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让高职院校机电专业的学生既爱理论课又重视实践课
2016-07-14韦祚军赣西科技职业学院
韦祚军赣西科技职业学院
探讨如何让高职院校机电专业的学生既爱理论课又重视实践课
韦祚军
赣西科技职业学院
高职教育是定向培养学生岗位技能的教育,它与高等教育最根本的不同是非常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教学大纲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基础普遍较差等原因导致学校学习氛围低迷、兴趣不高、教学成绩并理想的局面。本文,作者将分别分析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教学特点,结合当前机电专业的就业形势来具体谈一谈如何让高职院校机电专业的学生既爱理论课有重视实践课。
高职院校;机电专业教学;理论课;实践课
一、了解高职院校机电专业的教学目的和特点
高职院校是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普通高校,它的教学定位体现在"职业教育"这四个字上,旨在以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育出具既具有大学知识,又懂专业技术的实用性人才。机电专业的工作范围广泛,涉及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例如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修与检测等,实践环节颇多。这就要求学校必需培养出能够掌握机械、电气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较强、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急能力、工作能力兼备的高级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因此为了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机电专业一直本着"能用为度,实用为本"的原则进行教学,它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课程设置较多,综合性强。机电一体化是当今企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基础理论的学习就必须涉及到许多方面,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金属工艺等这些课程都需要学生去学习和掌握。(2)实践训练复杂多样。我们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只会纸上谈兵的无用之才,因此教学实践环节也非常丰富和复杂,例如机械拆装实习、机电设备维修实习等。
二、分析目前高职院校机电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文化水平有限,学习效率难以提高。高职院校的招收对象普遍为高中毕业生或者与高中同等学历的学生,例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这类学生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学习本身不太感兴趣。而我们机电专业的教学内容几乎都是机械的、死板的理论,相对比较枯燥,甚至晦涩难懂,这便导致了上理论课时学生不爱听,不想听,到课率低,学习效率低的问题,如此恶性循环,问题得不到解决。(2)学习态度不端正,不对自己负责。现在的高职学生多为95后,她们享受着智能高端的时代所带来的便捷与精彩,无疑是最幸福的一代。但是事实是他们只顾着享受而忘记了自身的发展与进步。现在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理论课不想听,实践课不想上,上实践操作课感兴趣就去,兴趣消失了就不去,去车间转一圈就跑,根本无视学校的制度。怕苦怕累,不愿意动脑筋,对老师布置的作业和任务不重视,加工操作的工件多为次品和废品。(3)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训环节无保障。教学质量不高不能只找学生的原因,也需要从教学本身去找问题。由于基础课程较多,而教学课时有限,因此课程的设置就容易出现问题。同时由于学校的资金限制或其他原因导致实践环节不能顺利进行,停滞拖沓不能与课堂同步,甚至有的环节直接被取消。
三、探究让高职院校机电专业学生既爱理论课又重实践课的方法
理论课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理论,构建设计体系框架,实践课程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这两个内容都非常重要,因此我们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改革,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她们爱上理论课堂的同时也要重视实践进车间。具体方法如下:(1)利用样品、工件等增加学生的专业认识。"机械制图"是机电专业的重点设置课程,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它要求学生具备正确绘制机械图样与读图能力,以及徒手绘草图能力。但是图样是很复杂的,光靠视觉和空间立体想想远远不够,所以我们必须把车间的样品、工件带入到理论课堂中,多举实例,这样才能培养他们对于本专业的认知感。在课堂上通过视觉、触觉、感觉来多方面的理解基础知识,这也是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变相融合。(2)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学习要与时俱进,实践环节的加工产品也要时刻更新。要想让他们对加工的新产品感兴趣,我们就必须从学生感性趣的方面入手,例如在实践课上带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工具或者玩具,分析这些玩具的结构和原理,然后再过渡到我们要讲的内容中,在课堂结束后可以让学生带走研究。提高课堂的趣味我们还可以举办技能竞赛、设计比赛等,然后设立奖惩制度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在比赛过程中老师来做指导总结,但不要过分干预,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方面巩固技能。(3)加强课堂的互动性,让学生有参与感和课堂融入感。不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老师都不要再扮演"一枝独秀"的角色了,机电专业的知识本身就比较难懂,所以我们必须要时刻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感悟和想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才可以。(4)到各大企业考察实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考察实习是有别于校内的车间训练的。企业才是真正的战场,在这里学生能够得到真正的锻炼,能够认识到没有技术就没有生存能力,因此考察实习必须要落实。同时我们可以在考察之前进行一些调查,了解学生们梦想去的企业是什么,最想做什么,然后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协商,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想法。这样会激发学生的上进感,也会让学生更加珍惜实习的机会。
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机电企业内部的分工更加细化和明确,这一方面反映了我们企业的进步和提高,同时也说明了社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就要加大教育力度,进行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都是高职教育的核心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两头抓,保持课程的饱满和平衡,同时也要加强课堂的趣味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真正的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发展。
[1]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陈玲.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0.
[3]何丹辉.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南昌大学,2013.
[4]何应林.高职院校技能人才有效培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韦祚军(1983-),男,汉族,中共党员,安徽太湖人,毕业于南昌航空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硕士,工程师、讲师(双师型教师),研究方向:机械设计与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