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分析
2016-07-16王娟
王娟
乌鲁木齐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分析
王娟
乌鲁木齐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本文通过分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特点,从疾控中心各类污染物的排放特征和污染防治措施,以及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等方面,分析了疾控中心项目环评中应重点关注的环境问题和对策措施。
疾病预防控制;环境影响评价;评价因子;防治措施
与一般医院项目相比,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有其特殊性。疾控中心设有生物安全实验室,而实验室产生的废气、废水、固废中含有多种病菌、病毒和有毒有害物质。当人们接触被病菌、病毒和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空气、水和其它物品时,可能使人致病或引起传染病的流行传播。本文主要针对疾控中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特殊性,简要分析疾控中心项目环评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1、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环评特点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不同的级别(国家、省、市级)需要设置不同等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1],因其污染物的特殊性和独有的环境特点,其评价不同于一般医院项目。从污染物来看,疾控中心的主要污染物为实验室废水、实验室废气、实验室危废、医疗垃圾、恶臭及传染性病菌和病毒污染,具有复杂的污染物构成;如果处理不当,任意排放而扩散到环境中,将会污染大气、水体、土壤等,造成疾病的传播,危害公众的身体健康。
鉴于疾控中心建设项目的特殊性,在此类项目环评工作中需要特别关注疾控中心项目功能布局的合理性,以及运营后实验室废水、实验室危废、实验室废气及恶臭排放对环境的影响问题。
2、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项目环评——以新疆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项目为例
该疾控中心项目拟建联建楼一栋,地下1层,地上6层,总建筑面积6608m2。内设有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业务用房、保障用房和行政用房等,不设置病床位。根据疾控中心项目的工作性质和污染物排放情况,确定该项目评价重点为(1)实验室废水的特殊预处理,医疗污水处理工艺的可靠性;(2)实验室危废和医疗垃圾的处置方案及可行性分析;(3)实验室废气和污水处理站恶臭的无害化处理。
3、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污染物类型及污染防治措施
3.1 废水
3.1.1 废水排放特征
疾控中心排放的污水可分为实验室废水和生活污水。实验室废水主要来自生物实验室产生的废液,包括染色液、培养液、血清废液、实验废液等。废液中含有致病病原微生物,以及多余的样品、标准曲线及样品分析残液、失效的贮藏液和洗液、大量洗涤水等,这些废液中含有苯类、醚类、有机溶剂、强酸、强碱废液、汞、砷、铅、镉、铬等重金属,该废液大多为有毒有害物质,其中还存在剧毒物质和强致癌物质,如果不进行处理而随意排放,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生活污水主要来自行政办公区,与普通生活污水性质形似,以有机污染为主。
3.1.2 污染防治措施
微生物检验室的所有废液和需要重复使用的带菌试剂瓶等物品都必须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器处理后,有效灭活废液中的病原微生物,灭菌处理后的废液及洗刷废水全部排入污水站进行二级生化加消毒处理达标后,排入下游的污水处理厂。对于含有化学毒物的废液必须分类暂存在封闭的专用容器中,并在实验室内部设专门的危险废物储存间暂时储存,同时与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签订处理协议,定期委托其进行统一收集处理。
3.2 废气
3.2.1 废气污染源
生物实验室废气为各操作间(肠道传染病实验室、临床检验室、P2实验室)生物安全柜排放的含有病原微生物的气溶胶;污水站在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恶臭气体。
3.2.2 污染防治措施
根据实验室等级,必须在实验室内设置相应级别生物安全柜。实验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完成,生物安全柜、负压罩内均安装有高效空气过滤器,且实验平台相对实验室内环境处于负压状态,可有效控制生物安全柜、负压罩内的气流,实现气流在生物安全柜、负压罩内“侧进上排”,杜绝实验过程产生的气溶胶从操作窗口外逸。实验室各房间均安装微压差传感器,并在各主要房间入口设置室内压差显示器,送排风管的适当位置设置定风量或变风量装置,以控制各房间的送排风量,通过PLC闭环控制来保证室内负压强梯度,保证实验室内气流按照“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高效过滤器→排空”的方向流动。实验室内气体经高效过滤器(过滤效率不低于99.99%)过滤,确保实验室排放废气不含病原微生物气溶胶,不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污水站产生的恶臭气体经收集管收集后通过离心风机抽入活性炭吸附过滤器,再通过排气筒(15m)排放环境中,去除率达50%以上,确保污水处理站场界恶臭污染物浓度均能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对评价区大气环境及居民影响较小。
3.3 固废
3.3.1 固废排放特征
生物实验室产生的废物、废液和医疗垃圾。废物包括病理性的便标本、痰标本、艾滋病血标本、培养皿;废一次性实验用品、废标本、废消毒剂。废液包括多余的样品、标准曲线及样品分析残液、失效的贮藏液和洗液等,废液中含有苯类、醚类、有机溶剂、强酸、强碱废液、汞、砷、铅、镉、铬等重金属。
3.3.2 污染防治措施
要求建设单位在微生物实验室内设置专用灭活室,对所有实验用后的带菌废物全部放入灭活室的高压灭菌器内,经121℃高温高压灭菌30分钟,在清洁区工作人员确认固体废物已达到灭菌效果后,取出已消毒灭菌的废物放入高压袋,对表面喷雾消毒,回收可循环使用的物品(如试剂瓶等),不能循环使用的固体废物装入专用的废物桶内贮存于储存间,定期交由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处置。
4、功能布局合理性分析
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2]规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用房在楼宇中的垂直布局,应根据各类用房散发废气的毒性、刺激性及异臭的强弱程度,以及工程管网量,并考虑合理的人流、物流组织和工作流程来确定。实验、业务、保障及行政等各类功能用房集中在一个楼宇时,宜将实验用房置于楼宇最上部,明确功能分区,保证实验用房呈独立区域,并处理好交通关系,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避免不同类别的人流、物流相混杂。其余用房的垂直布局宜按照业务、行政及保障用房依次向下布置。
5、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疾控中心项目环评中应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措施进行重点分析和评价,规定致病微生物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5.1 致病微生物的风险防范措施
保证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核心是保证实验人员和生物样品的生物安全,以及防止病原微生物逃逸。除按照《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3]和《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4]等对硬件设施建设的规定之外,还必须在各个环节采用切实可行的物理和化学消毒方法,保证对病原微生物灭活。同时加强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管理,结合本项目实验室的主要职能和具体检测、诊断对象进行管理,疾控中心生物安全手册以标准的形式制订了一系列管理办法、条例、职责、制度、通则、计划、手册、措施、程序、检测方法,形成了一套完整、严密、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本项目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运行也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实现实验室管理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及制度化,保证实验室运行管理的生物安全。
5.2 应急预案
疾控中心必须制定应急预案[5],在出现重大传染疫情或发生实验人员感染时应立即执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对疑似病人进行隔离救治,争取在短时间内消除由于传染性疫情给人群健康、社会经济带来的损失。
6、结语
综上所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与一般医院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相比有其特殊性。因疾控中心设有生物安全实验室,因此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根据项目特殊性,重点分析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实验室废水、实验室废气、恶臭和实验室危废对环境的影响及采取的防治措施,此外还应关注疾控中心致病微生物的环境风险对周围环境和人群健康的影响问题。
[1]朱建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影响评价中值得关注的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26期.
[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建标{2009}257号文件.
[3]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督检验防疫总局.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
[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国家环保局令第32号,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