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历史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2016-07-14王嗣胤

中国市场 2016年47期
关键词:历史观马克思主义科学

王嗣胤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 吉林 132000)



科学历史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王嗣胤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 吉林 132000)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已经影响到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历史观,出于防止当代大学生进一步受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侵害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位一体”要求的需要,高校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历史观教育。

科学历史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其在步入社会之后形成正确的人格和价值观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高校对学生的包括科学历史观教育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因此也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所以,关于高校学生科学历史观教育的问题也并非仅仅要求我们理论上去谋篇布局,而实在是一个急需我们去解决的现实问题。

1 高校对大学生科学历史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部分学生对科学历史观教育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

作为社会主义中国高校的大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科学历史观教育的重要性。无视了历史的存在,也意味着否定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培养出良好的历史感不仅能提高学生了解和学习历史的兴趣,正确地认识科学历史观的重要性,也能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当前我国高校大多数学生虽然都知道科学历史观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其中有很多同学都是“形式主义”上的认同科学历史观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在态度和行为上重视科学历史观教育,因此,他们事实上并没有深刻体会到科学历史观的重要性。

1.2 学生对科学历史观相关原理理解不深

科学历史观的相关原理是高校进行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基础内容。科学历史观的相关原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譬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物质生产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的规律;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规律;社会革命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的规律,等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少对科学历史观相关知识的运用能力。

高校科学历史观教育,并不是为了让学生熟记科学历史观的几个原理就算实现了教学目标,而是要通过教育让学生善于用科学历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研究历史问题。

1.3 部分理工科学生缺少科学历史观教育

对史观的新观点和新看法置若罔闻;也有一些老师出于对唯物史观理论不感兴趣甚至有抵触心理,而偏好主观主义、唯心主义的研究方法,对当前近现代史领域一些偏离唯物史观的观点没有应有的态度;更有甚者,一些老师为了宣扬自己的教学个性,盲目地否认科学发展观,以西方实用主义为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上述种种现象都归因于授课老师的教学目的不明确,忽略了以科学历史观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法论,导致一些学生对科学历史观产生了错误的认知。此外,教师在校园里的行为举止也或多或少地对学生的科学历史观产生影响。

很多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解存在误区,学习兴趣不高。有些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仅是中国特有的教学课程,在国外,特别是在西方国家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即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具有普遍性。

2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科学历史观教育中发挥应有作用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最直接的日常管理者,也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前、成人成才的指导老师,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历史观教育的重要力量,他们肩负着培养和建设祖国接班人的重要责任。身为学生管理工作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辅导员的角色属性决定了他必须是与学生距离最近,遇到和处理学生问题最多的高校工作者。然而在调查中发现,辅导员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管理中,在科学历史观教育方面几乎没有起到太大的引导和教育作用。主要原因是因为辅导员的管理工作偏于工作指示上的形式化,除了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管理要求外,似乎并不承担科学历史观教育的职能。

3 科学历史观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3.1 科学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建设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基础工程,2004 年 4 月,中央召开工程工作会议,标志工程正式启动。其主要任务是: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研究重点,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教材建设中,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科学历史观为人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路线,它不但从正面的角度、最主要的层面反映了人的本性、奋斗的力量源泉;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成为我国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包含着近现代中国社会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改造中国社会生产关系、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的伟大实践,是高校进行科学历史观教育丰富生动的现实教材。

3.2 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基础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统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革命传统的融合,深深熔铸在我们的民族品格和民族意识当中,成为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程,或者被问起知不知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目的是什么时,多数人无法明确地说出答案,因为他们对这门课的起始印象分就比较低,一些同学从开始就对这门课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也不会太多地去关注和思考这门课程的相关问题,到后期更无学习兴趣可言。

3.3 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条件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倡导伟大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同时也要求维系社会和谐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即科学历史观在道德行为中的重要体现。中国社会若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要养成社会大众一定的科学历史观,必须进行多种形式的科学历史观教育。在高校,要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历史观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当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不可避免地促使一些高校学生的学习目的日趋功利化,从而忽视了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培养。笔者认为,学校可以举办包括科学历史观教育在内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系列讲座,用科学历史观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1]陈占安.当代大学生与中国传统文化[J].北京大学学报,1996(1):55.

[2]刘智运.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大学教育[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版,1995(2):38.

[3]张岱年.文化与价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3-4.

[4]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243.

10.13939/j.cnki.zgsc.2016.47.126

王嗣胤(1985—),男,吉林四平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历史观马克思主义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历史观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习近平的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