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东各族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2016-07-14杨秋萍铜仁学院社会发展学院贵州铜仁554300

铜仁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黔东抗日战争贡献

杨秋萍,申 豪,裴 萍,徐 雪( 铜仁学院 社会发展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



黔东各族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杨秋萍,申 豪,裴 萍,徐 雪
( 铜仁学院 社会发展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

摘 要:抗日战争,以中华民族的全面胜利而告终。在国家存亡的紧要关头,多民族聚居的黔东地区,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全力抗战。无数子弟踊跃从军,远赴前线,血洒疆场;后方民众全面动员,掀起抗日救亡运动,加强参军动员宣传;优待出征军人家属,募捐慰劳抗日将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战时物资运送;严密防范汉奸特务,开展防空防毒演习。这充分体现了黔东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词:各族人民; 贡献; 抗日战争; 黔东

贵州铜仁人;徐 雪(1993-),女,汉族,贵州毕节人;皆为铜仁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历史学专业2012级在读学生。

指导教师:高应达(1963-),男,汉,贵州德江人,铜仁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明清地方社会文化史研究;

蒋满娟(1990-),女,汉,湖南永州人,铜仁学院社会发展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研究。

抗战期间,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社会团体、各界爱国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团结一心,义无反顾投身到这场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斗争中,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深处大后方的多民族聚居地——黔东地区的各民族人民,也积极投身抗战,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深入研究黔东各族人民在抗战中做出的贡献,有利于缅怀抗战英烈,铭记艰苦卓绝的抗战斗争,让后人更加坚定维护正义和平的决心。

一、黔东各族子弟为保家卫国,血洒疆场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进而向华北进逼,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不断地沦丧[1]140-144。1932年,淞沪抗战拉开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黔东各族子弟为了保家卫国,冒着敌人的炮火,参加了众多重大战役。在长达 14年抗战中,黔东各族子弟前赴后继,英勇杀敌,伤亡惨重,把自己宝贵的生命和满腔的热血,毅然地献给了祖国,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37年,日寇企图以攻击上海为重点,迫使中国在短期内投降。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军队奋起反抗。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时,国民革命军第87、88师率先抵御日军的进攻。为了增援88师作战,第103师(原黔军第25军第1师,1935年5月改编为第103师)抽调官兵1千人参加会战;同时,以黔东松桃籍少数民族将士为主体的黔军独立34旅,在旅长罗启疆(松桃人)率领下从贵州镇远奉令千里奔赴淞沪战场,在抗击日军的战斗中,官兵损失2000余人。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在抗战时期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抗战期间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此役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图谋[1]197。据《铜仁地区志》载,率先参战的 88师中也有不少的黔东籍军人,并有牺牲在惨烈战斗中的记载[2]420。沈建中在《贵州部队与淞沪抗战》一文中给出了这样的评价:“黔籍将士作为淞沪会战中的一支劲旅,服从大局,作战勇猛,战绩卓著。”[3]

太原保卫战中,第85师奔赴山西,投入忻口会战。85师是一支以铜仁、松桃等黔东子弟为主的部队。该师在1929年曾由谢彬(铜仁人)在铜仁、松桃等地征募黔东各族子弟近1万人,后又于1936年、1938年招募了两批贵州子弟作兵员补充。忻口战役后,85师因伤亡惨重,所剩将士仅能归建为一个营[4]。忻口会战虽以失败结束,但它为中国军队集结于平汉路,向南实现战略转移赢得了时间[1]205-206。

1937年底,日军开始沿沪宁、宁国至南京等公路干线攻打中国军队,相继占领镇江、宁国、芜湖等地,随即进攻南京,企图迅速结束侵华战争[1]211。此期间,黔军为主体的 103师正在江阴要塞阻击日军。该师 618团团长万式炯(铜仁人)率领全团将士在阵地上以集束手榴弹击毁日军战车七辆,挫败了日军的攻势。随后,103师与黔军独立34旅辗转南京,投入南京保卫战之中。撤退后,仅有官兵500余人归建。

在武汉会战前,原黔军独立34旅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82师。师长罗启疆于1938年春返回松桃扩建部队,补充兵额6千余人[2]110。随后,罗率部立赴武汉参加会战。103师于1938年4月、6月,接收4千余名贵州新兵补充后,也随即率部驰赴武汉参与会战。参加武汉大会战的111师,也不乏黔东籍将士[2]419。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并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会战。从日军占领安庆开始到武汉失守为止,历时 4个半月,毙伤日寇近 4万人,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战斗力量,打破了日本妄想迫使中国屈服、早日结束战争的企图,使中国战场抗击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5]。

