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构建与服务
——以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为例

2016-07-16

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馆藏特色图书馆

王 婷

(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



浅谈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构建与服务
——以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为例

王婷

(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

【摘要】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发展和完善,需要在不断强化馆内现代化硬件和各类文献、电子资源的设施配置,不断提高工作人员能力与服务的软件实力的基础上,强化突出自身的特色。本文以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为例,对特色馆藏进行介绍,以及对未来的服务进行规划和展望,希望为图书馆的发展和服务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关键词】特色资源特色文献馆藏构建服务

一、引言

高校图书馆,不仅是高校科研成果、文献资源收集展示的平台,也是一所高校历史文化积淀的核心。特色馆藏,是指一个图书馆在某一方面的馆藏经过长期建设和不断丰富,有较完整的结构和形成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鄂丽君.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现状与分析[j],图书馆建设2009(12):19-23.构建图书馆特色馆藏,不仅可以丰厚文献资源建设的底蕴,也为高校内师生读者了解本校历史、了解本校资源建设的变化脉络,从而进一步进行研究和学习有积极的作用。

本文以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为例,分析了现有的特色馆藏的构建情况,对未来的服务进行一定的规划和展望,力求为读者提供更有特点的服务,也希望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特色馆藏的构建

1.特色馆藏的建立和定位

特色馆藏不是凭空设立的,每一所高校图书馆建立特色馆藏,都应当是建立在对高校的特点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由于各个高校学术研究方向的侧重点有所差异,*张琪.构建高校图书馆特色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年第4期.因此,准确把握自身学科的发展方向,分析自身具备的优势,重点发挥自身特色化的资源特点,是特色馆藏定位的前提。以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为例,中国政法大学是我国法学学科重点院校,自1952年建校以来,收录了大量的法学学科方面的文献资源和学术成果,因此我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应当紧紧围绕法学学科这一主题,整合文献资源和学科研究成果,建立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独有的特色馆藏品牌。

2.现阶段特色馆藏状况

到目前为止,我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主要由有形载体构成,分别安置在学院路及昌平两校区图书馆中,已经建立并在不断扩充中的特色馆藏主要包括:(1)沈碧楼丛书的木质雕版和民国时期出版的法律类书籍。现存放于昌平特藏库。(2)古籍善本,包括经、史、子、集,丛书集成等,还有成套的中华再造善本,存放于学院路古籍特藏库。(3)法大教师文库,收录了本校终身教授和其他教师的科研成果,以专著为主,还包括专家研究手稿、参与会议、座谈会等的记录,我校教授参与起草的法律草案,我校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毕业的博士生论文集等,存放于昌平校区图书馆。从不同的角度凸显了我校作为法学重点院校的优势和特点。

在筹备建设中的以外文收藏为主的特色馆藏,是基于我馆自建校建馆以来,收藏有大量的外文法学书籍,一部分是名人捐赠书籍,如钱端升、雷洁琼、费青、芮沫、严景耀、周世逑等,还有一部分是曾经被国立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院校收藏,经历了不同学校的辗转收藏,经历了历史上的战乱转移,本身蕴含着巨大的历史价值的外文书籍,其中一些德文或英文书籍在原图书出版国也许已经绝版,本身就具有巨大的收藏价值。因此,将这些图书收集起来,从图书的角度来说,不仅对法学的历史研究,对研究中国的大学发展历史,大学的对外文化交流历史,相关名人的经历传记等,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也可以为广大师生读者展示出中国政法大学不一样的文化底蕴,借由图书的角度来解读历史的不同面貌。

3.现阶段特色馆藏的服务

现阶段针对特色馆藏,我校图书馆提供的服务项目主要有咨询、阅览、复印、扫描。(1)咨询。我馆并未设立专门的特色馆藏部和相关的服务规定,但根据我校图书馆已设立的服务规定,对于馆内的文献、电子等资源,读者如果存在访问、获取、利用等问题的话,可以向工作人员进行咨询,咨询方式主要有电话咨询、电子邮件咨询、QQ在线咨询、FAQ服务等,工作人员对读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为读者如何操作提供指导,这一规定也适用于特色馆藏。(2)阅览。我校图书馆的部分特色馆藏是分不同时段开放的,如古籍特藏库是每周一至周五对读者开放,法大教师文库是每周五对读者开放。虽然我馆规定了特色馆藏图书不得外借,但是读者可以在开放的时间内,在馆内进行阅览,查阅所需图书资料。(3)复印。由于特色馆藏不能够外借出图书馆,为满足一些读者长期的学习、研究的需要,图书馆便为这些读者提供复印的服务。以目前的馆内设施条件,只提供纸质文献资源的文字复印服务,不包括图片打印和电子资料的复制。(4)扫描。对于一些不能复印或者不便于复印的图书,我馆也为读者提供扫描的服务,读者可以到馆内进行扫描,也可以通过申请原文传递,获取特色馆藏的扫描图。一些读者出于研究的需要,也可以对图书的部分内容进行拍照。

