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文化环境下艺术教育价值论浅析

2016-07-15彭述娟胡力方

高等建筑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网络文化文化价值艺术教育

彭述娟++胡力方

摘要:人的价值意识是由文化世界教化、建构、发展起来的。笔者从文化价值论视角探讨了网络艺术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以及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本土文化、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辩证关系,并从价值存在探讨网络艺术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强调了完整健康的网络环境对网络艺术教育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艺术教育;网络文化;文化价值;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3000104一、网络艺术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

艺术作为绘画、诗歌、音乐、舞蹈、戏剧、小说等各种媒体传播符号的表达规则,是文化的价值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不是以求美为最高理想,而是以尽善为崇高任务[1]。艺术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失的维度是价值[2]。网络艺术教育是以数字化、网络化艺术教育技术为基础的教育。网络文化是艺术教育过程中不可回避的渗透性要素。

(一)网络艺术教育的内涵与新媒体时代文化的传播特征

网络艺术教育是继承传统艺术教育,培养艺术能力、美感境界和综合素质,以网络艺术为媒介的系统教育活动。与普通艺术教育一样,具有通过情感熏陶,潜移默化传播知识和道德的作用。网络艺术由于其对传统艺术几乎革命性的创新使得很快吸引了艺术届广泛的关注。新媒体时代人们的共同目标和理想追求所具备的各种特性符合人类向往自由平等的理想。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标签。文化传统是民族精神,是民族共同的心理状态。科学技术是维系和支撑网络艺术发展的核心元素之一。随着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引发了艺术传播的革命性变化。新媒体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次和领域,使得网络文化传播不仅仅是网络文化价值的机械简单传递,更是人们根据各自的知识、经验、兴趣、喜好等主观意向重新确定、诠释、评估网络文化价值的心理过程。

(二)网络文化价值思维方式的同构化

现代文化传播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文化意识的分化和整合,时时刻刻都在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文化价值“向文而化”,是按“人”的标准和理想展开、创造生命存在的价值。价值思维方式的同构化,是人们冲破彼此孤立与隔绝的封闭体系,共享对彼此都有价值的文化,使人们的价值意识愈来愈出现同构的现象[3]。艺术生动具体地表现着生活,整合某一社会或时代的不同文化要素,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呈现出我们所效仿或拒绝的各种样板、模式、视野和抱负。列维(Albert William Levi)曾言:当我们在体验作为“人文学科”(Humanities)的各种艺术之际,我们务必将其解释为一种需要,借此重新审视我们自身的现实状况、价值观念与奉献精神[4]。信息时代,与传统审美观不同,人们不再满足于只是对他人艺术品的欣赏。网络社会大众文化传播所建构的价值意识结构层次要比传统社会人们的价值意识复杂得多,其传播过程涵盖了多方互动与及时参与的动态过程,已不再是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两极流动。面对机遇与挑战,现代网络艺术人应认真思考自己的使命,主动用自己的审美经验去探索发现与创作实践,在网络艺术设计活动中突出人本原则、网络文化理念和新美学思想。

二、网络艺术教育价值意识的文化建构

网络艺术教育具有时代性、综合性、互动性和趣味性等特点。适合网络社会发展的网络艺术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振兴中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应尽之力。

高等建筑教育2016年第25卷第3期

彭述娟,等网络文化环境下艺术教育价值论浅析

(一)网络艺术教育的审美追求

网络时代下的艺术传播具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网络艺术教育所建构的文化价值,不仅是艺术教育意义的建立、构造、积累和凝聚,更是真善美的集义、明义、知义、识义、相蕴、涵合与内化,是自我主动接受文化世界的价值和意义,是艺术教育所带来的启迪心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当我们深入到网络文化世界的创造、积累及其交互作用的过程,深入到网络文化生态体系的内部,才能研究艺术教育价值意识建构的文化过程,才能理解人的价值意识发生和发展的全部现实性。人的价值存在,是我们说“人”的时候,实际上有一个“人”的理念在我们心目中做标准、做范式;做人要做“真正的人”,要符合人的标准,绝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而是要体现“人的本性”——美德、智慧、自由、文明[3]。艺术的传播以网络这一载体迅速发展,同时也在影响着网络,使艺术信息的传播、诠释、阅读呈现出诉诸视觉的趋势,并带来全新的艺术世界,为艺术的传播开展了一片崭新的广阔天地。追求自由的审美理想、追求虚拟现实的审美境界、追求个体真实的审美趣味、追求平民快乐的审美需求是网络艺术独具的审美追求。这些都说明,人是按照意义生活的生命存在,有意义的生活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人生活、生存和遵循意义、追求意义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二)网络沉迷与虚拟自我的文化成因

