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高职与本科人才培养的衔接研究
2016-07-15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运输管理学院许迅安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运输管理学院 许迅安
物流管理专业高职与本科人才培养的衔接研究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运输管理学院 许迅安
在电子商务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形成的合力下,我国物流产业在近年来获得了巨大发展。伴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物流产业对物流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提出了更多要求,传统高职院校重视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本科院校重视理论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但都难以单独满足我国物流产业在当前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针对当前物流产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这一问题,研究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衔接,对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物流人才、推动物流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物流管理 人才培养 衔接策略
1 物流高职人才培养与本科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1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我国高职学校物流人才培养是以市场经济发展中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为基础的,因此,在进行人才培养时以物流岗位要求为准培养实践型人才,并且一般学习年限为三年。在进行人才培养时遵循基本技能传授、专业技能传授和学生综合技能培养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主要内容是按照物流活动设置的,并且着重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高职院校在进行物流人才培养时,为了提高培养效果,大多采用了“双师型”教育模式,同时学校通过和企业合作,将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模式是校内教学和校外实训进行无缝对接,其所培养的人才侧重于业务员和仓库管理工作人员等一线职工。
1.2本科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本科在进行物流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各种学科的完善性和理论教学的体系性,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以理论课程教学为主,以实践教学培养为辅,以培养专业层次较高的人才为目标。本科院校在对物流人才培养时采取四年学制,在进行具体教学时将实践教学、课堂理论教学和自主研究进行结合,教学的重点为理论教学工作和培养学生自主研究能力,这样能够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研究能力,但是在实践教学上却存在明显不足。通过教学工作,本科学生在物流理论知识以及物流方法上达到了一定水平,并且通过学习和工作,学生能够了解基层岗位工作,但是,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更趋向于为基层管理岗位培养管理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层次上要比专科高。
2 高职与本科物流人才培养衔接的目标
随着我国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产业对高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多,但是,当前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和本科物流人才培养存在明显问题,难以满足物流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为了适应我国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之间加强沟通合作,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衔接,在学生掌握科学的物流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专业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掌握专业的物流技能以及物流管理能力。在进行物流教学的过程中,将高职物流教学的成功经验和本科教学经验进行融合,使高职物流教学工作和本科物流教学工作能够形成一个上下衔接,并且又相互独立的教学体系,努力拓宽与创新以能力为本位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构建突出应用能力的教学体系、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
将高职院校物流教学工作和本科院校物流教学工作进行衔接的主要教学目标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物流人才
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通在进行物流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相互沟,要明确我国物流产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由于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受到电子商务产业的诸多影响,因此,学校要能够根据市场需要培养“精操作、能管理、懂经营”的高素质物流人才。首先,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教育相互衔接,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根据企业对高素质物流人才的需求进行定向培养。其次,针对我国物流产业对于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通过分工合作,加强人才培养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工作,对双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从而构建起与物流岗位紧密相关的“宽平台、多方向”课程体系,能够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2.2理论教学工作和实践教学工作并重,综合提高物流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
通过文中第一部分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指出,在高职院校进行物流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的重点主要放在对学生物流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能适应物流产业的基础岗位,而缺乏管理知识,难以满足物流企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而本科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则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太重视实践教学工作,导致了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管理能力但是具体的实践工作却存在明显缺陷,因此,将高职物流教学和本科物流教学进行结合,能够将两者教学中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综合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3 高职物流教学与本科物流教学衔接的策略
3.1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性
物流人才培养目标是高职和本科进行人才培养的前提,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想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则必须加强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之间的沟通的工作,使双方的人才培养目标趋于一致,这样才能够保证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能够有效结合。在传统的教学当中,高职院校注重实践性人才培养的倾向性以及本科院校综合性、学术性人才培养的倾向性,导致二者在人才培养的衔接上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从整体上看二者都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只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所不同。为了满足物流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加强二者在人才培养中的沟通工作,使二者的人才培养方向一致,呈现人才培养的层次性,是实现二者人才培养衔接的重要前提。
3.2课程体系相互衔接
无论是高职物流专业教学工作还是本科院校物流教学工作,都是按照课程体系进行教学的。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在物流教学中之所以难以进行有效衔接,也与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之间的课程体系缺乏衔接性有着必然的联系。虽然在我国教育体系当中,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同属于高等教育,但是二者却是属于不同的教育类型,这也导致了二者在进行教学时侧重点有所不同,进而使两者的课程体系存在明显的不同,虽然在部分课程设置上相同,但是教学重点却有不同的侧重。这使高职院校学生和本科院校学生在所学到物流知识方面有着很大不同,也造成高职院校学生和本科院校学生知识结构不同,难以实现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的衔接。因此,要实现高职物流人才培养和本科物流人培养衔接,就需要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加强沟通确保课程体系能够有效衔接。
3.3课程评价相互衔接
在课程评价方面,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从整体上看,在进行教课程评价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因此课程评价一般是以课程性评价为主的,将学生任务完成过程以及具体项目的实施效果作为重要的评价依据。从本科物流教学来看,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进行评价时甚至学生在某一门具体课程上达不到人才培养要求,就难以得到学校的认可。这就是两个层次学校的课程观以及评价观不同导致的差异。课程评价的不同标准会对高职物流人才培养和本科物流人才培养衔接造成不利影响。为此,双方必须协调课程评价标准,摒除偏见,才能实现高职物流人才培养和本科物流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
4 结语
近年来,我国物流产业获得巨大的发展,而要想获得进一步发展必须要有高素质专业人才进行支撑,这要求物流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同时在物流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必须都要具有一定水准,并且要善于使用信息技术,掌握与物流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但从整体上看,当前社会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相对滞后,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都不符合这一要求。要将高职和应用本科教育相结合,则能够对问题进行解决,为此,在进行物流人才培养时需要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认真探索。
[1] 朱云峰,王富荣,马乔林.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本科分段培养课程体系衔接研究与应用——以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3+2)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5(32).
[2] 袁世军,胡元庆.“中职-高职-本科”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比分析[J].科技展望,2014(22).
F252
A
2096-0298(2016)11(b)-179-02
许迅安(1974-),男,湖北武汉人,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物流师,副教授,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运输管理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供应链管理、物流运输、仓储管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