三、特色馆藏构建和服务的未来发展

由于特色馆藏对高校师生的学科研究和学习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国内外高校图书馆都对特色馆藏的建设重视起来。比如,绝大多数美国大学图书馆就依托其丰富的特色馆藏不断创新服务,*侯爱花.美国知名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与服务分析,图书馆学研究2014(22):68-72.美国的高校图书馆为了建设特色馆藏,在馆舍建造、资源的获取、资源的数字化和资源的推广方面,都进行了很大的投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而国内的很多高校图书馆,也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逐步开始了特色馆藏的建设。*侯爱花.美国知名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与服务分析,图书馆学研究2014(22):68-72.对比国内外高校的特色馆藏的建设,我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建设和服务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丰富特色馆藏建设和提升特色馆藏方面的服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特色馆藏资源的建设

参考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建设的经验,我馆特色馆藏的加强应重点关注资金、馆舍、设备、资源来源等方面进行。首先在资金方面,特色馆藏无论是馆舍的设立还是馆藏资源的丰富,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在图书馆资金的分配上,应针对特色馆藏的需要,有的放矢地运用资金,还可以在资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大对特色馆藏建设的投入力度。其次是馆舍、设备方面,特色馆藏的特点决定了它需要独立的空间或者馆舍,来面向读者进行服务。另外,由于此类文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也决定了保护特色文献资源的设备是必须的,比如一些历史较为悠久的有形文献资源,纸质书籍或者木质雕版,由于时间、温度、湿度或者在搬运过程中造成的伤害或损耗,需要专业的设备去维护、弥补。因此,应加强对特色馆藏馆舍的建设和管理,同时引进维护特色馆藏资源的机器设备,如我馆为保护沈碧楼丛书的木质雕版而购入的恒温恒湿设备,这样有助于特色馆藏的长久巩固和长期服务。第三就是特色馆藏资源来源途径的拓宽,为了发展壮大特色馆藏,图书馆可以设立和运用专项资金进行特色文献资源的购买,这也是国内图书馆进行特色馆藏资源建设的主要途径,但是这也容易造成馆藏资源来源单一,特色馆藏规模较小的后果。所以,为了拓宽特色资源的来源途径,图书馆可以将专注点放在专家或者专业的研究机构上面。在某一专业领域获得杰出成就或者取得了杰出成果的专家学者们,会掌握大量的本专业领域的具有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的资源,并且他们的研究成果或者手稿等文献材料本身也是具有独特价值的资源,因此图书馆主动和这些专家、专业的研究所、研究机构联系,争取获得他们掌握的特色资源或者以共享的方式来呈现给更多的人,这样更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和层面上扩充特色馆藏的建设,加强和壮大特色馆藏的发展。

2.特色馆藏资源数字化

如果特色馆藏仅局限于固定的场地、空间和时间,那么就为特色馆藏服务的发展造成了局限性。以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图书数字化、电子化是一个主要的潮流。通过加工制作,以电子数字化的形式将资料保存下来,不仅能够丰富图书馆的电子资源,还能够更好更完善地保存特色馆藏。将特色馆藏中的手稿、图纸、文献资料、原始图片、稀有图书等进行数字化,以PDF、JPG文件的形式保存下来。*陆莉.美国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推广现状及启示,图书馆学研究2013(12):99-101.一旦特色资源以这种形式呈现,工作人员的服务空间就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的图书室或者馆舍,也不仅仅是提供咨询和复印等服务,还可以引导读者进行在线阅览,为其在线复制、下载等需求提供解答、帮助和服务。

特色馆藏的数字电子化,也为高校图书馆馆际之间、高校学科、学术研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每一所高校,凭借不同的学科优势,都拥有具有本校特色的特色馆藏,如果此类特色资源被局限在固定的空间中,其作用和价值不能够发挥到最大。但是由于这些馆藏资源的独特性和珍贵性,任由其在高校之间来回传递,也是非常不现实的,这一技术上的局限也给在这一方面有所需求的高校学术科研合作带来了现实的沉重一击。而特色馆藏的数字化就打破了这种局限,没有了时间和空间方面的限制,可以在更广泛的领域进行资源的交流和研究,使特色馆藏可以获得更多地关注和利用,也更好地体现其价值。另外,只有更多地掌握本校特色的数字化资源,才能够令本校在高校间的学术科研合作中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在更加广阔的层面上进行合作和交流,发挥特色资源的更大优势。

