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7-17龚宁

大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疾病防治兽医养殖户

龚宁

(贵州省关岭县顶云乡街道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 贵州安顺 561000)

基层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龚宁

(贵州省关岭县顶云乡街道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 贵州安顺 561000)

基层兽医是我国动物防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基层的畜禽防疫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基层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基层畜禽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基于此,本文将详细介绍基层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一系列具体的解决措施,以期促进基层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工作的发展进步。

基层兽医;畜禽疾病防治;对策

1 引言

畜禽疾病的诊治和预防,大部分是靠基层兽医站的技术人员来完成的。近年来,由于基层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老化、技术落后、文化素质低等原因,在对动物疾病的诊疗和预防方面暴露出很多缺陷,为此,应更加重视基层兽医站的畜禽疾病防治工作。

2 基层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2.1 盲目性诊治

基层兽医对畜禽疾病防治的知识缺少系统的、理论的学习,导致基层大多数兽医对兽药药理、动物病理以及病原微生物的特征所知甚少,或者一无所知。在诊治过程中,很多基层兽医一般是“按签用药”,或者凭借自身的经验来用药,全然不分析畜禽发病的原因,由此,经常会造成畜禽药物中毒或治疗失败。基层兽医在对畜禽的盲目诊治,会导致畜禽的治疗失败或死亡。

2.2 盲目性用药

一些基层兽医对于兽药的药理、药性缺乏深刻的认识,对于药物的适应性用药也不明确,造成了大剂量或是超剂量用药,容易造成动物药性中毒,常见的采用抗阳性菌的药物治疗阴性菌,从而造成给药不合理,导致治疗失败。在给药的过程中,基层的一些收益对于药物的剂量以及疗程了解不清,造成药害作用,也有可能造成微生物产生抗菌性,影响疫病的防治。除此以外,给药方式也会影响防治效果,相应的药物应该选择合理的用药方式与用药途径,在疾病防治过程中,应根据所选择的药物,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给药,避免由于给药途径不正确而影响给药效果。

2.3 养殖户分散,集中免疫难度大

通常情况下,基层畜禽养殖户一般采用散养形式,养殖规模不大,但是分布零碎,而且范围较广。对基层畜禽疾病防治采用入户防治的方法通常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很难建立健全有效的防疫体系,在协调防疫员和饲养户的关系方面也有很大的难度,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数量有限,很难深入并分散到各个养殖户家中进行防治工作。

2.4 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职业素质较低

基层畜禽兽医技术人员职业素质较低,这一因素也制约着基层畜禽疾病的防治工。很多基层畜禽兽医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的培训工作,专业知识比较缺失,而且很多兽医年龄比较大,自身健康状况无法适应工作要求。由此可见,基层畜禽兽医技术人员的疾病防治水平比较低,很难满足当前基层畜禽饲养的需求。

3 基层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优化对策

3.1 用药要有针对性、用药剂量要适宜

当基层畜禽感染疾病后,如果有条件,则首先应该做好药敏试验,然后有针对性的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在临床方面,应该使用综合性治疗方法,不仅能够及时消除致病因素,而且还可以加强畜禽饲养和护理工作,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在药物使用方面,必须保证用量科学,不可随意增加或者减少剂量。对于用药时间,通常为3~5d为1个疗程。在治疗过程中,应该根据疾病的不同种类以及治疗疗程的规律特征进行治疗,在症状消失后,还应该继续用药1~2,起到巩固作用。另外,还应该注意尽量使用口服药物,减少由于抓捕带来的一些应激反应,而对于家畜而言,一般可以采用肌注、静注治疗方法。

3.2 提高农民对现代兽医防疫技术的接受能力

加强宣传工作,建立基层成人教育体系,积极培养基层专业人才。有些基层人员的知识水平比较低,对此,可以采用科技入户、组织培训等方式,科普知识,向其传授一技之长,使其掌握致富本领。基层中也有很多农民具有初中以上文化,如果有心参与基层兽医工作,则可以组织专业培训,使其充实自身知识,提高技能。只有根据不同的知识层次提高基层人民的文化素质,才能逐渐将单纯的技术进行推广和普及,使其认识到畜禽疾病防治的重要性,并实现自主防疫,真正满足农户的科技需求。

