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批女兵是怎样诞生的?

2016-07-14彭猗兰关昕

东西南北 2016年13期
关键词:军校武汉

彭猗兰+关昕

1927年2月,黄埔军校唯一一批,也是现代史上第一批女兵诞生了。曾担任指导员的彭猗兰老人回忆了大革命时代的黄埔女兵。

1926年,北伐军攻占武汉后,在武汉创办了中央军校第二分校,即黄埔军校武汉分校。1927年初,分校决定招收女学员。

各地女青年报名相当踊跃,经过严格的审查,录取了约200人,组成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女子学员队,郑奠邦担任队长,彭猗兰担任指导员。1927年2月,黄埔军校唯一一批,也是现代史上第一批女兵诞生了。

以下是彭猗兰的回忆。

招生:湖南籍女生最踊跃

我1908年出生在安徽芜湖。1925年,我考入广州中山大学。进校后经常与左翼学生在一起,很快参加了青年团,后来又加入共产党。

那时,中共两广区委就在中山大学斜对面的楼上办公,我经常去那里,见到了蔡(畅)大姐、邓(颖超)大姐。当时蔡大姐是区委妇女主任,也是妇女解放协会的会长。后来我就跟着蔡大姐,参加了妇女解放协会的工作。

1926北伐以后,蔡大姐工作调到武汉,非要带我走。于是我跟着蔡大姐去了武汉。在北伐军攻下武昌的第三天,10月12日,我们到了武汉。北伐军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司令部行营主任邓演达分配我到总政治部宣传科妇女股工作。

武汉当时成了中国革命的军事、政治中心,国民政府也准备迁都武汉。根据当时革命形势的发展,决定在武汉成立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分校,培养继续北伐的军事、政治骨干。

10月中旬的一天,邓演达叫我到他办公室去。他看到我来,亲切地对我说:“从北伐以来的情况看,北伐军的军事、政治干部很缺乏,尤其是妇女干部更少。我们商量决定在将要成立的军校中办一个女生队,招收一批女生,让她们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毕业后与男生一样担任军官。我们决定派你参加女生队的筹备工作。”

我凭着年轻人的一股勇气还是承担了下来。校址由邓演达决定设在武昌两湖书院。

1926年11月1日,武汉分校招考委员会正式成立。主席是邓演达,委员有我、郭沫若、李一氓、董必武、李汉俊、杨树松、包惠僧等15人。

为了扩大革命影响,招考委员会决定在全国各地招生。规定报考的资格是中学毕业或同等学历。除了在报上刊登招生启事、报考章程外,还到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招考,同时派人到当时还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上海、河南、山东、奉天等地秘密招生。

招考的程序是,由各省市国民党党部负责初试,合格者到武汉参加复试,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省市的考生,可免去初试,直接到武汉参加复试。初试的科目有:三民主义、国文、数学、中外史地、博物、理化;复试的科目为:国文、政治常识以及身体检查。

招生启事公布后,各地男女青年踊跃报考。如湖南省原计划招100人,但报考者多达二三千,湖南省党部自行将招生人数扩大为300人。原计划女生招收100名,由于女生报考人数过多,成绩又好,最后决定扩大女生录取人数。

经复试后共录取了女生195人,以湖南籍最多(61人)。由于前来报考的多数是优秀青年,淘汰回去太可惜,所以在录取工作结束后,军事委员会特地临时开办了一个政治训练班,专门招收未被录取的考生。

学习:政治、军事、社会活动

1927年1月,黄埔五期的政治、炮兵、工兵三个大队陆续迁到武汉。武汉分校成立之初,邓演达任代理校长(校长是蒋介石,但他在南昌),教育长是张治中,政治总教官是恽代英(曾兼任政治部主任)。

军校的军事教官多数是邓演达、张治中从保定军官学校和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生中聘请来的。军校的中、下级军队政治干部主要是从黄埔一至四期学生中选调来的。

1927年2月12日,武汉分校在武昌两湖书院大操场正式举行开学典礼。宣誓后举行了阅兵,刚穿上军装的女生们也意气风发、昂首阔步通过检阅台,从此现代史上第一批女兵正式诞生了。

录取的女生都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还有一些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是进步青年。有的是学生运动的活跃分子,有的是妇女运动骨干,也有一些是反对包办婚姻或不堪丈夫、公婆的虐待,冲破封建枷锁报考军校的。