从1939年9月到1944年8月,日本侵略者为打通大陆交通线,与中国军队在以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以黔东各族子弟为主的第 82师师长罗启疆率部参加第一次长沙会战。罗启疆在驻守岳阳病故后,欧百川(松桃人)接任师长,率部参加了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在四次长沙会战中,102师中许多黔东子弟与日军展开了殊死的战斗,如江口籍许世俊(612团中校副团长)、熊钦垣(上校参谋主任)等[6]657-663。其中,许多黔东将士牺牲在惨烈的战场之上,如102师306团上尉副官李盛如(铜仁人)在第四次长沙会战中,“誓与阵地共存亡”,不幸在阵地上指挥战斗时以身殉国[2]1715-1716。四次长沙会战鼓舞了中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信心,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提升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配合盟军作战和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中国政府组建了远征军[1]250-251。为响应政府的号召,1941年,松桃苗族人龙骧回到家乡征募200余人,编入远征军赴缅甸抗日[2]403。1944年秋,蒋介石发出“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号召,激励全国知识青年踊跃从军[7],黔东各族知识青年积极从军。据不完全统计,从1941年至1944年,参加远征军的黔东青年达621人。第82师、103师投入了中缅边境的松山战役,103师被编入远征军入缅作战。远征军出国抗击法西斯战争,是中国军队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范,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有力支援和配合了盟军在印缅战区和太平洋战区的作战,瓦解了日军对缅甸的攻势,也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斗志。美国《皇冠》杂志刊载了一位战地记者的评述,他认为,“中国军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军队”,缅北战斗“表现出中国军队忍受无限艰难的伟大,是世界任何军队都望尘莫及”。中国驻印军总指挥史迪威也评价“中国军队是极好的”[5]。

黔东各族子弟随共产党八路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事迹,多已载入各类志书之中。如下:

刘兴扬,江口县闵孝镇小溪村黄溪屯人。1936年元月18日在闵家场参加红军,参加长征到达陕北根据地后两次寄信回家,信中写到:“儿想现在为阶级、为中华人民谋解放、为中国人民不当亡国奴,所以远离父母,将来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儿荣归故里,父母也光荣……”。1937年8月22日被编在贺龙师长的120师投入抗击日寇侵略者的战争中[6]677。

杨承伟,德江县稳坪镇毛岭村人。1934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卢沟桥事变”后,随八路军120师开赴抗日前线,在华北平原与日军作战,在百余次战斗中,负伤50余次[8]718。

安明皋,德江县桶井乡场坝村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长征到达陕北后,随即投身于抗战事业中[8]719。

陶立功,又名陶立贡,德江县煎茶镇偏岩村下潮溪组人。1934年加入红三军,1936年4月在湖南洪湖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在河北新城县与日军作战中右脚被炮弹炸断,不久被选送到延安医科大学深造[8]719。

朱沙一,原名任绪平,印江县毛寨乡人。1938年10月进入抗日大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他毕业后,即奔赴敌后抗日。

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过程中,黔东子弟为争取抗战的全面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见图1)。

图1 黔东各族子弟参战、阵亡情况图

从图 1可以看出,黔东各族子弟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参加了众多重大战役。其中,参与淞沪会战的231人次,阵亡15人;南京保卫战119人次,牺牲24人;武汉保卫战231人次,战死32人;长沙会战141人次,捐躯19人;621人参加远征军,殉国24人;其他战役,献出生命310人;另有22人于抗击日寇的战斗中生死不明。黔东各族子弟为了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冲锋陷阵,奋勇杀敌,把满腔的热血洒遍了整个抗日战场,把宝贵的生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二、黔东各族人民为抗日救亡,踊跃从军

持久的抗日战争,考验着中国大地上的各族人民。值此民族危难之际,黔东各族人民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投身到争取民族独立的洪流中去。

早在全面抗战之前,贺龙从黔东各族民众中招募的数千人,已于1932年参加了淞沪抗战[4]。从1937年6月至1945年5月,贵州实际招募、征集入伍的抗战将士达713805人[9]166。《军事志》载,黔东地区从1938年至1945年,共向抗日前线输送了53232名将士[4]。另据《贵州省各县市民国27年3月至35年4月份优待出征军人家属统计表》显示,从1938年3月至1945年4月黔东各族人民共有出征军人63874人,占全省出征人数的8.9%。

在抗战大队伍中,第8师、第82师、第85师、第102师、第103师、第121师、第140师皆以黔籍将士为主要武装力量。其中,102师第4团团长蒋德铭(铜仁桐木坪瓮坑人)和第8团团长万式炯(铜仁人)于抗战初期驻铜仁招兵买马。1938年前后,85师在贵州先后招募了两批贵州子弟以补充兵力[4];同年春,罗启疆以预备13师为番号率部回松桃扩建部队,在松桃、秀山、花垣等地组建了 3个团,共6000余人[2]110。资料统计显示,1938年3月至1945年5月贵州省志愿兵共有3998人,黔东各族子弟达1340人,占全省33.52%。

