我校一位教师在工作中突发急症,虽经救治但仍不幸身故。面对公众、师生及家长的痛苦与反思,我们一边规范而富有人情味地处理好事情,一边着手实施师生心理安全感教育。
首先通过还原事实真相,讲解保健与急救常识,消除质疑与恐慌心理。接下来,常态化地开展师生心理安全与健康教育。引导教师把个人生活中的怨气、戾气放到校门外,养成健康积极的人格;引导学生做真实的自我,在与老师和他人交往中砥砺、融洽情感……一系列以人为本的非功利性培训与引导,让师生们在学校里的工作、学习与交往有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随着诸如心理安全与健康、职业理想与规划、我爱新农村、为心灵整容等宽口径教育内容的拓展与实施,师生们在接受、判断、选择与参与之中,跳出了现有眼界的限制,逐渐走向了主动探索与发展的教育新天地。
用丰富的活动化解精神自闭,虽慢但可致远
在学校办学质量逐渐进入高层次后,我们又发现了一种趋向:伴随着个人意识与自强精神的觉醒,很多师生不知不觉地陷入了“精致地利己”的怪圈。教师之间、学生之间都不同程度地出现“有视力却不跟人对视,有语言却很难和人交流,有听力却充耳不闻,有行动却总是机械重复”的自闭症状。这绝不是形成健康人格以及集体与个人的可持续性发展所需的精神状态。为此,我们进一步以开展丰富的活动为突破口,用加法效应和乘法效应来扭转这种自闭趋势。
所谓“加法效应”,就是用集中的活动来增加与同伴的接触,促进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围绕学生,我们开展了“八礼四仪”主题德育活动,在肯定其个人奋斗的基础上,加强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及集体精神等方面的教育;组织各种拓展式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远赴嘉兴、沙家浜、雨花台等地游学,开辟祁乡村小南湖作为社会活动实践基地,等等,储备健全人生所需的各种素养。
围绕教师,我们在校区走教的基础上,也增设了一系列互动式活动。连续三年承办省教研室的“教学新时空”现场直播活动,让老师们抱成团且能足不出户地与全省同行进行切磋;开展小课题研究,以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把老师们聚到一起,在共同解决问题中走向深度合作;以“雁首工程”为抓手,成立校级名师工作室,鼓励老师们合力培育出属于自己学科组的专业带头人,等等。这些活动促进了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彼此相遇”,让彼此从“单干户”走向了“互助组”,校园里逐渐形成了充满活力的生态格局。
接下来的“乘法”,就是借助功能复合的活动促进师生加深交往。我们开展了“学科门类全覆盖,师生家长同参与”的“大阅读”活动,让师生及家长之间找到了生活的交集;开辟了种植实验田,让师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认领和耕作。其中,北校区划配有2亩专用土地,南校区地少人多,我们就把绿化区域进行切割,让公共绿化与师生耕作空间伴生共存。
如果说“加法”的本质是相同对象的运算,“乘法”的本质则是不同对象之间的运算。“加法”使得同学之间、同事之间多了更多的合作,“乘法”则让师生真正走向教学相长。尽管看似耗费了大量时间,但教育所追求的“安泰效应”得以实现,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之路,都会因此而走得更远。
让师生站在舞台的中央,不唯应试,却收获了生而为人的尊严与快乐,我们的突围之路走得艰辛却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