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贝母属8种药用贝母地上部位与鳞茎生物碱含量差异研究
2016-07-14张鹏葛任慧梅
张鹏葛,盛 萍,任慧梅
(新疆医科大学 中医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新疆贝母属8种药用贝母地上部位与鳞茎生物碱含量差异研究
张鹏葛,盛萍*,任慧梅
(新疆医科大学 中医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摘要目的:对新疆贝母属8种药用贝母地上茎、叶与地下鳞茎部位总生物碱含量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新疆贝母属8种药用贝母不同部位生物碱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叶>鳞茎>茎; 新疆贝母属8种药用贝母总生物碱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伊犁贝母>裕民贝母>新疆贝母>黄花贝母>托里贝母>大白花贝母>滩贝母>小花贝母; 地上部位中总生物碱含量为地下鳞茎中的1.174~1.499倍。结论:新疆贝母属8种药用贝母植株中总生物碱含量因品种及部位不同而存在差异,但总体上地上茎叶的总生物碱含量高于地下鳞茎,存在进一步研究与开发的价值。
关键词贝母属;地上部位;生物碱;酸性染料比色法
贝母是一种常用中药,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为百合科(Liliaceae)贝母属(FritillariaL.)多种贝母的鳞茎,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之功效[1]。贝母属全世界约有130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地区,尤以地中海地区、亚洲东部至中部和北美洲的种类为多。我国贝母属植物有61种,50个变种,5变型,其中具药用价值的植物有20余种,主要分布于四川、新疆、甘肃、湖北、安徽、浙江等省[2-3]。《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贝母药材有川贝母、浙贝母、伊贝母、平贝母及湖北贝母,其中伊贝母为新疆贝母F.walujewiiRege或伊犁贝母F.PallidifloraSchrenk 植物的地下鳞茎[4],因这2种植物野生品种仅分布在新疆境内,故新疆当地人也常将新疆贝母F.walujewiiRegel或伊犁贝母F.pallidifloraSchrenk 的干燥鳞茎统称为新疆贝母。
而实际上,随着伊贝母药材资源破坏严重,在新疆民间,同时入药使用的贝母尚有托里贝母F.tortifolia、黄花贝母F.verticillata、大白花贝母F.verticillatavar.albidoflora、裕民贝母F.yuminensis、滩贝母F.karelinii和小花贝母F.meleagroides6种分布量较丰富的药用贝母[5],几十年来不仅供应本区,还大量支援兄弟各省区,以弥补市场紧缺和供需矛盾。除了在同属植物中寻找扩大新药源外,2001年,谢运飞等[6]对川贝母地上部位的开发利用也做了积极的探索,研究表明川贝母地上部位含有与地下部位相同的有效成分,且含量可观,这对贝母地上部位变废为宝及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一条新思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贝母类药材主要活性成分为总生物碱类成分[7],但有关其地上部位与地下鳞茎中总生物碱含量差异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实验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对新疆贝母属8种药用贝母的鳞茎与地上部分茎、叶的总生物碱含量进行测定,探讨各部位中总生物碱的含量差异,旨在为新疆贝母属药用贝母的合理开发利用及扩大新药源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仪器
1.1实验材料
本实验所用新疆贝母属药用贝母药材均于2013年5月采自新疆各产地,生长年限均为3年生,药材样品信息见表1。经鉴定为百合科植物新疆贝母FritillariawalujewiiRegel、伊犁贝母F.pallidifloraSchrenk、托里贝母F.tortifolia X.Z.Duan et X. J. Zheng、黄花贝母F.verticillataWilld.、大白花贝母F.verticillatavar.albidoflora、裕民贝母F.yuminensisX. Z. Duan、滩贝母F.karelinii(Fisch.) Baker.、小花贝母F.meleagroidesPatrin ex Schult.等的新鲜茎、叶、鳞茎。凭证标本存放于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中药资源教研室。
1.2实验仪器
AL204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DHG-9070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精密实验设备有限公司);GBC-4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澳大利亚产);雷磁pH计;水浴锅等。对照品西贝素(批号110767-201005)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氯仿、甲醇、氨水、无水乙醇、无水硫酸钠等,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表1 新疆贝母属药用贝母品种基源、产地与采集时间信息表
2方法与结果
2.1方法
2.1.1样品预处理
将新疆贝母属8种药用贝母新鲜茎、叶、鳞茎进行选择并置于烘箱中,于60 ℃烘干后粉碎,过80目筛,备用。