高度的科学发展,若不以高尚的道德相配,不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根据,就会成为危害人的存在,使人在科学面前丧失主体性[5]。网络文化与人的交互作用,是人不断接受网络文化教化的过程,也是人不断发挥潜能并创造网络文化的过程。虚拟现实应用于艺术领域可以使受教育者从听觉、视觉和触觉等多方面体验艺术。人有了自我感、自我意识,若无理想,若不能超越自我,就会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从技术的角度看,数字化推进着传统技艺的匮竭,艺术的欲望化、感官化和快餐化是一种必然趋势。网瘾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网络的虚拟性背离了民族魂的核心——真、善、美、诚信。经济的全球化引发对文化传统的反思,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将一个多元、异质的文化世界展现在中国传统文化面前。非理性的“虚拟自我”大量涌现以及人们对网络环境的痴迷,浮躁心理引发道德信仰危机。当前网络艺术教育存在民族化网络艺术匮乏、重视技术而忽略艺术审美和非审美的灵魂、纯理论灌输、教化的偏向和人才培养受教育体制局限等问题。文化的传播路径和形式在发生巨大变化,应该正确对待虚拟与现实的差异,完善道德调控机制。对网络文化理想的追求应包含追求网络文化新的价值,追求更加符合自我发展的新的网络文化。

三、网络艺术教育搭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平台

互联网是21世纪是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网络技术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为提升人们的理想追求和文化素养搭建了更为通畅的平台。广义的网络艺术是一种渗透性艺术教育,在德、智、体、劳等教育学科教学中渗透有网络艺术教育,提供了教育艺术化的条件[6]。狭义网络艺术教育的内容包括专业和非专业的数字网络艺术教学。

(一)发展网络艺术教育精心维护文化传统

人类不断进行文化创造与积累,在不同生态环境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模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模式,是其文化长期积累的过程,它不仅有历史个性,也有价值定向或模式化倾向。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的理论以道德为主导,以人为本位,以“自然无为”为补充,以群已和谐、天人和谐为真善美统一的理想境界。随着网络全球化,国外的种种思想、观念、艺术等都通过网络传入,它们与中国本土文化有差异,有对立,有些还对社会主义文化有消解作用。面对网络文化的渗透、内化以及冲击,追逐时尚使传统价值观变成商品而被贬值,从器物层面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制造传播、管理体制及思想价值观念、伦理规范、思维方式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艺术始终是大众传媒最重要的内容提供者[7]。由于环境不同,应对环境问题和解决生存问题的方式和手段不同,文化模式及其价值体系有很大差异,因而受它影响的价值心理和价值观念也有差异。人的价值意识包括心理与价值观念,由文化世界教化、建构、发展起来,并来源于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化世界。几乎每一种传播手段,无论古今,它们深入人心的过程,往往就是它们最大限度地广泛传播传统艺术的过程。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非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之间有摩擦、交流和互渗的过程。如何既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又积极汲取其他文化中的先进有益成份;既防止和抵御外来文化的消极影响,又注意传播张扬中国文化的合理性,对于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中国的整体发展和确立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的地位,都具有相当深远的意义[8]。文化模式的主要结构功能,对人的价值意识的规定性非常明显。中国的文化模式主要是在黄河流域土地上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化模式的主体或主导观念,是土地文化模式赋予的,其主要结构功能是个体农业和宗法家庭。以农业为基础,故质朴厚重,绵延世泽,富于土地生命力;以宗法家庭为主体,尊祖宗、尚人伦、重感情。西方文化模式主要源于古希腊文化,充满了自由竟争的精神,是在海上贸易竞争的环境中发展和孕育起来[5]。网络成为全球化语境下西方文化霸权的工具,其实质、相互影响及内在联系对当前语境下中国文化应对策略的制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重建正确的艺术教育价值观就是要重新认识艺术中的技术手段的价值,重建传统艺术的价值,深刻认识到继承对艺术的价值[2]。新媒体艺术依托于新媒体技术产生,具有开放性、社会性的特点,虽然诞生时间不长,但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依托现代网络艺术传播特性的发展与变革,并从接受环节分析影响网络艺术传播效果的内在和外在因素,才能适应网络艺术传播特性的变化和更新,精心维护文化传统,守望好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