女生入校后被编为3个区队,军校以政治课为主,有全校性大课,也有女生队的单独课。讲课的教员有恽代英、沈雁冰、许德珩等。恽代英讲工人运动、学生运动以及马列主义基本知识;沈雁冰讲妇女解放;许德珩讲《共产主义ABC》。

军事课的内容有步兵操典、射击教范等,有时要打靶、“打野外”。军事训练是很严格的,在训练中,女生要比男生克服更多的困难。有的女生进校前才“放足”,跑步跟不上队;有的个子矮小,还没有步枪高……但是女生们都以坚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认真地对待训练,常常训练结束后衣服都可以拧出汗水。

除了在学校受政治、军事训练外,女生还要参加社会上的各种政治活动。凡男生队参加的活动,女生队都参加。女生队有时还单独参加妇女协会的活动。如3月8日,女生们参加了武汉市庆祝“三八”妇女节的盛大集会;女生们配合妇协宣传放足运动;到武昌裕华、震寰纱厂向女工们做宣传工作。

女兵与男生们一样穿着灰色军装、进行正规训练,剪发、背枪、列队走在武汉三镇的大街上,唱着革命歌曲,喊着反帝反封建的口号,刷标语、散传单、作演讲、进工厂宣传……这些都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毕业:短暂相聚后各自为战

1927年3月底,南湖学兵团的30多名女生编入了军校女生队,使女生队人数达到220余人。

1927年4月中旬,国民革命军准备第二次北伐,部队往河南集结,武汉防务空虚。在卫戍武昌过程中,军校每天都派出一部分学生打着纠察队的旗帜在武昌长街、阅马厂、汉阳门、平湖门、黄鹤楼、首义公园等地日夜巡逻,还派出部分学生担任宣传工作,女生队也派出女生配合男生一道进行巡逻和宣传。

这一期间,军校大部分男女生都要演习攻防战术。每天的课程有攻击、防御、射击、冲锋等,学校还组织学生参观城外战壕遗迹、炮兵阵地、机关枪掩体。

5月中旬,驻防鄂南的独立第14师师长夏斗寅突然叛变,偷袭武汉。为了粉碎叛军的进攻,武汉军校和南湖学兵团及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部分学员编为中央独立师。

在男生队和南湖学兵团开拔后的次日,女生队也奉命迅速开往前线。出发前我脱下军官服,和女生们一样蹬草鞋,打布绑腿,穿灰布军装。当女生队开到纸坊时,双方已经开火了。

第二天部队开到土地堂,师部命令我们就地驻扎,我带领女生们住在铁闷车内,分派她们放哨、巡逻,以防偷袭,并派部分女生抢救伤员,掩埋尸体。

后来,师部又把女生们临时编配到师政治部、军医院、以及各连队,担任宣传救护工作。纸坊一战后,夏斗寅的部队被击退。女生们随所在部队一路追击到沙市、河阳、天门、监利,沿途与男生们一道帮助农村整顿和重建妇协、农协。

6月底,独立师结束了西征,班师凯旋,但总的形势一天天恶化。

7月中旬,汪精卫公开叛变革命,武汉国共合作破裂。武汉军校被迫停办,学生提前结业。7月18日,武汉军校在两湖书院举行了第5期炮兵、工兵大队和女生队的毕业典礼。恽代英主持了毕业典礼,向同学们颁发了毕业证书。

虽然军校允许部分女生回家暂避,但大多数女生都不愿回家。在她们的要求下,有的女生被分配到叶挺领导的第11军和贺龙领导的第20军担任文书、通讯、宣传、医务等工作,这一部分女生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

有的女生留在军官教导团和第二方面军军医处,她们在叶剑英的领导下参加了广州起义。在广州起义中女生们直接参加了巷战,有的英勇牺性了。

有一些女生回到家乡,在当地组织武装,开展了武装斗争,如胡筠在湖南平江创建红军游击队。有的女生在敌后参加地下斗争,如黄杰、黄静议等。有的女生被派往苏联学习,如陶恒馥、赵一曼、王亦侠、危拱之等。

总之,武汉军校的生活对这些女性以后的生活道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何风荐自《看天下》)

猜你喜欢

军校武汉
这一以少胜多著名战例曾写入解放军军校教材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我是少年军校小树苗
驰援武汉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冀军校
up喵(1)
这里,有我们多彩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