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数码摄影和诊断模型在前牙美学修复中修复治疗中的应用

2016-07-15李艳平李春晖刘忠汉

重庆医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诊断模型前牙应用价值

李艳平,李春晖,刘忠汉,李 玲

(湖北省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 434000)



口腔数码摄影和诊断模型在前牙美学修复中修复治疗中的应用

李艳平,李春晖,刘忠汉,李玲

(湖北省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434000)

[摘要]目的探索口腔数码摄影联合诊断模型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及价值。 方法选取该院口腔门诊收治的拟进行前牙美学修复治疗的9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美学修复技术作为基础,研究组联合应用口腔数码摄影、诊断模型技术对美学修复进行辅助设计,观察两组修复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美学修复后的美观性、色泽、舒适性及牙龈边缘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美学修复后的修复体形态、修复体颜色、边缘密合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研究组近中龈乳头、远中龈乳头、牙槽突外形、软组织形态、软组织颜色、软组织质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数码摄影联合诊断模型辅助常规美学修复技术在前牙美学修复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口腔;数码摄影;诊断模型;前牙;美学修复;应用价值

牙科临床中,前牙缺失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也极大影响其面容的美观性[1]。目前,种植修复与固定桥修复均是良好的前牙修复方式,其均能较好恢复缺牙区内牙槽嵴生理功能。但部分患者由于长时间牙齿缺失或牙周炎、牙龈软组织严重缺损等疾病,导致其伴有不同程度牙槽骨病变而不能完整融合植入齿[2]。同时牙周软组织也出现萎缩,最终使得患者唇侧骨板厚度过低,造成种植体侧的嘴唇出现骨裂口,露出固定金属基桩,极大影响患者面部的美学效果。随着时代进步及人们观念的改变,患者对口腔医疗结果的美观要求日趋增高[3],因此多种治疗前辅助手段被用于获取较佳牙齿修复美学,使得植牙和天然牙齿具有形状、大小及色泽和谐、逼真的美学结果[4]。笔者选取本院口腔门诊收治的拟进行前牙美学修复治疗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探讨口腔数码摄影联合诊断模型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口腔门诊收治的拟进行前牙美学修复治疗的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研究组47例,其中男21例、女26例,年龄18~49岁,平均(31.2±11.4)岁,共修复前牙93颗。对照组47例,其中男19例、女28例,年龄18~46岁,平均(33.3±9.5)岁,共修复前牙93颗。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在本院口腔门诊接受前牙美学修复治疗;(2)年龄18~49岁;(3)无口腔急性感染、溃疡性疾病[5];(4)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及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1)通过正畸、瓷贴面修复进行美容修复治疗的病例;(2)具有口腔感染病史患者;(3)治疗后不能进行随诊检查对结果进行评价的患者[6]。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修复前牙的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修复方法(1)研究组口腔修复前均采集比色信息,预选3~5和天然牙的颜色同色的色卡,将天然牙和色卡同放于18%灰的背景下,选择佳能(Canon) EF 70~300 mm f/4-5.6L IS USM 套装单反数码相机摄影,后做设计单在发给技师做处理。牙科手术医师根据初步设定美学目标,在对患者待修复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制作诊断蜡型,以直观地评估预期美学修复效果。通常由转移到技师制作诊断蜡型,需要参考临床检查获取的患者口腔牙床、牙周组织信息,同时将患者对修复后的美学期望进行准确及全面结合,从而设计出符合治疗及美学要求的修复体,在最大程度上使患者对修复体满意。高标准牙体制备和精确印模方法为,预备体为全肩台及修复角大于或等于90°,切端咬合面需磨除1.0~1.5 mm,唇舌面和邻面为1.0 mm,边缘为有角肩台且角度为90°左右,而宽度为1.0 mm,从肩台到龈下长度为0.5~1.0 mm。使用双层压排法制作牙模,选择使用Inpregum 3M聚醚印模材料制作牙印模,后再灌入石膏制作超硬石膏模型。在诊断蜡型基础上制作硅橡胶印模,后使用其在患者口内使用冠桥树脂做牙体预备后时所需的暂时修复体,并参照医师、患者意见将其调整,保证其形态能够和最终修复体近乎相似,使得患者有足够高的满意度。氧化锆基全瓷冠由专业技师制作,并让患者进行临床戴牙。(2)对照组患者常规美学修复及常规比色法,根据邻牙与同名牙特点制备符合形态、颜色、透明程度等要求修复体,制作高精度的牙体制备和印模,实现氧化锆基全瓷冠修复体。

