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6-07-15谢忠艳

知识窗·教师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图形数学知识数学

谢忠艳

摘要: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都是教师主动教学,学生被动学习,这种“填鸭式”教学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不是在自己主观的兴趣下去学习,而是被迫地学习,违背了《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教学理念。教师必须改变这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总结了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以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因为大部分数学概念都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这就造成了学生主观认为学习困难。当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而数学学习是一环扣一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就容易造成恶性循环,甚至会出现部分学生放弃学习数学的情况。因此,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及时制止这种恶性循环,而最好的方法就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来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情境的引导下产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继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1.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

数学源于生活,学习数学的最好办法就是回归生活,因为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渗透了数学知识,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把数学知识和生活结合起来,促使学生投入数学学习中。如在教学加减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将教室想象成果园,学生都是各种水果,然后把学生分成几组,分别扮演苹果、橘子、香蕉等水果,接着进行加减法的训练。学生很容易投入到这种边玩边学的情境中,而且对于自己扮演水果非常感兴趣。数学课堂不再是枯燥的课堂,而是生活中有趣的果园,学生在无形中牢牢记住所学的数学知识。

2.借助多种教学工具

为了改变数学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师可借用丰富的教学工具进行生动化教学。如多媒体教学、视频播放、简笔画、教学模型等工具,直观地展现抽象的数学知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数学概念。如在教学图形面积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图形的变化,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图形的变化过程,从而推导出图形的面积公式,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图形面积公式的记忆,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帮助学生建立信心

当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信心的时候,很难产生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转变观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与学生平等对话,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主动学习。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互换身份,让学生当教师,说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可以站在教师的角度提问,教师扮演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把课堂的主导权交给了学生。学生有了发挥的空间,自然就会爱上数学。

三、总结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学习是丰富有趣的,教师应展示数学知识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所有教师的教学目标,每位教师都要为之不断努力,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小丹.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读与写,2014,(11).

[2]李红梅.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4).

[3]刘立平,胡帅.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4,(7).

(作者单位:江西省玉山县临湖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图形数学知识数学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分图形
找图形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