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打造农村电商生态圈
2016-07-15沈新国
沈新国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贵州省实现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战略抉择。推进农村电商加快发展,发挥政府资源调动、宣传引导、环境营造、基层动员的作用尤其重要。
电子商务作为压缩“生产、销售、服务”各环节的商业模式和手段,对相关商品拓展市场、提高销量、促进产业升级起到了重要作用。现阶段,贵州发展农村电商显示出十分明显的优势,首先是我省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十二五”期间大幅提升,为黔货出山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次是我省坚持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并举的发展道路,民族地区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为提升黔货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提供了重要保障;最后是我省实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定位准、力度大,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指引和政策保障。因此,发展农村电商并以此推动精准扶贫,完全有条件、有基础。
“三农”领域是我省发展电商的主战场和主渠道。当前形势下,如何在短时间内构建起相对完善的农村电商生态圈,发挥好各级政府的资源调动、宣传引导、环境营造、基层动员等能力尤其重要。笔者认为地方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加快推动我省农村电商健康快速发展。
深耕细作产业这块“土壤”
电子商务发展的根本在产业这块“土壤”,应善于对“土壤”进行“深耕细作”“深翻施肥”。近年来,我省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大数据、大健康、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文化旅游、新型建筑建材等五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为经济发展启动了新引擎。
摸清产业底数。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分析互联网条件下当地农产品的市场定位,横向对比产业情况,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精确瞄准消费群体,明确本地参与电商的主导产业,制定面向互联网消费及符合物流特点的农村产品(包括:农产品、生态旅游、手工艺品及其他农村产品)生产营销规划。
提升农产品质量。互联网条件下,优质产品还必须具备标准化程度高、产品供给量充足、单位生产效率高等特征。结合当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优势特色产业,提高规模化种养殖水平,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和大型合作社,吸引关联企业集群集聚实现生产协同配合,提高优势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和质量竞争力。利用“互联网+传统农业”,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提升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推进实现农村电商快速增长。
扶持产业发展。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当地产业发展的短板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解决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实践证明,政府通过整合资源,多层面扶持培育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等企业,与之共同创造并分享价值,既满足了各方的价值需求,又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培育市场主体这粒“种子”
市场主体就像一粒“种子”,必须要赋予“种子”新基因,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增强“种子”的抗病性。培育农村电商的市场主体是业态的关键,在整个商业生态圈中居于核心环节。我们应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瞄准传统企业、种植大户、创业青年、村民合作社等潜在经营主体,引导他们成为新的市场主体。政府在培育农村电商主体方面要突出重点:
强化“互联网+”思维。把“互联网+农业+农民”的思维根植于市场主体的基因中,培育或引进一批主动运用、敢于运用、善于运用电商的企业或个人,发挥好“互联网+”的乘数效应,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解决农村电商发展实际困难和问题。电商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易手段和商业运作模式,它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能否为其提供有效的政策、良好的服务和完善的配套设施,帮助企业解决在技术、法律运营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打造农产品品牌。抓住农产品从“田间”到“网上”的中间环节这个关键,培育引进一批从事供应链管理,具有品牌打造、设计包装、品控溯源等服务能力的电商服务企业,开发当地的特色资源,打造一批适合于电商销售的特色农产品,树立一批响亮的电商领域的知名品牌。
基础设施是不可或缺的“空气”
基础设施就像“空气”不可或缺。从信息基础设施来看,近年来,我省启动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会战,出台了《“宽带贵州”行动计划》等文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全省各地正朝着“出省宽、省内联、覆盖广、资费低”的建设目标奋进。
加快推进信息、物流骨干网络建设。大力实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会战,加快打造全国信息交换枢纽。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覆盖。大力推进物流企业向乡镇和村组延伸,将网点延伸到乡、村、组,对做得好的快递企业给予一定补贴,推动快递行业内竞争倒逼快递企业降低资费。
加强各方资源的整合力度。加强交通运输、商贸流通、农业、供销、邮政等部门和单位的资源对接,加快完善县乡村物流体系,鼓励多站合一、服务同网。充分发挥邮政企业覆盖面广、末端优势明显的特点,积极推动民营快递公司与邮政企业资源共享,鼓励统一配送,降低快递成本。
强化基层服务网点建设。抓住新型小城镇建设的契机,切实加强快递物流基层小型集散站点建设,引导各家快递公司进驻开展业务,破解物流节点问题。同时还应当研究吸引返乡人员、鼓励创业创新、设立公益性岗位解决乡镇物流集散站点服务人员问题,在业态进一步发展后,再予以必要的行业规范。
公共服务是必不可少的“水源”
公共服务是农村电商发展必不可少的“水源”,必须聚集“水分”资源、统筹好“水分”的供给。推进我省农村电商加快发展,政府应从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入手,通过政策杠杆撬动资源配置,解决服务需求和服务供给不平衡的问题。
充分掌握电商主体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做到适度适时,既不能大水漫灌,让新兴市场主体离不了政策性支持,也不能集中扶持规模企业,而忽略新兴企业成长。加强各级各部门纵横向服务政策的衔接,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一批接地气、能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且含金量高的公共服务政策措施。
统筹处理好长期需求和短期需求的辩证关系。就当前电商发展的实践看,政府提供最有力的公共服务,主要集中在人员培训、认证注册、网费减免等方面。这些公共服务无疑能在短期内促进尚在起步阶段的农村电商快速发展。但从发展战略层面来看,推动当地电商服务体系建设,才是一个长期性、根本性的发展战略。
加强公共服务的存储及调控平台建设。政府服务和企业需求要做到高效对接,特别是县级电商服务中心不仅应当帮助企业解决政策咨询、运营支持等方面的问题,也应当让各类电商企业、服务企业、创业人员在中心聚集,产生集聚效应,更好地促进农村电商的发展。
政策是促进成长的“阳光”
良好的政策环境是促进农村电商健康成长的“阳光”。推进农村电商发展,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各级政府应当敢于担当,切实在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上着力。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包括营造公正的法律环境、公平的竞争环境、完善的市场环境等,充分保障和尊重农村电商的合法权益。加强电子商务领域信用建设,打击不正当竟争,通过维护地方企业的良好信誉保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式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注重引导金融工具的创新。各级地方政府不仅应充分利用好“电商信用贷”“引导基金”等金融工具,也应当利用好当地的金融资源,支持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研发适合农村特点的网上支付、手机支付、供应链贷款等金融产品,破解相关难题。
加强干部培训。通过培训让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知道什么是电子商务、为什么要抓电子商务、怎么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干部抓电子商务有的放矢、形成合力。
总之,各级政府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发展电子商务的要求,创新思路、因地制宜抓好落实,找准农村电商发展的路径,有效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更大贡献。(作者系贵州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责任编辑/杨彦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