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长效机制

2016-07-16刘会英

民生周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力量儿童农村

刘会英

留守儿童问题与更广泛、更深层的社会、经济问题关联在一起,不可能通过一招一式或一揽子行政措施和零散的项目解决,这是既紧迫又持久的问题。

据有关调查显示,全国有6000余万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我国城乡二元体制下产生的特殊群体,各级党委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重视,采取了多种措施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等“第三部门”力量的发展壮大,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更加关注,投入不断加大,推动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亲情缺失、生活抚育、教育监护、安全保护等问题得到缓解。但与此同时,关爱保护工作依然存在较多的不足和短板,主要体现在:家庭教育方面,重物质,轻精神,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多数家庭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但多数父母仅简单满足物质需求供养,对早期教育重视不足,忽视子女情感需求。学校保护方面,虽然关爱意识普遍增强,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基本形成良好氛围,但是存在重视硬件投入,忽视软件建设的现象。农村学校心理教师和寄宿制学校的专职生活老师严重短缺,缺乏专业知识和督导培训,并且多数老师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家校联系不畅,教师家访制度未能在农村学校得到很好执行。社会力量参与方面,碎片化明显,没有形成有效合力。社会力量参与呈现出主体多元、措施多样的新变化,但也存在服务项目碎片化,社会关爱资源缺乏统筹规划的现象,导致关爱服务资源的配置效率不高,不能够突出重点对象、重点方面,关爱行动的开展缺乏持续性,工作实效不足、质量不高,总体投入有待加强。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但关爱的投入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包括政策制定、资源投入、工作推进等各个方面。留守儿童问题与更广泛、更深层的社会、经济问题关联在一起,不可能通过一招一式或一揽子行政措施和零散的项目解决,这是既紧迫又持久的问题。

今年年初,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了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四项原则,即家庭尽责、政府主导、全民关爱、标本兼治。特别强调群团组织在协同社会力量、共同关爱保护、形成有效合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对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出了要求。

四川是外出务工大省,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近2400万,由此产生了250余万农村留守儿童。自2006年起,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共青团四川省委积极开展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特别是群团组织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坚持问题意识、改革导向和务实精神,一方面,认真总结过去关爱保护工作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推广运用4·20芦山强烈地震后创新探索的群团组织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新经验,联合相关机构共同实施了“童伴计划”项目,积极探索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新路径。

“童伴计划”由共青团四川省委联合省民政厅、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公益研究院共同组织实施。首批试点全省7市(州)10县100个村,为期3年,预计将有3.5万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受益。

“童伴计划”基本模式可以归纳为“一个人、一个家、一套工作体系”,即在试点村招募培训一名本地“童伴妈妈”,建设一个“童伴之家”作为关爱保护阵地以及活动场所,建立健全一套工作体系,一方面是直达留守儿童身边的需求收集和服务反馈机制,另一方面是政府、学校、群团和社会在最基层的资源整合机制。“童伴妈妈”在村“两委”指导下开展工作,基本职责包括4个方面,一是负责排查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登记建档;二是定期走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了解困难,及时回应诉求;三是指导和督促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四是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及家庭联系相应部门,争取落实各项保障政策等。

“童伴计划”自今年1月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以来,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目前,共完成3.4万名儿童的入户走访,建档立卡3.5万余份,分类识别孤儿、病残、留守儿童、服刑人员子女、建档贫困户子女等特殊困难青少年群体3000余例。协助解决210多名未上户口儿童的户籍,落实9名事实孤儿民政救助,对接政策资源帮扶病残儿童53户,帮助辍学失学儿童返校12例,针对心理亚健康状态儿童心理干预120例。

如,巴中市通江县毛浴乡一名7岁儿童,因为母亲未婚生子后离家出走,无法上户口,在“童伴妈妈”协调帮助下,户籍问题得到解决。南充市营山县黄渡镇,一家有三姐妹,母亲出走,父亲受精神打击外出寻妻长期不归,三姐妹由爷爷奶奶代养,不能上户口、上学、上农保,通过“童伴妈妈”的努力,多方联系找到父亲并回到家中,乡镇党委对该户提供了房屋改造、低保救助、户籍学籍等“一揽子”综合帮扶。

对“童伴计划”实施初步回顾总结,我们认为,取得较好成效的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一体化工作体系。试点县普遍成立“童伴计划”项目领导小组,由县(区)党委、政府分管领导出任组长,团委、民政、公安、教育、卫计、司法、残联、妇联、项目乡镇及青年志愿者协会等成员单位横向联系,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构建起市州督导、县区为主、镇村实施、部门联动的协同机制。县级团委进一步增派了工作力量,乡镇党委政府列入重点工作,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直接参与,形成了上下一体工作格局。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实现了整体联动、相互呼应。

二是标准化整体推进。依托中国扶贫基金会和中国公益研究院的专业力量,先后制定了“童伴妈妈”考核方案、项目县工作考核方案,“童伴妈妈”服务细则、“童伴之家”安全管理制度,“童伴计划”信息报送机制等工作制度。同时,制定了《儿童及家庭基本信息表》《儿童福利服务需求评估表》《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表》等各类量表20余份。通过任务的菜单化,明晰职责,保证各地工作的标准化推进和落实。

三是本土化关爱力量。坚持关爱保护力量本土化。“童伴妈妈”均居住生活在本村,原则上有高中以上学历,保证具有较好的学习能力,通过专业培训,能有效提高工作能力。这样充分发挥长期在村、熟悉情况的“本土”优势,做到因户施策、精准关爱、跟踪服务,初步解决最后一公里服务递送问题,也保证了关爱力量的稳定性。

四是社会化运作模式。一方面,坚持发挥群团优势,协同社会力量,整合党政资源,形成工作合力。童伴计划预计3年投入1500万元,其中1000万元由中国扶贫基金会面向社会募集,500万元由省财政投入。南充市营山县实施“1+4”计划,即为每名“童伴妈妈”配备4名专项志愿者(教师、医生、律师、社工),协助他们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引入社会化考核模式,依托中国公益研究院针对试点村干部群众分别制定《调查问卷》,开展两次抽样调查,并约占1/3的考核分值,充分调动村干部和群众对项目参与的积极性。

五是长效化工作设计。“童伴计划”在试点之初就着眼于通过基线调研、项目评估、专业研讨、社会传播,建立可操作、易复制的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模式,推动“盆景”变“苗圃”,即通过三年试点和探索,促成政策倡导,推动这项工作成为党委、政府的制度化安排,实现长效化开展。

下一步,我们将针对项目督导中发现和基层反映集中的问题,加强指导、精准发力,提升“童伴妈妈”能力素质,解决一批重点关注儿童的普遍性、阶段性需求,建立党政、群团、社会联动机制,明确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流程等方面继续努力,推动“童伴计划”不断深化,关爱覆盖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

猜你喜欢

力量儿童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留守儿童
赞农村“五老”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