1944年9月,在“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激励下,黔东各族知识青年积极投笔从戎,参加入缅远征军作战[2]122。据杨光裕老先生回忆,当时松桃中学校长金少龙发表演讲鼓励学生响应“十万知识青年抗日从军”的号召,与他一起投笔从戎的学生有田如志、陈世芳、张军一、黄一芝、吴定秀、谢世杰、杨昌发等20名学子;铜仁县国立三中有谭仁杰、齐杰等39位同学(不完全统计)投笔从戎,在1943年,铜仁县就有知识青年82人报名参军,远赴东南亚与日军作战;印江县共录取 30人;思南县参加报名的知识青年共有 270余人,最后录取57人[2]122。此外,当时思南县28岁以上35岁以下的知识青年党员同志,自动报名,踊跃参加从军登记,最后有30名投入作战[10]。从1941年至1944年,铜仁、松桃、思南等县参加远征军的人员达617名[2]122。此外,在其他地方读书的黔东青年也参加远征军,如德江人高登堂、钱国斌在贵阳教会学校(高中部)报名参加了青年远征军[2]122。又据郑振华老先生口述,与他一起毕业的同学石邦齐(松桃人)、冉崇之(松桃人)被分配在“青年远征军”。

黔东各族人民积极参加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共有621人参加远征军入缅作战。松桃苗族自治县220余人,占35.42%;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30人,占4.83%;思南县87人,占14.00%;铜仁县121人,占19.48%;黔东地区其他县158人,占25.44%;当时在外地参军的黔东学子4人,占0.64%(见图2)。

图2 黔东地区青年远征军情况图

除以上征招外,抗战期间,黔东各族青壮年还有以被征壮丁的方式投身到抗战队伍之中。1938年3月至1945年5月底铜仁县共有4935名壮丁投入抗日战场[2]1099。江口县吴胜华、李少清、罗忠才、罗书林、田景臣、周云伍、向志臣 7名壮丁因自愿从军于1945年1月受到了政府的传令嘉奖[11]。1938年3月至1945年4月黔东各族人民出征军人共有63874人(见图3)。

图3 黔东地区人口数与出征军人数图

据图3,黔东地区总人口约为129.3万人,出征军人数占总人口的4.94%。这表明了当时黔东地区每100人就有近5人奔赴抗战前线。其中,松桃、印江、沿河、玉屏4个少数民族较多的县出征军人数高达25874人,占黔东多民族地区出征军人的 40.50%。可见,少数民族成员构成了黔东参战将士的主体,彰显了黔东各族人民为保家卫国抗御外敌入侵,争取国家的独立自主甘于奉献自己的一切。

从1938年3月至1945年4月间,贵州省80个县共有476847名将士参加抗战,当时黔东9个县共向抗日战场输送了63874名将士,为全省的13%。黔东各县平均向抗战前线输送了高达7079名将士,远高于省内其他71县的5817人(见图4)。

图4 贵州省1938年3月至1945年4月参军人数及各县平均参军人数情况统计图

从全国参加抗日战争的 750万军队来看,多民族聚居地的黔东地区投入的兵力也许微不足道,但在国家危亡、民族危难之际,黔东各族子弟选择了参加抗战,奔赴前线。在血与火的战场上,黔东各族人民与全国人民一起为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战,为国家的独立自由而战,为争取正义和平而战,彰显了黔东各族人民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掀起抗日救亡运动,加强参军动员宣传

“九一八”事变后,黔东各族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为揭露日本侵略中国的阴谋,黔东各县成立反日救国会,各界人士通过组织讲演队、宣传队,进行集会游行,散发传单,赴乡村讲演话剧、开展歌咏、创办壁报等方式进行抗日宣传。沿河县政府在县立学校每周增加临时课专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12],举办中小学生抗战建国宣传团[13];德江县编写抗日救亡歌[14];松桃县各学校音乐课教唱《救亡进行曲》、《游击队之歌》、《军民合作》等抗战歌曲,并在街头进行抗日演讲、高唱《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日歌曲,演出情景剧《放下你的鞭子》和话剧《雷雨》等[15]311-312;玉屏县县立城区小学设立学生寒假救国宣传团,采用歌咏、口头、文字等宣传方式去乡村进行救国宣传[16]。当时,在外地上学的黔东学子也积极参与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如杨辛克(又名杨光汉、屠一夫,笔名滴川,松桃人)于1933年9月,在南京中央大学实验中学与同班同学发起纪念“九一八”事变两周年活动,并发出“要求当局出兵抗日”的呼声,随后赴北平继续进行抗日活动,还参加了“一二·九”抗日救亡游行示威运动[15]891。

