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和谐气氛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016-07-16李朝晖

中国市场 2016年27期
关键词:和谐社会体育教学

李朝晖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中国教育事业不断改革和飞速发展,体育教学提倡和谐气氛凸显当今大学体育教育中重要作用,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旋律中的一个音符,所以创建现代化校园体育必须开展有效和谐教育。

[关键词]体育教学;和谐社会;教学提倡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7197

1引言

首先,和谐气氛是指教师上课时态度和谐,示范动作干净利落、讲解清晰生动。充分利用体育教材中的愉快因素,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喜爱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思考,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技能。

其次,和谐气氛一旦引入学校体育教学领域,就要求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以爱学生的情感,从体育学科的特点入手,最终将固定模式的教学转变成全面培养人文素质上来,成为全新的教学模式,它必将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先潮。

最后,和谐的气氛能够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建立起适中的兴奋状态,便于接受新知识,掌握新动作,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学习锻炼,相反,课堂气氛沉闷,师生间有隔阂,学生的心理状态就会出现不均衡,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就会降低,甚至会处于低迷状态,从而引起动作失调。

2怎样才能在教学中创造和谐气氛呢?

首先,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微妙的情感交流,学生的情感自始至终都伴随着教学的各个阶段,因而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表情都直接影响到和谐气氛。在新课的教授过程中,教师应该有一切为了学生的奉献精神,关心爱护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学生的生活习性、体育基础、身体状况。有的学生体育基础比较薄弱,学习动作比一般学生慢。这样教师可采取不同手段进行教学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教师还应该区别对待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充分利用其积极因素,避开其消极方面。

其次,教师要理解学生的自尊心理,循循善诱,少批评,多表扬。这对于胆小的学生更有效。如当他的动作失败了都要及时肯定,哪怕是拍拍肩、点点头,他都会得到激励,提高勇气,增强信心。

最后,就是在课堂上常会遇到调皮学生讥笑不协调的学生,此时教师应严肃表情提醒之,告知要团结尊重,这样既促进了同学间的团结和平又提高了体育基础较差学生的积极性,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

和谐的气氛并不意味着失去课堂的严肃性,二者是统一的,有着密切的联系的。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是组织教学的前提,而和谐的气氛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努力创造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在心情舒畅中上好课。

3教学提倡和谐气氛

3.1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是和谐气氛中重要的一笔

体育教师要想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素养去影响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身体条件,体育知识和技能及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潜移默化,起到一个好的示范作用。传统体育强调的是机械的作业梳理,没有师生的交流、合作、互动。

3.2教师与教学方法和谐一体

任何教学都有一定的模式和同一种方法,但教无定法。也就是说任何教学方法不能生搬,而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融入学生特点,灵活地随堂变换教法和手段,这也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教育、心理兼理论基础,多种教学手段,随机应变。

3.3教师理解教材的能力影响和谐

教师在教学中应明确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哪些该讲解,哪些不讲或少讲,理解教材中动作技术的重点和难点,把教案吃透,授课时主要精力集中观察学生和考虑教法。

3.4教材与方法的统一

在教学上有一个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灵活运用,吸取其他体育教法的长处,在课堂上灵活变式。

4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旋律中的一个音符

(1)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是体育教学的首位,育人环境的和谐包括多方面。这里主要指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体育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的部分,物质环境包括运动场地,教材的质量,体育教材设备等,心理环境包括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学风等,教学过程只有与教学环境密切配合,互相适应,才能使体育教学处于和谐状态,提高教学质量。

(3)教学过程与物质环境和谐。物质环境对学生个性发展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体育教学中通过美化教学环境,使运动场地整洁,学生上课开心。这不仅增强教学安全舒适的物质条件,而且也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轻松自然,其乐融融。5结论

和谐教育首先是一个教育理念,实施的成败关键在于转变旧的思想观念。校领导提高认识,克服传统教学思想,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多方面地理解传统教学与和谐体育教学的利与弊,从行动上热情支持体育教师工作,从物质上保证教学的顺畅,因此,和谐体育教育应该在吸取快乐体育,主动体育的实践成果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让学生生动活泼充分自由地发展。让体育更加有魅力。

参考文献:

[1]赵立刚试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J].中国市场,201.4(3.4).

[2]赵立刚,傅庆章高校体育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研究[J].中国市场,201.3(4.5).

猜你喜欢

和谐社会体育教学
论管仲的利益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