(二)传媒媒介艺术传播功能在网络艺术教育中的传播价值分析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问题,文化建设与价值观念的建设互为表里、互为促进。理想教育和信念教育、独立人格及健康人格教育、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教育等,都必须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8]。网络艺术教育是传统的艺术教育在网络社会的演变和升华。艺术保存与传播载体及加工手段的不断创新,多因素融合的动态文化心理结构的求新求变,使网络艺术教育成为人类在信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需。作为崭新的艺术形态的新媒体艺术已经成为当代艺术中的重要一支,具有无可比拟的革新冲击力,必将对传统艺术形式、传统思维定势下的艺术家以及传统艺术的生态系统产生巨大影响。传播媒介成功的关键就是要看与民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结合是否密切,是否成功地成为传统艺术的有效传播手段[7]。传媒媒介作为面向公共空间的传播介质,在普通民众与传统艺术的联系中越来越成为支配性的力量。由于传播的技术性手段会对欣赏者产生各种影响,使媒体越来越多地直接表达对传播对象的评价,并使这些评价同时进入受众的视野[7]。我们面对网络社会的到来,要通过全面、系统、综合的教育避免肤浅说教与技术主义,不断深化对不良文化的限制与净化,从而强化对外来文化有选择地吸收和对民族文化的弘扬。网络传媒介质通过互动传播的信息技术方式,使艺术教育传播主体的原有分界被模糊,互动在线方式使受教育者既是网络艺术的接受者,又是网络艺术的创造者和传送者。教育过程,简言之就是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较之教学过程带有更大的复杂性。利用网络的手段,使自我的审美体验得到升华,使艺术更多地融入生活,是建构受教育者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营造完整健康的网络环境对网络艺术的传播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网络艺术教育实践的哲学价值思考

在新媒体日益发展的今天,网络具有差异性、平衡性、文化性等特点,计算机网络体系造就的 “网络艺术” 所产生的网络的数字化空间给艺术创作带来新的语言、新的形式和新的机遇,也给人们的生活与观念带来巨大变化。网络环境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一种,对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影响具有自发性与渗透性。作为理论形态的教育哲学与作为教育现实形态的教育实践之间的张力,为教育实践的持续性创新提供了动力[9]。道德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既是一个社会实现共同生活的价值共享方式,也是人们提高精神品质、追求美好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和探寻人生意义的存在方式。教育哲学是教育实践的本质和基础[10]。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是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同政治、哲学、宗教等有着复杂的联系。理论研究者在80年代倡导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等,反对和批判“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西化”思想,价值主体是社会和集体需求,属于典型的社会本位论。90年代中期以后,提倡传统伦理、弘扬传统文化,教育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趋向,关注个体自我实现的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开始盛行。2000年以后的主流观念体现在产生了生命哲学意义的思想,如“重视情感发展和培育”“唤醒道德成长主体的内在自觉”的德育理论、生活德育、情感德育和公民德育等 [11]。20世纪60年代基于计算机及其他数字化媒体技术发展起来的“数字媒体艺术”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互联的虚拟社会,人们追求的价值不要求有明确或正确的答案,而是新的创意和美的向度。网络艺术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入高科技信息时代,在当代艺术发生数字化革命的过程中形成的。网络艺术教育是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统一的教育过程,是知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由不适应到适应、由不平衡到平衡的矛盾发展变化过程。艺术是审美情感的集中体现,在艺术鉴赏的过程中,思维、情感、感觉、知觉、表象、联想和想象等心理因素异常活跃,所以艺术教育对于人的情感培养与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互联网为受教育者提供了一个时空上无限制、道德上无约束的环境,网络的虚拟性容易造成受教育者正常心理与社会人格的扭曲,网络的开放性容易导致受教育者价值观念发生偏移,使得他们在虚拟世界中往往夸大自己的意志自由度,任意放纵自己,从而失去正确的价值取向,因此应注重网络艺术教育过程中的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高度关注网络的非理性对大学生道德规范的影响,在注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的矛盾性、反复性的同时,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自觉纪律教育,培养学生遵纪守法、遵守网络公共秩序的意识和自觉性。

参考文献:

[1]赵馥洁.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傅瑾. 艺术教育的价值重建[J].艺术教育,2012(1):57-60.

[3]孙美堂.文化价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4]王柯平.美国艺术教育新台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5]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关于文化建构价值意识的学说[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6]石恒利.网络艺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7]傅瑾.大众传媒时代的传统艺术[J].天津社会科学,2008(1):106-107.

[8]李德顺.价值论原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9]黄济.教育哲学初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2.

[10]湛卫清. 教育哲学:教育实践的本质基础[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31(7):11-13.

[11]刘艳琳等.教育哲学、德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重心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39(6):718-724.

Analysis of the art education value under network cultural environment

PENG Shujuana, HU Lifangb

(a.Party Propaganda Department; b.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0, P. R. China)

Abstract: The forming of humans value consciousness is coming with the enlightenment,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world. 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function of network art education, and explored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pread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Chinese native culture and absorbing the worlds advanced culture according to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value. Moreover,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network art education we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value existence, with emphasizing th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integrated healthy network environment on network art education.

Keywords: art education; network culture; culture value; traditional culture

(编辑梁远华)

猜你喜欢

网络文化文化价值艺术教育
浅谈当代网络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
网络文化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
承德外八庙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策略探析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