在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宣传的基础上,黔东各县政府纷纷加强兵役宣传,动员民众踊跃参军,赴前线抗战。德江县设置宣传标语[17],动员人民参军报国[18],号召人民不当土匪参与抗战,号召知识青年到乡间去、到前线去、到敌人后方去[19]。石阡县令各乡镇长动员人民踊跃参军[20][21]。松桃县立简易师范与初中学校的师生联名请求赴前线参加抗日[15]311-312。玉屏县发放抗日救国问答宣传单[22],向各级学校、学生扩大兵役宣传[23],鼓励民众和敌人抗战到底[24],并要求后方男女老幼要负起接济战争、补充牺牲的责任[25][26]。沿河县发动全体党员,加紧兵役宣传[27]。铜仁县要求各单位不得阻碍新兵役法的实施和新兵入伍[28]。当时江口县县长王家斌因“努力宣传壮丁踊跃从征”,受到上级政府的传令嘉奖;思南县县长杨仲皋因“办理役政,成绩斐然”,也获记功一次[11]。

四、优待出征军人家属,募捐慰劳前方将士

“前方将士视死如归,捍卫疆土,义薄云天,光同日月;而后方民众应征入伍,如川之汇海,源源不绝,其勇迈之精神,举世同钦。唯踊跃赴难者,非尽富有之家,激于爱国之忱,羁身军旅,一家数口,待哺嗷嗷,若无适当之优待,何以慰忠贞?”[29]黔东地区各县成立出征抗敌军人家属优待委员会对抗战将士家属采取各种优待措施,“予以精神上之慰安或物质上之接济”[29]。沿河县政府制定《优待出征军人家属办法实施细则》,募集捐款,为所征壮丁家属一次性发放安家费[30][31];德江县政府要求民众尊敬受伤战士并帮助战士家属[19],对抗战不幸阵亡的将士,要举行追悼大会并慰问其家属[32];石阡县对抗战功勋子女实行就学免费政策[33],对伤兵给予补助[34],对出征抗敌军人家属减免临时各种捐款和豁免劳役[35][36]。从1938年3月至1945年4月黔东地区各县政府共对63874名军人的家属进行了优待[37]。

为鼓励前方将士奋勇杀敌,黔东地区各县成立抗敌后援会分会,倡导人民募捐布鞋、劳军款,开展劳军运动。沿河县抗敌后援会令学生在劳作科课程内,赶制毛袜、手套、布袜、衫、裤等将士用品[38],并要求党员要热烈参加、深入民间,推动募捐、救护、慰劳等宣传工作[39]。德江县颁布《对前线抗战将士精神慰问办法》,号召全县公务员“捐钱捐物帮国家打胜仗”[17][40],要求民众热烈欢送新参加到前线的士兵、慰劳伤兵和慰问阵亡将士及出征军人家属[32][41]。玉屏县发动元旦献金捐款运动[42],购买战时公债[43],建立抗敌殉难忠烈祠堂[44],建立歌咏队、洗衣队、缝补队、理发队等服务队,为抗战伤兵服务[45]。松桃县发动全县人民缝制鞋袜进行劳军[46],配额1500元慰问军队[47]。铜仁县募捐到布鞋60余双、劳军款11720元、巴盐210.5斤[48],并购买猪酒慰劳130师及独立1团[49]。除此之外,铜仁县商会召开劝募、慰劳、救济捐款会议[50],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进行募捐[51],最终募集到捐款共计584000元[52]。

1940年,中央政府为增加以慰问及服务抗战受伤士兵为宗旨的“伤兵之友”社成员人数,在黔东地区招募社员,黔东各族人民共 856人加入该社,为伤兵服务[53]。

黔东各族人民除了募集资金进行优待军人家属和用于劳军外,为“航空救国”也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沿河县、玉屏县所有党政机关军警人员及各公立学校开展“航空救国”捐款[54][55][56];思南县鼓励人民踊跃捐款,设置飞机捐款奖励[57]。除此之外,中国航空建设协会在松桃县征募到会员2780人,缴纳会费27800元[58]。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战时物资运送

为了保障战时物资运输供应和信息的沟通交流,黔东各族人民积极进行公路、水路修建,设立航空站,修建电话线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935年9月,黔东各族人民积极协助政府架设起遵义至铜仁的电话线[59],到1939年7月,黔东地区还先后修建了5处无线电台站。1942年,建成思南至秀山和铜仁至秀山两条有线电话电报线[2]300。除此之外,陆军第一旅团驻扎茶店牛场期间,也派彭奇珍架设电话线[60]。为了保证电话线设备能够更好地为抗战服务,铜仁县政府要求各单位在使用时要好好珍惜和保护[61],并规定有电话线经过的地方,由当地保甲派人负责巡查[62]。

1938年冬,日军侵占武汉,窥视湖南。为保陪都重庆南面安全,保障战时军用物资和民用物资运输供应,黔东各族人民抢修建成玉屏至秀山的公路(玉秀公路)、德江煎茶至思南(遵思公路)的公路[2]302。为便于物资、参战人员等运出,铜仁县组织民工、壮丁在农闲时间修筑县支道[63],组织壮丁37000余人,修建公路137千米[64]。在修筑县乡道路竞赛中,黔东地区组织壮丁209271名,修建县道520千米(见表1)[65]。之后,黔东地区又新开辟了连接乌江和锦江军用物资水陆联运线[2]299。抗战初期,由思南、石阡、印江、沿河等地通过乌江运至涪陵的大米、杂粮共0.56万吨,开始征军粮后,仅1941年上半年沿河县经乌江运出粮食就达1.15万吨,全年通过乌江水运运出食米达2.4万吨。湘西储存军用物资一部分经辰水、锦江到达乌江而下运抵四川涪陵[2]302。

