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经典诵读中诗意成长
2016-07-16周亚玲
周亚玲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实验中学,新疆 库车 842000)
让学生在经典诵读中诗意成长
周亚玲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实验中学,新疆 库车 842000)
摘要:通过对学生们传统文化的熏陶,丰富其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课题从现实出发,把中国古代经典与经典诵读活动结合起来,针对我校经典诵读教学实际,结合陈琴“素读”模式,开展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中不断的成长。
关键词:经典诵读;素读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里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在中学学段(7-9年级)要求里强调:“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一书中认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诵读经典的训练是必须要有的一个项目。诵读经典的价值不在于实用,而在于文化。近一年我和课题组成员展开了《中学生经典诵读模式及成效探究》的课题研究,本课题的研究特色就在于以陈琴老师的“素读”作为指引,形成浓厚的诵读氛围,最终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同时以此为契机,开展相关诵读活动。让学生在经典诵读中汲取中华文化的精华,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中不断的成长。
一、营造诵读的环境,在潜移默化中修身
每位学生熟练诵读《古诗文诵读80首》,印发《声律启蒙》、《大学》、《论语》、《笠翁对韵》等,并把所有古诗文按学期分解,利用集会、比赛、班团队活动等平台号召、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诵读。语文早读或下午自习课必须有十分钟诵读时间,教师组织学生诵读,并做到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加强诵读指导,开展小型而活泼的诵读活动。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在寓教于乐中修身
提高认识,重视并扎实地开展诵读活动。要求全体教师和学生都参与诵读活动,经常、深入、有效地开展诵读活动,不断改革诵读活动的形式。举行“班级诵读比赛”、“古诗今唱”、“亲子诵读”、“板报手抄报比赛”等等小型而多样的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诵读积极性。
1.在研究班级进行《大学》《声律启蒙》《笠翁对韵》《滕王阁序》等系列诵读活动。
我们的诵读活动主要是借鉴了陈琴老师的“素读”的诵读模式,日本右脑开发专家七田真在《超右脑照相记忆法》的“第五章——教育的原点是背诵和记忆”里这样论述:“‘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是一种极其有效的学习方法”。“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也就是右脑教育法。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强调反复朗读。”
我在课题开展之初,就在八年级2班展开了诵读《大学》活动,就开始尝试“素读”,为了扫清学生诵读障碍,能一拿上资料就能读,我采用带拼音的读本,首先由学生轮流带读,,读熟后分男女生轮读,合读,每天坚持读二三百字,反复读5至10遍,读10 至15分钟,大约三至四天更新内容,旧内容巩固少读几遍,新内容继续之前的诵读方式,依此类推这样轮番诵读坚持一个月后,大部分学生基本能数读成诵,同样通过这种方法诵读课内古诗词,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背诵的任务。初步尝试取得成效之后,我和谢玉艳老师分别在自己班级中开展《笠翁对韵》诵读活动,16年3月我在七年级一班开展诵读《声律启蒙》诵读活动,由于《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内容对仗工整,读起来很有韵律感,读熟之后,我采用领读、男女生对读的形式,学生兴趣更浓,为了激发学生诵读兴趣,我们在全校大型活动中让学生身穿孔子服在台上表演,取得很好的效果,我们还开展了亲子诵读活动,今年5月由我协助指导的七年级7班和18班诵读《滕王阁序》也采用素读的形式,学生很快熟读成诵,在县上的经典诵读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2.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手抄报、板报比赛。
为了让学生们对传统文化有更好地认识,我课题组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经典诵读”手抄报活动。这个活动主要由课题组成员郑爱玲老师负责,她采用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对经典的关注和认识,并在八年级中开展弘扬中华文化板报比赛,经典诵读对于学生来说,是单调枯燥乏味的。我们只有变换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通过开展办手抄报以来,学生们对经典诗文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不仅读得有滋有味,而且劲头十足。我引导学生利用周末每人设计一份手抄报,要求他们根据主题设计出新颖形式多样的手抄报,并在下一周进行展评。由于评选也让学生进行参与,通过他们的审美和评价最终公布的结果,对学生很有激励作用。通过实践证明,我们开展的“绘制手抄报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们对中华经典诗文的兴趣,学生们在读中不仅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而且更加亲近并热爱中华经典诗文,由此他们也更加景仰祖国悠久的文化,并受到了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3.开展“古诗今唱”活动。
很多古典诗词都被作曲家谱上了曲演唱了出来,歌曲旋律优美,学生也喜欢哼唱,有些诗词还没有学,学生就会背诵了,例如《水调歌头》,在研究中我们由此引出另一种诵读方式-----吟唱,贺伶俐老师把这个活动搬上了课堂,她让学生先将这些诗歌改编的歌曲搜集下载下来,分小组排练演唱。尤其是本来喜欢唱歌的学生,更是乐在其中,乐此不疲。他们在歌唱中学习,在歌唱中理解,在歌唱中记忆,在歌唱中升华。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很多学生对此兴趣不大,但是听了这个词改编的歌曲以后,就很喜欢。有位学生在日记里线这样写到:“我们的语文老师真有办法,把我们平时最头疼的古诗词背诵用歌唱的方式轻而易举地就解决了。这真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要是把文言文也配上曲就更好了。”另一个学生这样写道:“谁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依我看,我们学习古诗词是‘书山有路歌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研究的路是艰辛的,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一点成绩,但这只能作为我们今后继续课题研究的基础,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努力打造我们的书香校园,争取让每一位孩子在千古美文的熏陶下,丰富人文素养,奠基幸福人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朱自清.经典常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27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