1.2.2观察指标对患者治疗后的美学效果满意度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牙体外形、色泽、牙龈边缘是否美观、舒适性4个方面[7],分别按照不满意(1分)、较不满意(2分)、一般(3分)、较满意(4分)、满意(5分)进行评分;临床治疗效果主要采用美国加利福尼亚牙科协会制定的5分制标准进行评价,评价项目包括:修复体的整体形态、边缘密合度、修复体颜色3个方面,每一个项目最低评分1分、最高评分5分,得分越高美学效果越好;应用Furhauser等在2005年提出的软组织评估标准评估美学修复治疗后周围软组织的红色美学指数(PES),该标准主要包括7个项目(近中龈乳头、远中龈乳头、唇侧龈缘水平、牙槽突外形、软组织形态、软组织颜色、软组织质地),每一个项目按照0、1分、2分的标准进行评价,2分为最好、0分为最差。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美学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研究组美学修复后的美观性、色泽、舒适性及牙龈边缘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美学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s,分)

2.2两组美学修复后的临床美学效果评价研究组美学修复后的修复体形态、修复体颜色、边缘密合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美学修复后的临床美学效果评价±s,分)

2.3两组美学修复后的PES指数评价修复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的PES指数评价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研究组近中龈乳头、远中龈乳头、牙槽突外形、软组织形态、软组织颜色、软组织质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美学修复后的PES指数评价±s,分)

*:P<0.05,与修复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

3讨论

前牙美学修复过程中,患者和牙模技师、牙科医师间对牙齿美学的主观认同存在偏差,故在进行前牙修复时,需要他们进行充分的交流,以了解彼此具体需求和认识。但传统语言交流往往表述不够直观、清晰及准确,反而诱发前牙修复过程中,医师、技师和患者相互产生误解,造成不必要纠纷[8]。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摄影被引入到牙科临床中,数码摄影照片能够对患者前牙缺少情况及其他相关牙齿及牙周病情进行高分辨率和高清晰的展示,使得医师和患者通过照片结果进行有效沟通,同时根据照片制作诊断模型,并让患者进行术前试用,能够及时纠正既往诊断错误,从而实现优秀的前牙修复结果和修复后牙齿的美观性[9]。由此可见,数码摄影照片和诊断模型由于其能够直观、清晰及具体地表现前牙病状的特点,因此能够有效辅助医师、技师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既往文献中,可得数码摄影联合诊断模型对前牙美学修复具有提高植入义齿及牙周软组织与天然牙及修复旁正常牙组织结果、颜色匹配度[10]。同时,通过对数码照片进行数字软件操作,使得影像处理及共享更加简便,保证诊断美学信息能够快速、及时在医师和技工间的传递,并可实时、准确记录患者进行修复治疗中的阶段信息[11],方便手术者能够针对性、全面地审视治疗方案,增强治疗疗效,提高患者美学满意度。临床中,前牙美学修复过程常使用比色板做视觉比色,但其受光源、环境及修复者主观性等影响较明显,导致该方法的比色准确性不够理想,而医师目测观察待修复前牙病灶后,无法准确地将修复所需的美学全面地表述给技师,造成制备修复体颜色和真正牙齿或牙周组织颜色差别较大,从而难以完美匹配天然牙复杂的颜色要求,使得前牙美学修复效果降低。相比之下,口腔摄影技术可有效表现口腔牙齿待修复体的微小特征,通过高清晰度影像记录的形式将牙齿名美学信息客户、准确及细致化地传给技师,但数码摄影仍无法直接传导颜色信息,故需要医师必须先找到能够准确反映天然牙色泽的色卡,在使用其和天然牙同时拍摄,最终得到符合真实天然牙色泽的数码照片[12]。此外,诊断蜡型也可有效增强前牙美容修复效果,这是因为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制作能够较完全反映及模拟牙齿及组织的立体修复效果,能够使得患者对医师及技师修复方案产生直观认知,并根据他们的方案提出自己对美学的需求和认识,对不符合自己审美观的牙齿形态及排列进行符合科学的纠正;医师通过观察及分析制备好的诊断蜡型,能够准确检测美学修复前所制订修复方案临床科学性、适用性及可行性,同时对实际牙体预备产生较高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中,研究组美学修复后的美观性、色泽、舒适性及牙龈边缘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通过修复前,采取数码摄影技术联合诊断模型方式能够准确获取患者牙冠长宽比例、龈缘线及唇型协调位等数值,并制作出高精度的诊断模型,并利用得到模型和摄影照片与患者有效沟通,从而得到患者对自己修复后美学需求,并根据其意见对修复方案进行不断调整,实现最终的修复结果能够使得患者得到充分的满意和认可。同时,修复后,研究组近中龈乳头、远中龈乳头、牙槽突外形、软组织形态、软组织颜色、软组织质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数码摄影技术能够准确获得待修复牙齿处牙龈、牙槽及牙周软组织形态及颜色,提高诊断模型制备能够符合实际需求的牙龈边缘密合度及舒适度,从而实现质量更高的牙体制备及精确印模,提高修复体的精密。