表1 黔东地区参加修筑县乡道路竞赛情况[65]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于1937年下令在思南塘头修筑机场并组建六二无线电台站[2]113。黔东地区调集各族民工和壮丁5万余人修建思南塘头机场[2]302。为保障大后方重要城镇免遭日军空袭轰炸,1938年,奉贵州省防空司令部命令,黔东地区设独立防空监视哨共150哨,并在德江县、思南塘头、文家店设置防空观察哨。1939年11月,黔东地区各县修建地下室,存放积谷和县政府重要文件。之后,黔东各县皆修建了防空壕和单人、双人及多人防空洞,以及利用天然洞穴进行防空隐蔽。玉屏县还构筑了高射机枪等对空射击工事[2]300。

为更好地支持全国抗战,黔东各族人民还积极投入发展生产、稳定经济秩序的爱国活动中去。沿河县反日救国会要求各机关公务人员购买国货,反日救国会成员终身不买日货,坚持经济抵抗[66],以身作则,节约钱财,不以有用之金钱,作无谓之消费[67]。铜仁县要求商家诚实守信,不因战争发不义之财[68]。玉屏县要求民众不使用伪钞[69]。德江县要求民众努力耕田增加收成、努力做工增加出品,要求商家好好做买卖,不可高抬物价、禁止垄断[17][19]。

当时,许多人致力于投入经济发展,支援前方抗战。如李汤承(又名德铭,铜仁县人),随贺龙部参加北伐后,卸职回家,致力于发展地方企业,走实业救国道路,与地方绅士何荆承、联中校长杨干民策划修建铜玉公路。1938年,在李汤承鼎力相助下,组织入境难民创办川硐难民农场、供销社,和“益生榨油厂”股份有限公司,以生产自救方式解决了部分难民生活问题。1941年,李汤承等人还组建“同德股份有限公司”,相继开办桐梓巷手工纺织厂、华磊石报厂、江口县小型铁锅厂。1943年,受战争影响铜仁生产的桐油无法外运。李汤承于北门外曹家园创建“贵州省铜仁县同华炼油厂”,从四川彭水请来技师,用桐油提炼汽油、煤油、柴油。炼油厂每天可以生产汽油1000公斤、煤油1000公斤、柴油2000公斤,所生产汽油运往湖南芷江机场,支援抗日。

六、严密防范汉奸特务,开展防空防毒演习

“全面抗战非常时期,是我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而各地一般汉奸之潜伏与活动实为我民族抗战致命的危机,我们要保证民族抗战的彻底胜利,首先必须根绝汉奸的存亡,故我们站在爱国家爱民族的观点上,要指定有他(指汉奸)无我,有我无他,自动的来做卫士,负起这个保国家卫民族无限的责任”[70]。抗战期间有很多敌方特务组织到达滇黔,立佛堂假装崇奉孔道以吸纳徒众[71]。除此之外,有日寇奸细自称是中华民国工民革命军贵州抗日军军官[72],以此欺骗民众以刺探后方陆海空三军军情[73]。因此,黔东各级政府积极开展抗敌锄奸防止特务活动,进行防奸反谍宣传,严密防范敌方派遣深入后方的汉奸和间谍。

沿河县实施《防止汉奸间谍活动暂行办法和奖惩暂行办法》[74],严禁慰劳团或个人到医院慰劳询问军事机密[75],严密注意机关职员泄露国家秘密,对募补士兵进行慎重考察[76]。德江县各机关、团体、军队积极加强防备日伪奸细,以免泄露国家机密[77]。玉屏县教民众辨别汉奸[78],收缴日寇用飞机投放的变相宣传日寇政策的传单[79],严查日伪为策动国人叛变制造的洋火柴盒[80]。松桃县清算人口数量,将人口编记在册,以防范盗匪及汉奸[81]。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不断对抗战大后方进行空袭,黔东地区亦受到多次轰炸,黔东是贵州的东大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同时,众多特务组织为刺探军情到达滇黔,携带装有传染细菌的温热水瓶[73],以图危害后方。因此,黔东各县纷纷进行防空疏散隐蔽演习,组织民众学习防毒措施。德江县政府组织民众进行防空和夜间管制灯火演习,组织5个宣传队进行防空宣传。石阡县发布《关于防毒、防空、防范训令》,并进行防空和灯火管制演习[2]301。沿河县印发《民众简便防毒消毒法》,为民众普及防毒消毒知识[82]。

