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阳县油松飞播林疏伐试验

2016-07-14施艳霞,谢小东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油松



山阳县油松飞播林疏伐试验

摘要:本文对山阳县油松飞播造林疏伐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疏伐与未疏伐对照比较,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分别增加 1.29 m、3.07 cm、0.10052 m3,疏伐效果明显。

关键词:油松;飞播林;疏伐

山阳县早期的油松飞播林大部分已进入幼龄林的生长高峰期,林木生长迅速,分化激烈,高密度林分的正常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急待进行疏伐。为此,进行了山阳县油松飞播林疏伐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后。

1 试验目的

油松飞播林进入幼龄林生长高峰期,为解决油松树种个体之间矛盾,以促进保留木生长,通过及时调整林分密度,达到合理株数。缩短林木培育期限,增强单位面积的总出材量(包括疏伐出材量)。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增加林木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抵抗力,以达到优质丰产的目的。

2 试验区域概况

2.1 试验区域气候条件。试验地设置在山阳县席家寨播区,作业面积8 190亩,有效面积6 630亩,为1997年4月飞播,涉及户家塬镇桃园村、党垣村、寺坡村、太阳凹村。海拔570~765 m,属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带,年降水量790~950 mm,年平均气温12.3℃,年平均日照2 000 h,≥10℃积温4156.2℃左右,无霜204d,其气候适于油松生长。

2.2 试验区域土壤条件。试验地油松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土壤以黄褐土、棕壤为主,土质以砂质壤土为主,为酸性、中性,pH值6.5~7.0。

2.3 试验区域林分情况。林分已进入幼龄林的高峰生长期,林木生长迅速,林木分化激烈,林分密度大,严重影响林分生长发育,急需进行疏伐。

3 试验方法

3.1 试验依据。应用克拉夫特生长分级法,将油松纯同龄林中的林木按其生长优劣分为五组。各级林木特征如下:I级—优势木,树高和直径最大,树冠很大,且伸出一般林冠之上。Ⅱ级—亚优势木,树高略次于I级,树冠向四周发育,在大小上也次于I级木。Ⅲ级—中等木,生长尚好,但树高和直径较前两极林木为差;树冠较窄,位于林冠的中层,树干的圆七青八黄度较I、Ⅱ级木为大。Ⅳ级—被压木,树高和直径生长都非常落后,树冠受挤压,通常都是小径木,其中又可分为a、b两个亚级,Ⅳa级木:树冠狭窄,侧方被压,但枝条在主干上分布均匀,树冠能伸入林冠层中;Ⅳb级木:树冠偏生,只有树冠的顶部才伸入林冠层,侧方和上方增受压制。Ⅴ级—濒死木,完全位于林冠下层,生长极落后,树冠稀疏而不规则,又可分为二亚级;Ⅴa级:生长极落后的濒死木;Ⅴb级:枯死木。

3.2 砍伐木的选择。以克拉夫特生长分级法为选木基础,采用下层疏伐法,除砍伐V级木和Ⅳb级木。疏伐的强度掌握伐后郁闭度应保持0.6为宜,每亩可保留油松树150~180株,以利油松生长。疏伐对象主要是间密留稀,留优去劣,伐去病虫木、立枯木、发育不正常的、树干弯曲的、双叉的有害林木。

3.3 试验方法。应选择树龄和立地条件相同、树势相近的油松树作为供试植株。将供试植株设疏伐与对照不疏伐2个处理组,随机排列,重复6次,以单株为小区,疏伐后4年调查疏伐结果。

4 结果与分析

该疏伐试验为2011年进行,疏伐4年后,即2015年4月,每株选4个不同方位的枝观测。疏伐的油松生长快,与未疏伐的同龄对照比较,胸径生长量增加近1倍,平均冠幅增加近1倍,结实量增加近3.7倍,种子千粒重也有所增加(见表1),疏伐效果明显。

表1 疏伐对油松生长结实的影响

5 小结

疏伐试验结果表明,与未疏伐对照比较,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分别增加1.29 m、3.07 cm、0.0052 m3,疏伐效果明显。此试验方法简单,易于选择砍伐木。疏伐后林地,因有大量优势木和亚优势木存在,林冠不会形成很大空隙,不会削弱林分对雪压、风倒抵抗力。由于砍伐了枯立木、濒死木和生长落后的林木,改善了林分卫生状况,减少了病虫危害。

参考文献

[1]北京林学院.造林学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

[2]王锁怀,孔绿玉,张斌.飞播林抚育间伐强度确定方法的探讨 [J].陕西林业,2008(S):32.

726400陕西省山阳县飞播造林管理站施艳霞

726400陕西省山阳县城关街道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站谢小东

猜你喜欢

油松
试析油松的繁育技术和栽培技术
油松松梢螟防治技术
油松栽培和管理技术
油松容器育苗技术
含腐植酸水溶肥对油松生长的影响
油松种子催芽处理方法与研究
辽西地区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研究
邻体干扰模型在辽东油松人工林中的应用
油松混交林与纯林土壤理化性状比较
油松繁育技术和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