2.1.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0.005 1 g西贝素置5 mL容量瓶中,用少量氯仿溶解,并用氯仿定容至刻度,从中精密移取3 mL至25 mL容量瓶中并用氯仿定容至刻度(0.124 8 mg·mL-1),备用。
2.1.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样品粉末(过80目筛)约(约1.000 0 g)置250 mL圆底烧瓶中,加浓氨试液2 mL,浸润12 h。精密加入三氯甲烷-甲醇(4∶1)混合溶液30 mL,混匀,置80 ℃水浴加热回流提取4 h,放冷,用单层滤纸滤过,用三氯甲烷-甲醇(4∶1)混合溶液洗涤2~3次圆底烧瓶,洗涤液与样品液一起过滤后,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60 ℃水浴上蒸干后,于烘箱中60 ℃干燥3 h,残渣加少量氯仿分次溶解,定量移入25 mL容量瓶中,加氯仿至刻度,摇匀备用。
2.1.4样品含量测定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于25 mL容量瓶中,加入pH 5.0的溴麝香草酚蓝溶液4 mL、氯仿2.6 mL,密塞,振摇均匀后,移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取氯仿层于装有0.25 g无水硫酸钠的具塞锥形瓶中,在414 nm 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含量。
2.2结果
2.2.1线性关系考察
从西贝素对照品溶液(0.124 8 mg·mL-1)中精密吸取0.1、0.2、0.3、0.4、0.5 与0.6 mL分别至25 mL容量瓶中,分别精密加入pH 5.0的溴麝香草酚蓝溶液4 mL、氯仿2.6 mL,密塞,振摇均匀后,移入分液漏斗中静置30 min,分取氯仿层于装有0.25 g无水硫酸钠的具塞锥形瓶中,在414 nm 处测定吸光度。以西贝素质量分数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回归方程:A=0.008 4C+ 0.007 62,r=0.999 4,结果表明西贝素在 12.48~74.88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2方法学考察
2.2.1精密度考察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5份,每份0.2 mL于25 mL容量瓶中,按2.1.4样品含量测定项下方法测定吸光度,RSD值为1.2%。
2.2.2重现性考察取同一样品粉末5份,每份约1.000 0 g,精密称定,按供试品溶液制备项下方法进行制备。按2.1.4样品含量测定项下方法测定吸光度,计算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结果的RSD值为1.9%。
2.2.3稳定性考察取同一供试溶液,分别于配置溶液后0、1、2、3、4、6、8 h, 精密吸取0.2 mL至25 mL容量瓶中,加pH 5.0的溴麝香草酚蓝4 mL,氯仿2.6 mL,按2.1.4样品含量测定项下方法测定吸光度,计算总生物碱的含量,RSD为0.8%。结果表明样品溶液在8 h内稳定。
2.2.4回收率试验取已知总生物碱含量的样品粉末(总生物碱含量为0.65%) 5份,每份0.5 g,精密称定,置250 mL圆底烧瓶中,分别精密吸取含有西贝素80%、100%、120%样品中总生物碱量加入样品中,按2.1.4样品溶液制备项下方法进行制备,按样品含量测定项下方法测定吸光度,计算平均回收率为101.53% (n=5),RSD为2.67% 。
2.3样品含量测定
对表1中新疆贝母属8种药用贝母鳞茎、茎、叶按2.1.4样品含量测定项下方法测定吸光度,并计算相应含量,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生物碱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叶>鳞茎>茎;不同药用贝母总生物碱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伊犁贝母>裕民贝母>新疆贝母>黄花贝母>托里贝母>大白花贝母>滩贝母>小花贝母。
表2 新疆贝母属8种药用贝母鳞茎、茎、叶总生物碱含量及含量比(n=3)
3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新疆贝母属8种药用贝母鳞茎、地上茎、叶3个部分中生物碱含量最高的是叶,其次为鳞茎,最低为茎,这一结果与文献[8]报道相一致。不同药用贝母地上叶中生物碱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伊犁贝母>裕民贝母>黄花贝母>新疆贝母≥托里贝母>大白花贝母>滩贝母>小花贝母,这一结果与前期工作已报道文献[9]相一致。不同药用贝母地上茎中生物碱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新疆贝母>裕民贝母>托里贝母>伊犁贝母≥黄花贝母>大白花贝母>滩贝母>小花贝母,这一结果与叶中生物碱含量顺序有一定差异,表明地上叶和茎的含量高低因品种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这一结果与文献[10]相一致。
地上部位中总生物碱含量为地下鳞茎中的1.174~1.499倍,这一结果与文献[8]报道相一致,表明地上部位茎和叶同样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不同药用贝母地上部分生物碱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伊犁贝母≥裕民贝母>新疆贝母>黄花贝母≥托里贝母>大白花贝母>滩贝母>小花贝母。不同药用贝母地下鳞茎生物碱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伊犁贝母>新疆贝母>裕民贝母>黄花贝母>托里贝母>大白花贝母>滩贝母≥小花贝母,结果表明生物碱含量差异在不同种间地上部位和地下鳞茎中的分布大致相同,并且结果与课题组前期完成的新疆贝母属8种药用贝母鳞茎、茎、叶组织化学定位研究结果相吻合。新疆贝母属8种药用贝母总生物碱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伊犁贝母>裕民贝母>新疆贝母>黄花贝母>托里贝母>大白花贝母>滩贝母>小花贝母。表明裕民贝母生物碱含量最为接近伊贝母,而黄花贝母及托里贝母次之,因此当弥补伊贝母市场紧缺时,主要应考虑裕民贝母,黄花贝母及托里贝母来替代弥补较适宜。但由于贝母中的有效成分不仅仅为总生物碱,因此,合理评价贝母属药用贝母的品质,尚需要进一步从多组分及药效试验比较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0: 97-116.