七、结语

中国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持久抗战。多民族的黔东地区身处大后方,虽远离抗日主战场,但在国家危难之际,黔东各族人民自始至终坚守在抗日救国的爱国旗帜下,人尽其力,地尽其财,从各方面为抗战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展示了黔东各族民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怀与仁义之心。黔东各族子弟为了争取和平,英勇奋战,甚至不惜牺牲宝贵的生命,彰显了黔东人民崇尚和平、追求正义的民族精神。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黔东各族参战将士参加了众多的重大战役,牺牲在海内外抗日重大战役战场上的英烈不计其数。他们将自己宝贵的生命英勇悲壮地献给了祖国,他们的事迹与精神将永远鼓舞着黔东各族人民为开创美好明天而贡献自己。

早在全面抗战之前,黔东地区就有众多子弟投入到抗日战场之中。全面抗战爆发后,黔东各族人民从未停止向抗战前线派送子弟,而奔赴战场的黔东各族子弟也不负家乡父老的重望,在对日作战中,英勇杀敌。位于后方的黔东各族民众为争取战争的早日胜利从各方面积极配合前线抗战,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支援。体现了黔东地区各族人民与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赴国难,保家卫国的精神。这种精神今天仍在激励着黔东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发展。黔东各族人民将继续发扬团结一致、自强不息的精神,为更加促进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共同繁荣,以及为继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艰苦奋斗,做出贡献。

黔东各族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换取了今天的和平,我们有责任铭记他们的牺牲和贡献,有义务将他们的事迹与精神流传下去。热爱和平、维护和平与坚定不移地拥护和平发展的道路更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王桧林.中国现代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贵州省铜仁地区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铜仁地区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3]沈建中.贵州部队与淞沪抗战[J].抗战史料研究,2012,(2).

[4]刘新华.铜仁到底为抗战奉献了多少子弟——谨以此文献给敬爱的父亲和他的战友们[J].铜仁学院学报,2011,(1).

[5]萧一平.中国抗日战争全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6]贵州省江口县志编纂委员会.江口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7]侯得础.略论抗战后期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J].民国档案,2006,(2).

[8]贵州省德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德江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0.

[9]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10]本县征集知识青年从军党员30员的布告:1944-11[B].思南:思南县档案馆(全宗3,目录1,卷宗68).

[11]贵州省办理兵役县长受奖一览表:1945-1-3[B].沿河: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档案馆(全宗号23,目录号1,卷宗59).

[12]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学校停课抗日相关事宜的训令[B].沿河: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档案馆(全宗号19,目录号1,卷宗3).

[13]中小学生暑期抗战建国宣传办法及代电[B].沿河: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档案馆(全宗号35,目录号1,卷宗201).

[14]救亡歌之二[B].德江:德江县档案局(全宗号1,目录号1,卷宗20).

[15]松桃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松桃苗族自治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16]关于组织学生推行救国宣传工作的函:1940-1[B].玉屏:玉屏侗族自治县档案局(全宗号1,目录号1,卷宗37).

[17]关于查前后方沦陷区域及口号的训令:1939[B].德江:德江县档案局(全宗号1,目录号1,卷宗56).

[18]关于推行兵役制度的训令:1938-5[B].德江:德江县档案局(全宗号1,目录号1,卷宗62).

[19]关于抗敌标语的训令:1938-12[B].德江:德江县档案局(全宗号1,目录号1,卷宗62).

[20]关于进行兵役宣传的训令[B].石阡:石阡县档案馆(全宗号101,目录号1,卷宗68).

[21]关于鼓励民众踊跃参加兵役的训令[B].石阡:石阡县档案馆(全宗号101,目录号1,卷宗0108).

[22]抗日救国问答:1937-10-10[B].玉屏:玉屏侗族自治县档案局(全宗号1,目录号1,卷宗18).

[23]关于春节发动兵役宣传等运动遵办的代电:1940-2-4[B].玉屏:玉屏侗族自治县档案局(全宗号1,目录号1,卷宗59).

[24]打开一条血路来,胜利属于我们:1937-11-12[B].玉屏:玉屏侗族自治县档案局(全宗号1,目录号1,卷宗19).

[25]纪念孙总理诞辰七十二周年告同胞同志书:1938-12[B].玉屏:玉屏侗族自治县档案局(全宗号1,目录号1,卷宗18).

[26]关于采集民歌童谣用于宣传的通知:1939-7-20[B].玉屏:玉屏侗族自治县档案局(全宗号1,目录号1,卷宗22).

[27]兵役宣传资料收集目录概要[B].沿河: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档案馆(全宗号18,目录号1,卷宗8).

[28]关于贯彻执行兵役法的代电:1944-3-3[B].铜仁:碧江区档案局(全宗号2,目录号1,卷宗111).

[29]关于呈报优待委员会名单[B].沿河: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档案馆(全宗号19,目录号1,卷宗27).

