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迷的五月与行业的未来
2016-07-15
五月的电影市场,虽然票房总量依然达到31亿元,却比2015年同期减少了几千万。期间,有7天的全国单日票房低于4000万元,最低的一天(5月26日)只有3100多万元。这样的成绩对于一个拥有32000块银幕庞大市场的国家来说,不能不让人心生忧虑。
如果简单地将整个电影产业分成生产和销售两个环节, 影院市场显然是最主要的销售平台。自2002年以来的院线制改革和在各种政策鼓励及商业利益刺激下的高速持续扩张,是这十多年来中国电影产业蓬勃发展的核心动力。但在市场容量扩大、投资十分充沛的条件下,中国电影的创作和制作环节却并未能和整个行业的增长速度相匹配。
这一方面是因为电影制作专才的培育和成长不可能速成。即便抛开艺术素养的积淀和人生阅历的积累不谈,仅仅是掌握最常规的电影技术流程,至少需要花三五年的时间、参与三部以上的电影。与此同时,电影技术又在不断更新和提升。所以,电影制作人员其实是不进则退的,要想和世界上通用的技术标准保持一致,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以此估算,维持现在每年约700部电影的产量,真正合格的制作人员的数量必然不足。这种不足直接会带来技术层面的粗制滥造。越来越多的投资进入电影业、急于开项目但又缺人,就难免会发生诸如——三年以前才开始“横飘”当场工、三年以后就已经当上制片人的故事。那么这样的“制片人”拍出来的影视剧品质自然惨不忍睹,更有不少直接流产。
另一方面是创作方面的原因,尊重原创的创作态度被所谓的IP模式所挤压。事实上,小说也好、网文也罢,在改编剧本的过程中,都是要进行二度创作的。可这种不明就里却铺天盖地的“IP万能论”,会让那些刚入行、技术尚不过关的年轻人误以为有捷径可走,难以沉下心来学习和历练。
刚落幕不久的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论坛环节上,李安导演的一番话也点出了这个问题——“我们人多嘛,票房超过美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我在美国做片子的确很享受,剧组里做混音、做摄像、做美术的人,每个细节的专业人才都有深厚功底,很多地方值得学习,他们技艺很扎实。”
今年是上海国际电影节创投会的第十个年头,在这个以发现新导演、坚持原创的平台上,曾发掘出杨树鹏、陈正道、张猛、刁亦男、徐伟、李霄峰、徐昂等一批新导演。这些导演在获得机会拍摄自己的第一部长片之前,无一例外都已经有相当丰厚的艺术素养和技术经验,有的虽然原来没做导演,却已经作为摄影或者编剧参与过多部电影的拍摄。
再看电影节创投会背后的评委、培训师、项目评审名单,更是集结了业内著名的制片人、导演、编剧。挖掘和筛选新人也同样是讲求专业性的工作,有看不见却清晰的标准。如果在缺乏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去选新人用新人,是误人也误己的。
对于真正以电影为业为爱的人而言,大可不必去埋怨资本给这个行业带来的震荡。资本逐利是本质、也是使命,资本外行是必然;可因为这种外部因素的侵扰诱惑就忘却自己的本心、使命,妄图走捷径,以外行的水平做出“伟大”的电影,万无可能。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如果充斥着的总是赝品和山寨货,没有原创能力和精美的品质,恐怕低迷的就不只是一个五月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