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乡村“盛宴”安全“防火墙”
2016-07-16高会鹏
高会鹏
农村集体聚餐,是诱发农村食品安全事件的一大隐患,商丘市以精准扶贫、美丽新村和精神文明建设为载体,尝试破解食品安全这一“最后一公里”难题。
商丘,是商人、商品、商业发源地,素有“三商之源”和“华商之都”的美誉,更是餐饮文化的发源地。
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奠定了商丘博大精深的烹饪文化。
作为河南的“东大门”,商丘是国家粮食核心主产区,被称为“豫东粮仓”,农业人口622万人,占总人口的70.2%。换句话说,商丘的农村集体聚餐管理工作,是事关新农村建设大局、社会和谐稳定、党和政府形象的民生系统工程,是食品安全隐患突出、事故(事件)频发的重点环节,更是食药监管部门食品安全管理的老大难问题。
农村群体性聚餐活动面广量大,如何保障就餐者的饮食安全,有效防范农村集体聚餐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确保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历来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重点。在没有经验可借鉴、没有模式可参考的情况下,在河南省食药监局和商丘市委、市政府指导下,商丘市创新工作模式,探索“六位一体”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实现了保障群众舌尖上安全的目标,取得了显著效果。
“在食品采购、存储和加工过程中,我们始终坚决保证食品安全,在做菜时把菜加工好、加工熟,并且做好菜品的冷藏保管工作,让前来参加农家宴的客人满意,让主家放心。”作为虞城县利民镇远近闻名的农家宴“总厨”谢战修,长期以来,他按照食药监部门的严格要求,时刻关注农家宴的食品安全工作,使得他成为村民操办农家宴的首选人。由于他责任心强、威望高,近来又被推选为利民镇农村集体聚餐厨师协会会长。
监管空白
“吃大桌”,曾是农村人最美好的回忆。由于传统风俗习惯,农村家庭自办宴席现象在豫东农村比较普遍,凡遇婚丧嫁娶或乔迁、祝寿、孩子升学等情况,都要举办规模大小不一的家庭宴席,大部分都是聘请厨师在家里筹办。
在生活贫困的年代,能吃上一顿丰富的农家宴,有鱼有肉,确实令人非常向往。当然,对于农家宴的监管可谓一片空白,没有具体的责任监管部门,没人管、没法管成为普遍现象,被农村群众形象地称为“没娘的孩子”。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聚餐宴席规模不断加大,从几桌到几十桌不等。但是,农村集体聚餐活动受生活水平和传统习惯因素影响,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如:加工场所简陋、卫生条件差、清洗消毒设施缺乏,食用原材料采购重价廉、轻质量,采购渠道复杂,“三无”食品、假冒伪劣或过期不合格食品混杂,餐厨的操作人员没有经过健康体检和培训,食品安全意识淡漠,加工操作不规范等等。
由于农村集体聚餐桌数较多,并大部分在家中举办,使本来就不宽敞的加工烹调场所显得更为紧张。为了满足来客食用需要,不得不提前制作熟食,带来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农村家庭自办宴席过程中,大多是在空地上临时搭棚使用,电线乱拉乱扯、油锅乱搭乱建。因农村卫生经济条件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食用病死动物肉类、熟食制品、菌类、海产品等,同时在消防、用电方面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加之农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均为家宴举办方临时邀请当地的土厨师或亲朋好友全权负责宴席的办理,加工制作程序简单,基本无有效的卫生清洗消毒和存储设施。
“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是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农村地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局,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商丘市政府食安办主任、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马索义介绍,近年来,虽然国家、省不断加大对集体聚餐的监管力度,但由于量大面广等多方面因素,全国各地群体性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在深刻认识加强农村集体聚餐监管迫切性的同时,商丘市通过深入调研,强化对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管控,积极探索“六位一体”监管新路径。
六位一体
“刚刚接到申请,虞城县利民镇张楼村张国堂7月9日为儿子举办婚宴,150人的规模,明天安排当地食药监所工作人员前去检查指导……”7月3日下午,商丘市食药监局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值班室内,大屏幕上显示最新的农村集体聚餐申请信息,值班人员立即把相关情况分发给当地食药监部门。
这是商丘食药监部门投资数百万元建立的食品安全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全市食药监系统的监管信息全部在此系统内显示,并可以直接管理到村、户,真正实现了横到边、纵到底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2015年12月25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下发《关于进一步强化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2014年8月28日,河南省政府食品安全办、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近年来,国家和省接连出台相关文件意见,把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当作重中之重。
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工作,商丘走在了前面。其实,2014年7月29日,商丘市政府食安办就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聚餐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2015年10月9日,商丘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了《商丘市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实施细则》,不断加强对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的管理,防控食品安全风险,保护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六位一体”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监督模式应运而生。
2016年以来,商丘市食药监局按照《国务院食安办关于进一步强化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要求,履职尽责,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基层监管队伍,“六位一体”监管模式更加成熟。
政府主导。全市165个乡(镇、办)全部设立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为县(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派出机构,规格为副科级,核定人员编制5~7名,实现了“一乡一所一食安委”。基层食品药品监管人员达到997名,实现了机构、人员从无到有的突破。