[30]优待出征军人家属办法实施细则[B].沿河: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档案馆(•全宗号19,目录号1,卷宗27).

[31]关于填发安家费月报表宣传月报表及接兵队督饬属系安家费发放办法的代电[B].沿河: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档案馆(全宗号23,目录号1,卷宗17).

[32]关于对抗战将士精神慰问办法:1938-8[B].德江:德江县档案局(全宗号1,目录号1,卷宗62).

[33]抗战功勋子女就学免费[B].石阡:石阡县档案馆(全宗号101,目录号1,卷宗0408).

[34]关于对伤兵进行补助的训令[B].石阡:石阡县档案馆(全宗号 101,目录号1,卷宗0108).

[35]出征抗敌家属服兵役减免临时各种捐款[B].石阡:石阡县档案馆(全宗号101,目录号1,卷宗0249).

[36]出征抗敌家属可豁免劳役及一切捐款[B].石阡:石阡县档案馆(全宗号101,目录1,卷宗0253).

[37]贵州省各县市民国27年3月至35年4月份优待出征军人家属统计表:1945-5-3[B].沿河: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档案馆(全宗号23,目录号1,卷宗58).

[38]关于发动学生支援前方抗战募衣服鞋袜的训令[B].沿河: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档案馆(全宗号35,目录号 1,卷宗204).

[39]关于所属党员参加精神总动员及抗敌后援工作的训令[B].沿河: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档案馆(全宗号18,目录号1,卷宗6).

[40]关于征捐会议的训令:1940-5[B].德江:德江县档案局(全宗号1,目录号1,卷宗59).

[41]关于抗战纪念的办法:1939-6[B].德江:德江县档案局(全宗号1,目录号1,卷宗58).

[42]关于汇报元旦献金(捐款)情况:1941-6-6[B].玉屏:玉屏侗族自治县档案局(全宗号1,目录号1,卷宗85).

[43]关于宣传发行战时公债的训令:1941-2[B].玉屏:玉屏侗族自治县档案局(全宗号1,目录号1,卷宗92).

[44]关于革命先烈及抗战阵亡将士有关事项的训令:1943-12-16[B].玉屏:玉屏侗族自治县档案局(全宗号1,目录号1,卷宗140).

[45]发送服务队组织办法的函:1940-3[B].玉屏:玉屏侗族自治县档案局(全宗号1,目录号1,卷宗83).

[46]关于转发鞋袜劳军运动实施办法的训令:1943-7[B].松桃:松桃苗族自治县档案局(全宗号11,目录号1,卷宗191).

[47]关于转发《松桃县出钱劳军办法》的训令:1941-3[B].松桃:松桃苗族自治县档案局(全宗号11,目录号1,卷宗149).

[48]关于请捐助布勤劳军致各商会通知:1944-6-10[B].铜仁:碧江区档案局(全宗号3,目录号1,卷宗48).

[49]关于慰劳抗战军队派员拾购猪酒的函[B].铜仁:碧江区档案局(全宗号3,目录号1,卷宗22).

[50]关于劝募慰劳救济捐款办理情况的公函:1944-12-21[B].铜仁:碧江区档案局(全宗号 3,目录号1,卷宗53).

[51]捐款通知单:1944-12-23[B].铜仁:碧江区档案局(全宗号3,目录号1,卷宗53).

[52]关于报送各县劝募慰劳救济捐款花名册公函:1944-12-21[B].铜仁:碧江区档案局(全宗号 3,目录号1,卷宗53).

[53]关于“伤兵之友”社扩大社团增加成员的代电:1940-3[B].玉屏:玉屏侗族自治县档案局(全宗号 1,目录号1,卷宗83).

[54]贵州省财政厅关于民国政府内外各机关公务员应捐薪购置飞机的训令[B].沿河: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档案馆(全宗号28,目录号1,卷宗10).

[55]关于颁布续征公务员飞机捐办法的修正本的训令[B].沿河: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档案馆(全宗号31,目录号1,卷宗12).

[56]关于举办校园飞机捐款会议的训令[B].沿河: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档案馆(全宗号35,目录号1,卷宗134).

[57]航空建设协会国内捐款奖励办法[B].思南:思南县档案馆(全宗389,目录1,卷宗68).

[58]关于第六届征募会员及会事的训令:1943-6[B].松桃:松桃苗族自治县档案局(全宗号11,目录号1,卷宗191).

[59]关于遵义到石阡电话线架设的决定:1935-9[B].德江:德江县档案局(全宗号1,目录号1,卷宗20).

[60]关于查明茶店牛场电话线秀和撤收的公函:1942-3-15[B].铜仁:碧江区档案局(全宗号2,目录号1,卷宗59).

[61]关于电话器材来源困难应注意保管的代电:1942-6-11[B].铜仁:碧江区档案局(全宗号2,目录号1,卷宗59).

