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胸科医院26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6-07-15张云玲贺思勋程秀琴吴欣俐
张云玲,贺思勋,洪 健,程秀琴,吴欣俐
(安徽省胸科医院药剂科,安徽 合肥 230022)
某胸科医院26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张云玲,贺思勋,洪健,程秀琴,吴欣俐
(安徽省胸科医院药剂科,安徽 合肥230022)
摘要:目的了解某胸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和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医院2012—2014年收集的263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63例ADR报告中,静脉滴注(85.00%)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抗结核药物是引发ADR的主要药物,其次是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ADR的临床表现以全身性损害和胃肠道损害为主;严重的ADR 29例(11.03%);与2012年和2013年相比,2014年药师和护师上报ADR例数明显增加。结论医师、护师、药师要共同努力,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知识宣传,尽可能减少和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反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药物毒性;医院,专科;回顾性研究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指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评价和控制的过程,开展ADR监测工作是加强药品管理,促进合理用药,提升医疗水平的重要手段。为全面了解某院ADR监测情况,探究ADR发生的影响因素及临床表现,更好地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本研究对某胸科医院2012—2014年ADR监测情况进行了回顾性的总结分析。
1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某胸科医院2012—2014年ADR报表,共计上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ADR监测中心并被评价为有效的ADR报表263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分别对263例患者的个人信息(性别,年龄、过敏史)、药物信息(药物名称、剂型、给药途径)和ADR信息(ADR类型、累计器官、临床表现、转归)进行调查,并把结果汇总、统计分析。
2结果
2.1发生ADR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263例ADR报告中,男性139例(52.85%),女性124例(47.15%);年龄最小的15岁,最大的96岁,≥15~<45岁患者103例(39.16%),≥45~<65岁患者78例(29.66%),≥65岁患者82例(31.18%)。
2.2引起ADR的药物给药途径分布263例ADR报表中,涉及的药物给药途径有9种,主要为静脉滴注,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2.3引发ADR的药物种类分布ADR涉及的药品排名前20位的见表2,其中抗结核药物5种(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卷曲霉素、阿米卡星),抗菌药物8种,中药注射剂3种,护肝药2种,营养药1种,止血药1种。
2.4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其主要临床表现按照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分类,263例ADR损害类型及临床表现具体见表3。
表1 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分布表/例(%)
表2 引发ADR涉及药品排名前20位
表3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其临床表现
2.5ADR报告分级及其转归ADR报告类型按照药品说明书中是否记载和ADR程度分为新的、一般、严重3种情况,新的可以与一般、严重复选,具体分类及转归情况见表4。
表4 ADR上报类型及转归分布表/例
2.6年度ADR报告人职业分布263例ADR,医师、护士、药师上报的具体情况见表5。
表5 2012—2014年ADR报告人职业分布表/例
3讨论
3.1ADR与患者年龄的关系本调查显示:≥15~<45岁患者的ADR最多,其次为≥65岁的患者,和文献报道稍有不同[1-2]。老年人脏器功能退化,药物代谢速度减慢,血浆蛋白含量下降,加之老年人基础疾病多、用药种类多等均增加了ADR发生的风险[3]。某院是胸科专科医院,就诊病种主要是结核病,结核病患者以25~44岁年龄组患者占最大比例[4],而且结核病主要采取多药联合、长程化疗,治疗中易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9.0%[5]。这提醒我们在高度重视老年患者ADR的同时,更要关注中青年结核患者的ADR。
3.2ADR与给药途径的关系静脉给药途径与ADR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静脉给药的疗效比较好,但静脉给药使药物直接进入体循环,药物的pH、渗透压、微粒、内毒素等因素使ADR的发生机率增加;同时消毒不严、操作不当、不当配伍以及滴速过快等均可导致ADR 的发生,且一旦发生ADR,后果较重[6]。临床用药应尽量遵循“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脉”的原则,同时加强合理用药、规范操作。
3.3引发ADR的药物种类调查显示:抗结核药物是本院ADR的常见药物。结核病是严重危害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多药联合、规律、全程的化学治疗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但是抗结核药物可引起不同程度且临床表现多样的ADR[7]。复治、耐药肺结核患者的疗程更长,临床用药更复杂,ADR发生的几率更高[8-9]。ADR是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下降的主要原因,给结核病疫情的防控带来困难。因此,必须重视和规范管理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除抗结核药物外,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也是引起医院ADR的常见药物,与多数文献报道相一致[10-11]。
3.4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多样,本调查显示以全身性损害为主。寒战高热为常见表现,多为输液反应,大多由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脂肪乳药物引起。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质量标准难以控制,临床不合理使用以及不规范操作等因素均易导致ADR发生[12]。脂肪乳是乳剂型注射液,其较大的脂肪乳颗粒易被认为是进入人体的外源性异物,引起剧烈的免疫系统反应。胃肠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也是常见的累及器官和系统。上述ADR临床表现比较直观,易于发现和判断,但其它器官和系统(肾脏、心脏、血液系统等)的损害相对来说较为隐匿,临床上需要更为细致的观察和判断,及时监测处理,减轻伤害。
3.5新的/严重的ADR的分析新的/严重的ADR报告分析对药品再评价和临床安全用药具有更重要的意义[13]。本次调查显示新的/严重的ADR占20.91%,虽然离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30%)还有差距,但是和我国近几年新的/严重的ADR报告率基本一致,说明我院所呈报的ADR报表总体质量较高,具有警戒意义。
3.6ADR报告数量和报告人职业分布随着临床药师临床工作的开展,ADR报表逐年增多,报告人由医生占主导地位逐渐演变为护士、药师。临床药师通过药学监护工作,协助医师、护师判断药物不良反应,提出药物的警戒建议,促进合理用药,降低ADR发生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综上, ADR的发生与药物、患者、给药方法等因素有关,虽然其发生是必然的,但是部分ADR可以通过合理用药、密切监护、规范操作来避免或者减轻。今后的监测工作应继续加强ADR知识的宣传,加大对于隐蔽或潜在损害的ADR的监测力度,并关注重点药物。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向医、护、患者提供药学信息和合理用药建议,减少不必要的临床用药风险,达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用药目的。
参考文献
[1]任淑娟,吉金燕,解娟,等.我院30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2014,29(1):93-96.
[2]赵珊珊,赵平,张藜莉,等.我院25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3,24(18):1704-1706.
[3]瞿艳红,朱堂杰.我院321 例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3,24(2):157-159.
[4]张云玲,韩莉,汪小军,等.合肥市2379例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调查分析[J].安徽医学,2011,32(8):1164-1165.
[5]龙明立,刘芳群,曾建国,等.90例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调查[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4,23(4):27-30.
[6]朱磊,黄萍,李颖.519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病例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35(2):147-152.
[7]尚晓凤,尹慧婷,李虹,等.抗结核药物致不良反应226例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 (8):1127-1129.
[8]张云玲,阚晓红.40例复发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2015,4(4):242-246.
[9]刘金玲,姜丽萍,李伟,等.53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处理[J].当代医学,2012,18(2):75-76.
[10] 崔艳丽.108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1(9):847-849.
[11] 丁长玲,田文梅,赵永德,等.449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9):774-777.
[12] 李艳娜,董杰,陈颇静.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使用方法探讨[J].中医中药,2013,10(20):92-94.
[13] 张娟,王登峰,熊永山,等.887例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4):326-331.
doi:10.3969/j.issn.1009-6469.2016.06.061
(收稿日期:2015-10-19,修回日期:2016-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