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悟情 以写悟理
2016-07-16章锦华
章锦华
“会读”“能写”“读写结合”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和重点。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少一线语文教师在这方面都进行了许多宝贵的探索。学生通过文本学习,领会文本中的写作方法,并学以致用,做到读写结合,这是当下语文教学中一个很好的教学实践。
笔者就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文为例,谈谈以文本阅读教学为抓手来训练学生借物抒情文章的写作的体会。
借物抒情,也称作“托物言志”或“写物寄意”,就是通过对某个具体事物的描写来寄托某种感情、志趣、思想观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文是一组借物抒情的典范文章,包括鲁讯的《雪》、郭沫若的《雷电颂》、巴金《短文两篇》(《日》《月》)、高尔基《海燕》、纪伯伦《组歌》(《浪之歌》《雨之歌》)。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做到以单元阅读训练为抓手,打开作文迁移训练这扇大门,引领学生通过作品的阅读,达到阅读写作的双效提升。
那么,这个单元的诸篇是如何做到借物抒情的?且学生又是如何在写作中运用这一方法的?
(一)关注物象,把握本质
首先,是准确把握物的客观属性。
清晨,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誓山盟,于是他把我紧紧抱在怀中;傍晚,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于是他将我亲吻。
我生性执拗,急躁;我的情人却坚忍而有耐心。
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的脚下。
——纪伯伦《浪之歌》
这段,作者通过写海浪晨昏的变化,潮水涨落时不一的举动,抓住了海浪的“任性”的特征。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鲁讯《雪》
这里,作者通过“朔方的雪”的“绝不粘连、奋飞、旋转、升腾”的动作描写,抓住了“朔方的雪”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
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了,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你可以使那洞庭湖,使那长江,使那东海,为你翻波浪,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呵!
—— 郭沫若《雷电颂》
此处诗人更是抓住“风”之“咆哮”这一伟大自然力的特征,展现了屈原“生之颤动、灵之喊叫”波澜壮阔的战斗胸怀。
这些文章都对物象的特征做了准确的描述,为下文作者的抒情夯实了基础。然而在教学中,学生的阅读往往较为肤浅,对“物”的特征把握不到位甚至基本错误。为了进一步训练学生捕捉“物”的客观属性的能力,教《浪之歌》这篇文章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文章2-4段的主客体可以对换吗?学生通过对换都说物与它的动作风牛马不相及,顿时也明白了写物要准确把握对象的客观属性。
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换词填空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物象的特征不仅要准确把握,还要准确表达。
如何准确捕捉物的特征?作家曹文轩在一次讲座谈《回忆我的语文老师》一文中说道: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年四季的雨是不一样的。春天是春天的雨,夏天是夏天的雨,秋天是秋天的雨,冬天是冬天的雨。”
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天里的雨也是不一样的。上午的雨与早晨的雨不一样,下午的雨与上午的雨不一样,晚上的雨与夜里的雨不一样。”
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那个样子和发出来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
这个例子引导我们,让学生仔细观察,得出此物不同于彼物的特征是何等重要。
(二)寓情于物,情物融合
“诗根情”。作者在写作散文诗时,其根本就是要抒发内心充裕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往往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来传达,也就是说,诗的形象中渗透着诗人的情意。文章虽然展现的是“物”,而我们读者却读到了“志”“情”。这样的委婉抒情的写法就是借物抒情。
那么,怎样才能把感情寄托在景物描写之中,使写景和抒情相结合呢?可以采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的办法。如: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这段文字就是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描绘的景物形象化,带有人的特点、人的感情,通过间接抒情使文章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有机的融为一体。
(三)意在文先,借物抒情
那么,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在“借物抒情”这个节点上又如何做到统一呢?
通过这一单元学习并在写作中运用借物抒情这一方法,引导学生写作时从事物特点出发,通过联想和想象,深入感知和理解世界,更丰富、更细腻地表达思想感情,做到物与情的有机结合。
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可以意在笔先,因情拟物,寓情于物。就是在动笔之前,先想好自己所要抒发的感情,然后寻找合适寄托情感的“物”。如于谦的《石灰吟》,诗人有感自己的情怀,借石灰表达了自己不计个人得失,为国家、民族甘愿粉身碎骨的献身情怀。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茅盾的《白杨礼赞》和高尔基的《海燕》均如此。当然,也可以在触目所及之时,突然产生某种联想或想象,油然生发感情,由物及人,睹物生情,从而做到因物见性,因性抒情。如诗经《黍离》,正是在宗周的废墟上看见“彼黍离离”,它触动诗人心中那根最敏感的神经,亡国悲凄之情不能自已,自然就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慨叹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再次见到这杨柳,离家十年的征人再也无法平静了,“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情何以堪?
在写作中,无论运用何种技巧,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因此,无论是睹物生情,还是移情于物,“物”与“情”之间应当有共性、交集点,自然契合,情感自然生发,切忌无中生有、生拉硬拽、牵强附会。
(四)由此及彼,实践巩固
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学会运用借物抒情这种手法,进行写作实践——“千姿百态的树,摇曳动人的情”。
对学生做以下要求:
1.写前阅读写树的名篇佳作(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张抗抗的《地下森林断想》、张晓风的《行道树》、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等),画出精彩的描写段落或抒情文字,稍做点评。
2.分析树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说说作者因何而动情;由树及人,作者产生哪些联想想象,如何过渡、抒情。
3.运用借物抒情这种手法,完成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