目前,全市初步建立了食品药品安全市、县(区)、乡(镇、办)三级管理体制,落实乡(镇)政府对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村支部和村委会直接负责、聚餐举办者和承办厨师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乡(镇)政府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乡(镇)长任主任;乡(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所长任食安办主任。行政村成立以村支书任组长、村委会主任任副组长的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构成乡(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为主、村食品安全领导小组为辅的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的管理体制,实现了横到边、纵到底的网格化管理。
部门管理。商丘市出台农村集体聚餐相关指导文件,为农村集体聚餐管理工作提供政策依据。明确了农村集体聚餐环境、设施设备、食品采购和贮存、加工过程控制、食品留样以及加工制作人员体检和培训等基本要求,确保了商丘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建设、责任体系建设、运行机制建设、管理制度建设、管理措施等方面落实到位。实现了定岗、定责、定人的网格化管理格局,做到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有岗位、有人管,形成“事前有申报、过程有指导、事后可追溯”的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网络化管理新常态机制。
与此同时,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指导农村聚餐举办者按照食品安全要求规范操作。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媒介,通过农民喜闻乐见的墙标、宣传栏、公示栏等方式,增强食品安全风险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引导农村人民群众理性科学安全聚餐。
行业自律。不断推进农村集体聚餐主体责任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成立农村集体聚餐厨师协会,强化农村厨师行业的自律意识。制定协会章程和制度,充分发挥协会作用,做好农村厨师管理、培训、自律、星级考评,督促农村厨师进行健康体检、自觉履行职责。厨师协会的成立,进一步发挥了厨师在食品安全链条中的关键作用。
以村级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领导小组为载体,充分发挥农村红白理事会等基层民间组织的重要作用,实现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全覆盖。通过协会和村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推动落实农村集体聚餐申报备案与现场指导、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原料检查、农村聚餐食品加工、加工场所和用具清洁消毒制度和农村集体聚餐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报告等制度。督促农村集体聚餐厨师或承办者及时进行申报,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利用信用、星级考评结果发放《农村集体聚餐厨师资格证》,推行农村集体聚餐厨师优胜劣汰管理机制,打造合格的农村集体聚餐厨师团队。
市场运作。商丘积极探索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保险机制,建立农村集体聚餐厨师保险制度。采取地方政府补贴和保险公司奖励等多种形式,对农村集体聚餐承办者、农村厨师实行保险,分摊农村厨师风险,保障集体聚餐举办者、承办者、农村厨师及用餐人员等各方利益。同时,运用市场运作机制,实行聚餐食品原料质优价廉、精准配送服务,缩短流通环节,降低聚餐成本,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精准配送,让举办者和聚餐者受益。
村民自治。商丘将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融入村民自治四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维权)村规民约,实行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村民自治管理,配齐村级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村民代表监督员。同时,对农村厨师进行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食品安全基本知识、食品安全事故(事件)应急处置基本常识的培训,发放培训证明。各级政府加大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经费投入,确保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网络反应灵敏、运转有效。
四级联动。商丘打造市、县、乡、村四级监管平台,上下联动。申报人利用执法终端,将农村集体聚餐信息反映在农村集体聚餐监管平台后,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四级联动,相应指导人员按照分类指导原则,及时对农村集体聚餐进行现场指导。
扎起“篱笆”
“农村集体聚餐监管有效延伸了监管触角,推动食品药品监管关口前移、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隐患,进一步完善了基层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的集体聚餐环境,切实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谈及“六位一体”监管模式,商丘市政府食安办主任、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马索义介绍,针对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从保护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制定了相关管理办法和细则,从而进一步明确了服务部门的监管职责,确定了经营者的安全责任,对有效保障农村食品安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为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监管扎起篱笆、戴上“笼头”。
在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商丘市创新工作方法,推行电子视频技术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农村集体聚餐监管机制,全面加强和提升农村集体聚餐管理工作水平,保障农民饮食安全和农村社会稳定。
在商丘食药监局农村集体聚餐监管信息化平台,农村集体聚餐登记、备案、清洗消毒、切配烹饪、现场指导等情况,都通过电子监控设备实时显示在电子信息管理平台上,实现了对农村集体聚餐的全程跟踪管理。在信息化平台的应用中,信息员能用移动终端随机上传各类信息,实现四级监管平台的“可视化”。
与此同时,商丘探索建立农村集体聚餐星级考评机制。充分发挥农村厨师协会行业自律作用,对农村集体聚餐组织者(红白理事会)、经办人(经纪人)、具体实施者(厨师)实行星级管理和考评机制。对规范备案、登记、申报程序,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事件)的给予奖励,在保险金额上给予优惠。对在检查、指导过程中发现未进行健康检查、未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未按食品安全规范操作、因食品安全把关不严和操作不规范而发生食物中毒事故(事件)的农村厨师,实施“黑榜”公布。将星级管理和考评结果在网络上和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平台上公示,让农村集体聚餐举办者从中择优选用。
在切实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商丘还进一步丰富农村集体聚餐形式。设立固定场所和厨师团队,有资质的厨师团队可以使用任何固定场所;推进大型餐饮公司托管业务发展,承接农村集体聚餐,自带炊具、餐具入户承办宴席。围绕保障农村集体聚餐者饮食安全这一主线,通过程序办理、落实责任、控制过程、规范应急、宣传引导等行之有效的做法,扎起集体聚餐饮食安全“篱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