[2]王果平, 樊丛照, 李晓瑾, 等. 新疆贝母属植物鉴定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中药, 2012, 14(9):51-53.
[3]肖培根, 姜艳, 李萍, 等. 中药贝母的基原植物和药用亲缘学的研究[J]. 植物分类学报, 2007, 45(4):473-487.
[4]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一部[S].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132.
[5]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 新疆药用植物志[M]. 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77:186-199.
[6]谢运飞, 谭玉柱, 赵高琼, 等. 贝母地上部位的开发利用现状[J]. 亚太传统医药, 2001, 7(9):156-157.
[7]李萍, 季晖, 徐国钧, 等. 贝母类中药的镇咳祛痰作用研究[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93, 24(6):360-362.
[8]马微微, 蔡妙婷, 邹云峰, 等. 不同生长期栽培及野生平贝母的总生物碱分布[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4, 20(9):118-119.
[9]张鹏葛, 盛萍, 任慧梅, 等. 新疆贝母属8种药用植物地上部位叶的组织化学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43(7):28-31.
[10]尹尚军, 沈秋, 王卓琼, 等. 不同产地和品种对浙贝母生物碱含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39(3):321-323.
Studies on Determination of Total Alkaloids in Aerial Parts and Bulb of Eight Medicinal Plants ofFritillariafrom Xinjiang
Zhang Pengge, Sheng Ping*, Ren Huimei
(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11, China)
AbstractObject: To measure and compare the content of total alkaloid in the stem, leaves and bulb of eight medicinal plants ofFritillariaL. from Xinjiang. Methods: Acid dye colorimetric method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content of total alkaloid. Results: The content of alkaloids in difference parts from higher to lower: leaf>bulb>stem; the content of total alkaloids in difference species from higher to lower:F.pallidiflora>F.yuminensis>F.walujewii>F.verticillata>F.tortifolia>F.verticillatavar.albidoflora>F.karelinii>F.meleagroides; the content of total alkaloids in aerial parts were 1.174~1.499 times more than underground parts. Conclusion: The content of total alkaloids with different species and parts is different, but in general the content of total alkaloids of stems and leaves of aerial par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bulbs, so the former deserves to be further developed and utilized.Key wordsFritillaria; aerial parts; alkaloids; acid dye colorimetric method
收稿日期:2015-05-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60544)。
作者简介:张鹏葛(1991—),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特色中药资源质量标准研究。 *通讯作者:盛萍(1967—),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特色中药资源质量标准研究。E-mail: xjsphwy@163.com
doi:10.3969/j.issn.1006-9690.2016.01.004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90(2016)01-0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