特色馆藏的电子化、数字化是一项系统庞大且繁复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最重要的是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要完成这项工程,高校图书馆要组织专业的人员专门负责这项工作,系统调配、安排好分工和配合的工作,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准确率,避免重复劳动。虽然这一工程耗时巨大,但是我们可以预见的是,特色馆藏的数字化、电子化,既能够给予读者更便捷地获得这些资料的方式和途径,也能够从更深的层面挖掘图书馆的服务,积极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从而将图书馆的功能和定位带入到一个更高的发展层面。

3.开设特色馆藏相关课程,开展特色馆藏嵌入式服务

高校图书馆的一大发展趋势就是由内向型向外向型的转变,由等待读者“走进来”转变为图书馆主动“走出去”,因此,开设图书馆相关课程,就成为了图书馆向读者主动展示馆内各项资源和服务的有利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将特色馆藏展示于读者面前,吸引读者的注意,图书馆的老师以特色馆藏为基点,向同学们介绍特色馆藏资源的“前世今生”,包括特色馆藏的来源、收集现状和发展规划。前追溯文献资源的历史渊源,后揭示文献的研究价值和科研意义,既可以丰富读者的知识底蕴,又可以拓宽学科研究的眼界。另外,课程还可以邀请专家进行讲座,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进一步揭示特色馆藏的科研价值。

除了开设课程,图书馆也可以设立专门的特色馆藏资源研讨室,*陆莉.美国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推广现状及启示,图书馆学研究2013(12):99-101.研讨室应配备电脑、投影等应用设备,可以由专业的学科馆员引导学生研究讨论,也可以将学校的教师请来研讨,结合教学的需求对特色馆藏进行研讨,辅助进行教学,还可以提出课题,由学生自由发挥,深入探讨研究。

4.工作人员素质能力的提升与培训

特色馆藏的发展必然要求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要与之相匹配,针对特色馆藏的藏书资源特点,图书馆在引进新的人员时可以考虑吸收相关专业的人员,如历史、语言、计算机、信息数字、法学等专业的人才,丰富和扩大图书馆人才构成和队伍组织。另外,除了在吸收新人才方面入手,图书馆还可以考虑对馆员进行培训,对他们的专业技能进行拓展,因此这也给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的提升与进修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现阶段高校图书馆馆员的提升以评职称等形式来体现,但是真正适合馆员的系统发展培养规划并未形成。特色馆藏中负责管理的图书馆员,由于其所面对工作的多面性就标志着其学习和发展方向应该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单一直线发展:

表一:图书馆特色馆藏发展人员及方向

特色馆藏人员的培养和发展也是为了图书馆人才的全面发展,众所周知,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图书馆在向知识型服务转型过程中的核心因素。*李金芳.美国高校图书馆馆员培训与发展的典型案例研究,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年第1期:43-50.重视特色馆藏管理人员的培养,才能够使特色馆藏的发展发挥出更加炫目的光彩。

四、结论

我校图书馆凭借本校独特的学科资源优势,具备建立特色馆藏的良好条件,虽然在资源建设、资源服务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存在有很大的不足,相较于国内外高校特色馆藏的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只要立足于本馆的实际情况,发挥本身的学科资源优势,积极向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学习和借鉴经验,扬长避短,我校图书馆一定能够建立起来独属于自己特点的特色馆藏,这也必将使我校图书馆的整体馆藏建设和服务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苏丽:《高校图书馆地方特色馆藏构建研究——以北华大学图书馆为例》,《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2月第1期。

[2]魏朝霞:《高职院校图书馆特

色馆藏与嵌入式特色服务的探索与实践》,《图书馆情报工作》,2015年6月增刊1。

[3]张琪:《构建高校图书馆特色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年4月第4期。

[4]李金芳:《美国高校图书馆馆员培训与发展的典型案例研究》,《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年第1期。

[5]陆莉:《美国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推广现状及启示》,《图书馆学研究》,2013年12。

[6]黄勇:《美国高校图书馆学术共享空间的规划与构建》,《图书馆学研究》,2012年12。

[7]游祎:《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特色馆藏建设与管理工作研究》,《图书馆学研究》,2013年16。

[8]侯爱花:《美国知名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与服务分析》,《图书馆学研究》,2014年22。

[9]饶静:《以特色学科为依托构建特色图书馆的设想》,《中国西部科技》,2014年7月第7期。

[10]鄂丽君:《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现状与分析》,《图书馆建设》2009(12)。

猜你喜欢

馆藏特色图书馆
馆藏
特色种植促增收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中医的特色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图书馆
完美的特色党建
飞跃图书馆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