综上所述,在前牙美学修复中,口腔数码摄影联合诊断模型辅助常规美学修复技术能够显著增强前牙修复美学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桂萍,冯晓苏.口腔数码摄影技术和诊断模型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联合应用及评价[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4,15(3):169-171.

[2]Zhang N,Tao LS,Zhang XD.Efficacy of E-max porcelain laminate veneer on esthetic restoration for anterior teeth over 2 years[J].Shanghai Kou Qiang Yi Xue,2013,22(6):705-707.

[3]范静,李雪铃.前牙区引导骨再生同期植入两种种植体的美学效果比较[J/CD].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5,2(3):237-242.

[4]刘一,杨伟明,周彬.纤维桩在前牙美学修复应用中临床考量因素的Meta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5,31(5):292-293.

[5]张宁,姚希,杜文华,等.上前牙区延期即刻种植后的骨量变化及美学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4(29):4672-4676.

[6]罗媛,罗娟,周军,等.IPS e.max Press全瓷冠用于前牙修复:边缘适合度及颜色匹配随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4(25):4017-4021.

[7]White C,Ge C,Green D,et al.Effect of porcelain and enamel thickness on porcelain veneer failure loads inevitro[J].J Prosthet Dent,2014,111(5):380-387.

[8]章加宇,孙应明,张梦洁,等.“HSB色彩模型”的数字化在色素牙修复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7):1196-1200.

[9]Kursoglu P,Karagoz Motro PF,Kazazoglu E.Correlation of surface texture with the stainability of ceramics[J].J Prosthet Dent,2014,112(2):306-313.

[10]吴庆庆,龚婷,宫苹,等.口腔种植手术摄影的要求与基本流程[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5,8(7):394-400.

[11]索万奎,胡丹.Photoshop用于前牙美学修复前的设计[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5,1(3):138-142.

[12]Bhargava S,Hari J,Sharad P,et al.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various surface treatments on the shear bond strength of three different intraoral ceramic repair systems:an in vitro study[J].J Indian Prosthodont Soc,2013,13(3):315-320.

作者简介:李艳平(1978-),主治医师,本科,主要从事口腔科工作。

doi:·经验交流·10.3969/j.issn.1671-8348.2016.17.032

[中图分类号]R78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348(2016)17-2398-03

(收稿日期:2015-12-21修回日期:2016-02-26)

猜你喜欢

诊断模型前牙应用价值
CD4细胞计数联合IGRA预测AIDS/Ⅲ型TB影像诊断模型分析
一种电网通信网络的故障检测方法及系统
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应用策略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科普教育在高中物理学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公共管理在税务行政管理应用中的价值
前牙烤瓷冠美容修复的临床应用
纤维桩与金属桩在前牙修复中的疗效比较
不同正畸方法压低下前牙的疗效比较
对于电站锅炉燃烧经济性诊断模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