3.3 提高养殖户的畜禽疾病防治意识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畜禽疾病的预防效果,应该不断提高养殖户的畜禽疾病防治意识。对此,可以组织发放畜禽疾病防治的宣传手册,让更多的养殖户了解疾病防治知识;另外,也可以组织养殖户开展畜禽疾病防治知识讲座。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养殖户的畜禽疾病防治意识。

3.4 规范饲养,防止动物疫病的发生

保持畜禽饲养圈舍的小环境清洁是防止动物疫病流行的重要环节。创造温暖、干燥、通风、清洁的饲养条件,对保障畜禽健康,促进生长发育,防止发生疾病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定时定量饲喂,是保证动物健康,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条件。建立严格的饲养程序,饲养人员要善待畜禽,禁止采用粗暴的行为。特别对高密度饲养的畜禽,往往因气候突变、高温、高湿、酷暑、严寒,断水,断电,断料,断奶,转群,换料,防疫打针,投药,惊吓,沙尘,调换饲养人员等可诱发环境病和其他多种疾病。因此,要保持畜禽饲养环境相对稳定,尽量减少外因对畜禽产生的应激,不断提高畜禽的健康水平和抗病能力,从而保障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3.5 加强兽医培训工作

采用系统性培训,增强基层兽医的理论以及实践水平,采用系统性培养的方式,提升兽医的知识水平。为了提升兽医的知识水平,需要采用持证上岗的方式,保证兽医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从而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强化兽医疾病防治。

3.6 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兽医推广体系建设

不断增加基层畜禽疾病防治经费,保障基层兽医人员应有的推广条件,并实行统一管理。为了增加经费投入,市人民政府应该将基层畜禽疾病防治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年度发展规划中,并且加强畜禽疾病检疫管理工作,将所需要的经费纳入本级财政经费支出。各个乡镇政府也应该切实保障基层兽医工作站所需要的经费,积极改善基层兽医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另外,还应该加强设施设备、办公场所和交通工具建设,配置相关检测、检验仪器和冷链设备,促进基层兽医服务功能的不断提升。

3.7 推动基层畜禽兽医队伍法制化建设

为了有效推动基层畜牧兽医队伍法制化建设,应该积极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所属的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在组织形式上确定为各级人民政府所属,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依法行使行政执法职能。

各基层乡镇应该积极设立动物防疫监督派出机构、动物防疫组织,与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合署办公,加强基层畜禽防治推广工作。动物检疫员名额按乡镇行政区域实际工作需要在“三定”人员编制范围内合理确定。各乡镇一般设1~2名,事业经费均由县级财政承担。

建立稽查、监督机制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建立专职稽查队伍,对基层畜禽疾病防治工作进行统一监督和管理,并加强法律和技术推广工作。一般情况下,应该根据现行法律规范的要求,明确基层机构的工作职能,有效落实基层兽医工作人员的生活待遇,从而建立一支高素质、规范化的基层畜禽疾病防治技术推广队伍。

4 结语

基层兽医是保障畜禽防治的重要制度,为了做好基层畜禽疾病防治,需要针对当前的兽医给药不合理、兽医知识水平不高的现状,采用系统性培训的方式,提升基层兽医的知识水平,同时需要加强兽医日常工作管理,做好工作记录,保证基层畜禽疾病防治有效合理。

[1]万稳奎.基层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4(14):243.

[2]尹青鹏.论基层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观周刊,2013(2):217.

[3]高建国,陶武.基层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J].科学导报,2015(1):71.

S851.3

A

1004-7344(2016)01-0231-02

2015-12-18

龚 宁(1971-),关岭人,中级,大专,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水产专业。

猜你喜欢

疾病防治兽医养殖户
生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我是兽医志愿者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关于鸡慢性呼吸道疾病防治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