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高职院校财会类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研究①
2016-07-14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赵辉
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 赵辉
新常态下高职院校财会类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研究①
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 赵辉
在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的财会类毕业生虽然就业率很高,但就业质量不高,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就业整体环境的制约、高职院校教育定位及专业培养存在缺陷、高职院校毕业生没有打好坚实的就业基础等多方面的影响。高职院校是培养一线会计人员的摇篮,是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核心。因而,建立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财会人才,是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根本途径。
高职 财会 就业
我国高等教育在“经济新常态”下也呈现出一种“新常态”,要求我们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成为新常态;以改革创新中释放办学活力成为新常态。根据《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4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0%。其中,高职(专科)院校1341所,比上年增加14所。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737.85万人,比上年增加16.45万人;在校生2625.30万人,比上年增加77.60万人;毕业生680.89万人,比上年增加21.52万人。民办高校734所(含独立学院275所),比上年增加6所;招生177.97万人,比上年增加5.01万人;在校生610.90万人,比上年增加23.75万人。其中,高职(专科)在校生227.52万人。”会计是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专业,可以预见,未来高职院校财会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
1 高职院校财会类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本文以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为例对财会类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在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的财会类毕业生虽然就业率高,但就业质量不高。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就业整体环境的制约;高职院校教育定位及专业培养存在缺陷;高职院校毕业生没有打好坚实的就业基础等方面的影响。
2 提升就业质量的具体措施
高职院校是培养一线会计人员的摇篮,是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核心。建立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财会人才,是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根本途径。建立财会专业“基本、专项、综合”人才的梯度培养计划,并通过实施,逐步提高高职院校财会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能力,从而达到提升高职院校财会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目标。
具体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专业知识体系构建、专业技能体系构建、专业素质培养体系构建。
2.1专业知识体系构建
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必须紧密联系社会的人才需求,以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中心,突出工学结合的理念,理论与实践双线并重、深度融合。财会类专业课程体系可分为四大模块:职业素质教育课程、课证融合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与岗位综合训练课程。以“必需、够用”为度,精炼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强化专业技能课程、课证融合课程和岗位综合训练课程,突出会计业务的实践,专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和技术能力,养成会计基本素质。按“基本、专项、综合”的思路,将会计专业知识分解到高职教育的三个学年中。第一学年,安排《会计基础》、《财经法规及会计职业道德》等专业基础课程,使学生对会计专业形成初步认识。同时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范围选取教学资源,鼓励部分学生提早取得相关职业证书。第二学年,是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学年。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和适应,已出现比较明显的差异化特征。大体表现为三类:一是会计基础知识扎实,或已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学习目标明确;二是会计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一般,学习态度较好;三是会计专业基础知识薄弱,自觉性较差。所以在课程设置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学情的前提下设置专业课程。首先,开设《财务会计》、《税法》、《经济法》、《成本会计》等财会类专业课程,培养学生深入细致地进行会计专项知识的学习,适度结合会计初级职称考试的相关知识选取教学资源,为有进一步提高自己职业水平的学生提供助力。其次,开设《ERP沙盘模拟》等动手性的课程,并适度加大会计职业技能课程的比重,增加课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注意课赛结合,即将技能竞赛与专业课程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完善自身会计职业能力,深入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第三学年,开设《会计综合实训》等综合性较强的会计理实一体课程,与社会机构加强联系,引进多种合作方式,为学生打造良好的技能学习平台,帮助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2.2专业技能体系构建
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实践教学的特色和层次,实现能力的梯度推进,以提高实训效果,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构建“基本技能培养—岗位专项技能实训—会计综合技能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四位一体的实践技能课程体系,实现对学生能力进行“基本、专项、综合”三个梯度培养推进。
2.2.1基本技能培养
基本技能培养是实践教学的第一步,从会计数字的书写、点验钞票、粘贴票据、数据计算入手,教授学生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对会计工作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对会计的专业认同感。
2.2.2专项技能实训
专项技能实训是在基本技能培养之后的第二步,但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过程,而是穿插在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之中。针对企业所需要的不同岗位,在不同专业课程教学中根据岗位需要的技能进行职业实操能力训练。
2.2.3综合技能实训
综合技能实训是学生在校期间最后一次大规模实训,也是最重要的一次能力训练。是学生在校期间学校提供的最核心、最真实、最系统的实践教学。全部训练在学院专门建设的模拟实训室中进行,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一人一岗实践;一人多岗实践;电算化操作实践。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财务工作环境中,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接触到会计的不同岗位,掌握不同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最终提高职业综合能力。
2.2.4企业顶岗实习
企业顶岗实习是学院与企业深入合作的体现,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到企业中去进行实战演练。通过顶岗实习,实现真实岗位的锻炼,使学生将所学到的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培养学生在真实岗位中完成工作的能力,在实践中掌握知识,用实践提升技能。通过实习既可以使学生技能得到提升,实现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也可以让企业了解学生的能力,为企业输送优秀的会计人才,使学校和企业达到双赢。
2.3专业素质培养体系构建
高职院校的财会类毕业生应在掌握岗位必备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具有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共设置《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创新创业基础》、《军事理论》、《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形势与政策》、《社交礼仪》等素质课程11门,累计536学时。从思想、心理、专业、行为、社交五个方面组织相关活动,通过显性和隐性的策略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促进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高。
提升高职院校财会类毕业生就业质量不能一蹴而就,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紧跟时代步伐,实时分析社会的人才需求变化,不断改进学院教育教学体系,切实做好教育改革,培养出更加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相信毕业生就业的质量将得到稳步提升。
[1] 王艳.会计教育理念与创新能力培育[J].会计研究,2016(2).
[2] 孔全会.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国家规划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课程与教材,2016(26).
[3] 王福山.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 (1).
F275
A
2096-0298(2016)11(a)-167-02
①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公共管理类)《新常态下高职院校财会类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研究》(20160312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