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实践探索——以“感受文化的影响”教学实践为例
2016-07-16王晴
王 晴
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实践探索——以“感受文化的影响”教学实践为例
王 晴
福州第一中学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多元的价值碰撞、道德失范现象及高中时期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性、思想政治课学科的特殊性,都决定了高中思想政治课落实该任务的必要性。该文结合“感受文化的影响”一课,提出政治课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明确教学目标,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优化教学内容,合理选取和挖掘德育素材;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高中 政治课堂 立德树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当前,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多元的价值碰撞,高中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总体提升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例如缺乏理想目标、说脏话等。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带领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因此,高中政治课理应在立德树人方面担起重任。以下是笔者结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课程的“感受文化的影响”一课教学,探讨立德树人的途径。
1 明确教学目标,重视第三维目标达成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三个维度缺一不可、紧密联系。然而,观察目前教育中的一些现象,许多老师迫于升学压力,只注重前两个目标的达成,而忽视了第三维目标的落实。新课改提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政治教学中优先设置和实施的课程目标。新课改《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思想政治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具体内容是:“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第三维目标的达成,政治教师首先要注重发现挖掘教材中的第三维目标。政治教材中有些第三维目标是显性的,比如,在“感受文化的影响”这个框题中,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不断提高自身“三观”等文化素养的自觉性,这里的三维目标显而易见,且可以结合第一维和第二维目标有效进行。教材中的第三维目标有些是隐性的,需要教师深入挖掘、精心安排才能实现,譬如,在该框题中,需要学生学会评述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交往方式的影响。在这个知识点上,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思考导致这些交往差异的深层原因,能够更理性地面对文化差异的存在,更自觉地在生活交往中接纳文化差异,得当得体地交往。
2 优化教学内容,合理选取和挖掘德育素材
教学内容是指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一个“载体”,是教学内容中的重要部分,因此教师必须尊重教材,不能抛弃教材。现行的人教版思想政治课教材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譬如,在案例选取上无法体现当前社会的最新进展,缺乏新意和吸引力。所以教师既要遵循教材,又不能囿于教材,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做适当调整,引入更合适的德育素材,以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笔者在讲授“感受文化的影响”一课时,选取了当月发生的毕福剑视频风波事件,将它设计成贯穿这节课的一条主要线索。因为在笔者看来,用这个例子有以下几个好处:一是它能有效说明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二是它的时效性强;三是它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该事件经过有效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当然,实现立德树人并非只能用具有时效性的德育素材,政治课中的德育素材还包括新闻热点、哲理故事、影视资料、生活实践等。良好的德育素材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对情境的感悟中进一步提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当然,要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对德育素材的有效利用是关键。现在很多政治教师都能够紧扣教学内容,选取形式多样、有趣的素材。但还是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比如对素材的挖掘解读不够深入,对负面素材的引导不够到位,造成了政治课在立德树人目标上的完成情况不够理想。因此,教师必须深入挖掘素材中的德育因素,设法激励学生或是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三观”。比如,笔者在选取了毕福剑视频风波作为素材后,挖掘了该事件中的这几个问题:老毕为何会调侃讽刺国家领袖?这一事件到底应该如何定论?央视对毕福剑的处理是否妥当?同样一件事,网友们为何会有如此巨大的分歧?而我们又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深入分析这几个问题,其实都和我们这节课所讲的知识点密切相关,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这一事件。比如,在老毕为何会调侃讽刺国家领袖这一点上,这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来看,一方面这和中国特有的饭局调侃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利用这一点,我们可以讲解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是通过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实现的。另一方面,这也和我们当前社会上所存在的一些不良舆论有关,即老毕受到了不良文化的洗脑,通过这个层面的原因分析,可以用来解释文化对人影响的潜移默化这个特点,进而引出要参加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从内因的角度看,这和毕福剑本身错误的价值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借助内因的分析,一方面让学生明白文化对人们交往方式的影响跟我们的价值观有关,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意识到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
3 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按其外部形态和该形态下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分类,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发现法等。《新课标》的实施建议中,明确要求:“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这就要求政治教师摒弃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大胆采用谈话法、讨论法、发现法等,甚至可以创造新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见解、交流观点、合作探究。这样一方面有助于方便教师关注学生的内心,使我们的立德树人工作能够更加有的放矢,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使学生由知识灌输对象真正变成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将正确的价值理念内化生成为自己的人生信念。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以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介入,及时对课堂中学生所暴露的问题加以纠正引导。
当然,要想顺利运用这些教学方法,需辅之以必要的教学手段。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知识时,视觉和听觉所起的作用最大。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在这些情景中去体验、探究、发现。笔者在讲授文化因素对人交往方式的影响时,用一些比较形象的图片展示了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交往差别,让学生通过图片总结思考:这些交往差别究竟是源自什么?笔者也曾看到一些教师让学生上台表演不同地区的交往差别,进而让学生总结思考,这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教无定法,每种教学方法各有利弊,教师在研究和选择教学方法时,应对各种教学方法有深入了解,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才能有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立德树人,任重道远,政治课教师除了可以做以上几点努力外,还需要不断寻求新的途径,例如重视实践,利用实践活动将正确的道德观念与情感成功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等。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04(4):3-19.
[2] 刘海.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索[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