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助力精准扶贫
2016-07-16严碧华
严碧华
电商扶贫,简单地说,就是将电商延展到贫困场景之中,作用于帮扶对象,通过发展电商,客观上帮助贫困主体脱贫致富,助力实现扶贫目标。
每年6月是杨梅丰收季,今年,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大木山杨梅基地的15万公斤杨梅无需像往年一样苦寻销路。
记者采访获悉,为根本解决杨梅滞销的难题,该县牵手湖南首家乡村新鲜货直购平台“搜农坊”,以及中国邮政旗下的生鲜电商平台“极速鲜”,让杨梅搭上“电商快车”,走向全国市场。湖南省内消费者在网上下单后,最快可在一天内收货。
类似这样,电商平台帮助贫困地区农产品打开销售渠道,解决物流难题,称之为电商扶贫,即,将今天互联网时代日益主流化的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开发工作体系,作用于帮扶对象,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改进扶贫开发绩效的理念与实践。
专家指出,电商扶贫最主要的手段是发展贫困地区的电子商务,根本目标是提高贫困家庭的实际收入,本质属性是让贫困地区对接电商大市场。“就是将贫困地区预设的,优质的农副土特产品卖到城里去,卖出好价钱,卖出品牌,也让城里人享受到放心、安全的食品,实现双赢。”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的概括更加通俗易懂。
近年来,在国务院扶贫办及相关部门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电商企业涉足精准扶贫,为贫困地区注入“造血干细胞”。
启动电商扶贫
丰产易,而丰收难,这样的尴尬总是不断上演。去年7月,正值水果上市热季,然而全国多地种植农户却陷入了“丰收的烦恼”。比如,广东佛山被曝10万余斤火龙果滞销,每天上千斤火龙果被种植户倒入鱼塘喂鱼。
类似的农产品滞销困局在全国各地屡见不鲜。去年年初,广西蔬菜主产区田阳县,大量的西红柿无人采摘烂在地里,农户损失严重。
农产品滞销的报道时常见于报端,引起了各方关注。分析人士指出原因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销售途径有限;二是市场供求关系波动;三是受气候条件等综合影响。
销售渠道和市场供求关系波动是普遍原因,而两者恰恰存在人为空间。比如构建物流体系,拓展营销渠道,加强品牌推广。
正是基于此,近年来,国务院扶贫办力推电商扶贫。2015年11月,电商扶贫写进了文件。“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文件就指出,加大互联网扶贫力度,实施电商扶贫工作。”国务院扶贫办国际合作和社会扶贫司巡视员曲天军表示。“十三五”规划还专门有电商扶贫专栏,到2020年,对有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电商扶贫全覆盖。
曲天军认为,电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作用扶贫对象,拓展扶贫对象的就业征收渠道,将当地绿色、有机、安全的农副产品卖出去,促进商品流通,增加扶贫对象的收入,进而脱贫致富。“在市场的作用下反过来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2016年1月,国务院扶贫办与京东集团签署《电商精准扶贫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依托自营和自建物流等运营优势,京东在全国开展电商精准扶贫计划。
协议约定,“十三五”期间,京东集团将在贫困地区加大投资力度,通过生鲜冷链宅配体系,把贫困地区生鲜产品配送到全国主要消费城市;在832个贫困县中选择200个作为电商扶贫示范县,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产业扶贫、创业扶贫、用工扶贫”行动中精准发力,将企业资源、业务能力与脱贫攻坚融为一体,直接或间接帮助2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2015年9月,国务院扶贫办还与苏宁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电商扶贫双百示范工程”、电商扶贫O2O展销专区、“10·17扶贫购物节”、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展开合作。该协议签署后,将惠及全国约104个贫困区县,234万农村贫困家庭。
据曲天军介绍,2015年,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了甘肃陇南市作为电商扶贫的试点市,经过一年的扶持以后,全年销售额26.5亿元,开展培训6万多人,就业将近4万人,直接带动了建档立卡的64万贫困户人均增收430块钱,整个陇南解决了卖农产品难的问题。
发挥龙头企业作用
多位扶贫领域专家表示,扶贫开发到最后,有资源、有能力、好扶持的贫困农户基本实现了脱贫,剩下的多是地处偏远、缺资源、缺能力的“硬骨头”。贫困程度更深、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扶贫工作客观上面临动力衰减、边际效益递减的问题。“如何在制度、技术等方面实现突破性的创新,为扶贫开发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破解边际效益递减的困境,是脱贫攻坚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而互联网+精准扶贫能够跨越“万水千山”阻隔,借助互联网创新成果,推动贫困地区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更好地将边际贫困人口与大市场对接起来。
在强基础、增资源、赋能力的同时,有效地统筹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帮扶措施,调动干部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有力驱动扶贫开发工作稳步向纵深推进。
借助互联网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已经达成共识,那么如何有效进行?
5月13日,“互联网+精准扶贫高峰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上发布了《2016“互联网+”精准扶贫研究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作了题为“精准扶贫与电商企业创新”的演讲,对精准扶贫与企业发展进行了深入阐述。
他认为,企业对精准扶贫的助力,不仅在于技术、人财物力和其他资源的投入,更在于企业在扶贫中采用市场逻辑,以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让扶贫脱贫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电商扶贫,简单地说,就是将电商延展到贫困场景之中,作用于帮扶对象,通过发展电商,客观上帮助贫困主体脱贫致富,助力实现扶贫目标。”汪向东表示,与其他扶贫方式比较起来,电商扶贫最大的特点,就是基于互联网突破时空局限的性质,通过电子商务让贫困主体对接到远端大市场。从而,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脱贫致富新能力。
但他强调,电子商务归根到底是市场的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平台经济是电商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在电商扶贫中,充分发挥电商龙头企业的作用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