[62]关于整理乡镇电话线并将新架线路绘制详细图标呈报的训令:1942-2-7[B].铜仁:碧江区档案局(全宗号 2,目录号1,卷宗63).

[63]关于为电路乘以农闲期间速集民工修筑县支道的呈:1942-11-14[B].铜仁:碧江区档案局(全宗号2,目录号1,卷宗53).

[64]关于修筑县乡道路报告及路线简明平面图祺鉴核的呈:1943-4-24[B].铜仁:碧江区档案局(全宗号2,目录号1,卷宗78).

[65]关于第一区民国 31年度各县修筑县乡道路竞赛办法的呈:1942[B].铜仁:碧江区档案局(全宗号2,目录号1,卷宗53).

[66]反日救国注意要点[B].沿河: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档案馆(全宗号35,目录号1,卷宗16).

[67]贵州省财政厅[B].沿河: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档案馆(全宗号32,目录号1,卷宗153).

[68]关于驻华盟军日有增多供应物就地购买无论数额多寡守信所属的公函:1944-9-8[B].铜仁:碧江区档案局(全宗号3,目录号1,卷宗46).

[69]关于加紧宣传敌伪滥发伪钞破坏金融的阴谋:1940-6-20[B].玉屏:玉屏侗族自治县档案局(全宗号1,目录号1,卷宗59).

[70]锄奸须知:1937-9-18[B].沿河: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档案馆(全宗号19,目录号1,卷宗41).

[71]关于严密破间谍组织的训令:1944-11[B].德江:德江县档案局(全宗号2,目录号1,卷宗24).

[72]关于抗日名义番号训令:1936-9[B].德江:德江县档案局(全宗号1,目录号1,卷宗17).

[73]关于通报国内军情的密告:1939-7[B].德江:德江县档案局(全宗号1,目录号1,卷宗56).

[74]协助防止汉奸间谍活动暂行办法[B].沿河: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档案馆(全宗号19,目录号1,卷宗41).

[75]贵州省政府关于严防慰劳团或个人来院慰劳泄露军事机密的训令[B].沿河: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档案馆(全宗号19,目录号1,卷宗54).

[76]关于严密防范汉奸搞破坏的密令[B].沿河: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档案馆(全宗号19,目录号1,卷宗53).

[77]关于密查女特一事的训令:1938-5[B].德江:德江县档案局(全宗号1,目录号1,卷宗62).

[78]关于查明研究防制奸伪五项活动方针实施办法的密令:1943-1[B].松桃:松桃苗族自治县档案局(全宗号11,目录号1,卷宗187).

[79]关于遇有敌机侵我方散发伪宣传,设法清缴的代电[B].玉屏:玉屏侗族自治县档案局(全宗号1,目录号1,卷宗59).

[80]关于奉令严查日伪制售洋火柴盒的训令:1941-3-15[B].玉屏:玉屏侗族自治县档案局(全宗号1,目录号1,卷宗86).

[81]冬防报告书:1942-10[B].松桃:松桃苗族自治县档案局(全宗号1,目录号1,卷宗49).

[82]关于印发民众简便防毒消毒法的训令:1937-9-16[B].沿河: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档案馆(全宗号19,目录号1,卷宗54).

(责任编辑 黎 帅)(责任校对 白俊骞)(英文编辑 谢国先)

Contributions to Anti-Japanese War from Peoples in Eastern Guizhou

YANG Qiuping, SHEN Hao, PEI Ping, XU Xue
( College of Social Development, Tongren University , Tongren, Guizhou 554300, China )

Abstract:The Anti-Japanese War ended in an overall Chinese victory.Peoples in Eastern Guihzou exerted their energies to fight against invaders and win independence at the time of a national crisis.Innumerable young people joined the army, went to the front and sacrificed their blood.People in the rear took general action and formed movements of fighting against invaders, saving the nation from extinction, propagandizing military enrollment, giving special treatment to families of soldiers, raising donations and comforting officers and soldiers,strengthen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safeguarding material transportation in wartime, keeping away traitors and spies, maneuvering in anti-air-raid and anti-gas defense.All these aspects fully showed patriotism of peoples in Eastern Guizhou.

Key words:Anti-Japanese War; Eastern Guizhou; patriotism

中图分类号:K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39 (2016) 02-0128-11

收稿日期:2015-11-09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重点学科“民族文化遗产学”(黔学位ZDXK[2014]17号);铜仁学院课题(trxyS140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杨秋萍(1994-),女,苗族,贵州松桃人;申 豪(1993-),男,汉族,贵州大方人;裴 萍(1993-),女,黎族,

猜你喜欢

黔东抗日战争贡献
明清时期黔东手工纸技术的传播
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贡献
2020: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人大力量
黔东松桃—黄平地区上震旦统—下寒武统留茶坡组放射性影响评价
贡献榜
海洋贡献2500亿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黔东明珠放光彩
《贺龙黔东情缘》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