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旅游开发下医学人文精神培育
2016-07-15张永利张晓莹王元奕刘阁亮张金凤
张永利 张晓莹 王元奕 刘阁亮 张金凤++++
[摘 要] 中医药旅游是中国特色的旅游项目,应深刻认识到中医药同旅游产业结合的战略意义。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得以合理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开发中医药旅游并促进其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小视。但当前中医药旅游开发实际中医学人文精神缺位,阻碍了其发展壮大。为了中医药旅游创意产业能更好、更快地发展,文章从不同角度对中医药旅游医学人文精神培育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中医药旅游;特色旅游;医学人文精神
[DOI] 10.13939/j.cnki.zgsc.2016.28.120
1 开发中医药旅游的意义
1.1 推动中医文化传播
通过中医药旅游平台让更多人了解熟知中医文化,尤其让国外人士接触中医文化、喜欢中医文化、传播中医文化, 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使中医走出去、传播出去,让世界各地都接收到中医文化的信号,实现中国元素国际化表达。
1.2 促进经济发展
各国争相开展医疗旅游,我国也适时推出中医药旅游,吸引国内外游客眼球,抢占医疗旅游市场,实现“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
1.3 扩大就业需求
中医药旅游创意产业由于刚刚起步,需要大量人才充实到中医药旅游开发工作中,进而可以扩大就业需求,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
2 中医药旅游开发下医学人文精神缺失现象
2.1 政策法规不强化医学人文精神
虽然一系列中医药服务发展的政策出台,提到了中医药文化中的“以人为本”等医学人文精神,但没有突出其重要性,所占篇幅之小,也没有相应配套文件对其解读。
2.2 地方主管部门不强化医学人文精神
有些地方在积极响应国家倡导开发中医药服务号召下,没有认真细致分析、挖掘、部署产业发展,匆忙应景式上项目,缺少营造医学人文精神培育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该项目的盲目化,导致该项目憧憬式开发。
2.3 具体经营单位不强化医学人文精神
部分单位由于过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在经营管理中出现医学人文精神培训培养工作松散化,或者初始阶段注重,但随时间推移,在监督管理中出现医学人文精神弘扬的懈怠化,弱化了医学人文精神功能,导致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工作不能日常化。
3 中医药旅游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几点思考
3.1 政策法规做好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导向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2015年4月24日)对中医药旅游作出明确规定:“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开发中医药特色旅游商品,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1]此规划提出了中医药健康旅游概念,是我国第一个有关中医药旅游的国家级规划。《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2016年2月22日)在基本原则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惠民。以满足人民群众中医药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中医药发展为了人民、中医药成果惠及人民,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保证人民享有安全、有效、方便的中医药服务。”[2]医学人文精神在此有所体现。
医学人文精神应从学科形态、知识形态渗透到制定中医药旅游政策法规之中,并成为中医药旅游领域合理发展的支撑点。中医药旅游与医学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水平,医学人文精神之于中医药旅游渗透的程度,是衡量中医药旅游良性发展的根本标志。政策法规除了对医学人文精神作原则性的规定外,还应设专章或配套文件详细阐述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及培育工作的规划与部署,为推行中医药旅游发展应制定一系列或一整套的政策、法规、计划等,应将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作为重要内容撰写其中,如中医药旅游签证服务工作、药物出入境管理工作中如何做到“以人为本”,体现中医文化的人文情怀,使中外游客无时无刻不接受中医人文关怀的渗透,应引起政策法规制定者的重视,做好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导向工作。
3.2 地方主管部门做好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桥梁
地方主管部门应深刻理解政策法规精神,树立中医药旅游发展的大局观、整体观、持续观与长期观,为中医药服务发展做好政策法规的解读与传达工作,明确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工作在中医药服务发展规划与实施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深远意义,在开发体制方面层层抓落实,落实到位,不走形式。地方主管部门可以设立中医药旅游人文精神推进委员会,专门负责该项工作,使其制度化与社会化,顺应当前医学人文社会化发展的趋势。
3.3 具体经营单位做好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气场
具体经营单位应明确中医药旅游是弘扬中医文化的创意产业,主打品牌是中医文化,通过中医药旅游中的医疗、养生、观赏等形式体验中医文化的“以人为本”等价值观念、“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及“治未病”等神奇功能。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从“悬壶济世”“医者仁术”等医德原则到“望闻问切”“辨证施治”等诊疗方法,无不蕴含着人文精神,维护胜似亲人的医患关系,呵护人类社会的温度。因此,具体经营单位在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经营规模、经营过程等方面彰显中医文化人文精神,医学人文则应当是以中医药旅游为依托、为着眼点的人文,使人们在环境优美、高山流水、心情愉悦、富有诗意的人文氛围中参与中医药旅游活动,实现中医药旅游创意产业的人文增值效益。
3.4 高等教育院校做好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基地
高等教育院校尤其旅游和医学类院校应从院校管理层面予以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工作,将人文精神培育纳入在校教育教学的日常工作,面对国家开发中医药服务战略,积极主动将医学人文精神体现在通识教育内容中,并将其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中。
对非旅游类和医学类院校学生,教师也应让学生知晓医学人文素养对将来就业、职业提升至关重要,进而促使学生在校愿意学习医学人文知识,有意培养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医学人文情感,明确医学人文教育不是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而是人文修养,而是用心去呵护每一生命,用心去守候每一生命,用心去浇灌每一生命,感受生命之美,维护每一个体作为主体事物的尊严。唤醒学生能为生活某一画面而情动于衷的感动,也就开启了学生主动提升人文修养的大门,高等教育院校的人文教育目标也就要开花结果了。
3.5 社会相关单位做好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宣传
社会相关单位在各自职能范围内重视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工作,大力宣传医学人文精神,如媒体、旅行社等。营造医学人文生态氛围不仅需要供给侧做好充足功课,更需要培养需求侧感受、感知、理解、接受医学人文精神的能力。社会相关单位应借助各种软硬件设施,如广播、讲座、标语牌、网络等微平台,创设良好的宣传学习氛围,让公众在旅游过程或社会生活中置身于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浓厚情境中,感受医学人文精神的魅力,领悟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提升对医学人文精神的理解,践行医学人文精神的本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EB/OL].(2015—05—07)[2015—09—28].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07/content_9704.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EB/OL].(2016—02—26)[2016—03—1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2/26/content_5046678.htm.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中医药旅游开发研究”(项目编号:12532386);牡丹江医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Y2015039)。
[作者简介] 张永利(1974—),女,汉族,黑龙江牡丹江人,牡丹江医学院思政部副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医学人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