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探索

2016-07-14何霞冀中职业学院

科学中国人 2016年14期
关键词:思政课就业高职院校

何霞冀中职业学院



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探索

何霞
冀中职业学院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形势,简要分析了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的要点,旨在通过思政课教学来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就业。

关键词:就业;高职院校;思政课

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大家庭中重要的一份子,在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思政课主要从思想的角度来引导学生积极的面对学习、生活和社会,通过正能量的传递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心理承受能力。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主要是希望通过思想上的教育来调整学生在就业时面对的压力以及对待就业问题的态度,让高职院校的学生都能够以一个积极正确的心态和恰当的就业观来面对就业问题。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引导学生更快更好就业[1]。

一、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形势

随着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每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都在逐年上涨。从2014年的727万到2015年的749万,再到2016年的765万,从这几个数字就可以看出每年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都在增加,但是市场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这就导致人才市场出现十分激烈的竞争。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从我国的教育机制可以看出,他们的基础水平相对于本科生而言比较低,基础比较薄弱,同样,在社会上的认可度也比较低,这就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日益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很多学生毕业后无法很好的就业,就很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对自己产生否定,对自己在高职院校的努力学习产生否定,进而引发一些负面的情绪影响自己的生活。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就业的时候面临极大的社会竞争,为了达到就业的目的,他们在不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对思想上的培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世界观,从容就业。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的要点

(一)毕业不失业

高职院校的学生很多一毕业就等于失业,然后整天无所事事,回家啃老。因此,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灌输毕业不失业的思想,就是无论是什么职业,首先要保证自己拥有一份工作。从父母的角度说,培养一个孩子到高职院校毕业已经花费了很多的精力,如果自己的孩子无法找到工作,那么对他们来说会是很大的精神上的打击,同时,无法就业就表示没有收入,仍然要靠父母,这又极大的增加了父母的负担,这对于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来说是十分不光彩的。从自己的角度说,保持从业的状态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上的问题,而且能够不断的积累社会工作经验,即使对工作不满足,这段工作经验也会为你以后再就业加分。尽管起步较低,但是只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往上爬,迟早会达到一个相对满意的高度,相反如果一味好高骛远,不思进取,那么永远不会有进步。因此,需要通过思政课教学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调整期望值[2]。

(二)就业再择业

所谓就业再择业,就是在就业后,再去根据实际情况或者需求,去选择更好的就业岗位。很多学生可能会觉得这样不好,吃着碗里的还想着锅里的,但是社会主义市场就是一个竞争的市场,优胜劣汰,如果你发现更好的发展平台或者发展机会,你为什么不去争取呢?去更好的平台发挥自己的价值,去为社会和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无可厚非。当然,我们可以有进取的思想,但是我们不能忽视自己的本职工作,自己的本职工作一定要做好,即使是跳槽也要做好工作交接工作,不能违反社会主义道德。同时通过这种良性竞争也能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前进的动力,要让企业负责人明白,要想留住人才只有努力发展企业的实力。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思政课上,老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就业再择业的思想。

(三)有能力就创业

就业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寻找一个发挥自己价值的平台,通过自己的劳动或者一定的回报的过程。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都十分具有才能,尽管在学习上没有太大的才能,但是在其他方面,例如交友、团队合作、动手能力等等方面都具有十分强大的能力。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以选择创业的道路。创业也是一种就业,而且在解决自己就业问题的同时还能够解决别人的就业问题,是一种很理想的就业方式。当然,这只是针对极少数的一部分有能力的人,毕竟创业是需要很大的投入的。

(四)扬长避短

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面对本科生的竞争的时候就会退缩,产生自卑的心理。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历上的差距是事实存在的,也是暂时无法改变的,但是,学历并不意味着所有,特别是在就业市场上,很多企业在选择员工的时候,学历只是一个参考因素,而不是一个决定因素。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思政课上,老师一定要让学生树立信心,要扬长避短,通过自己其他方面的长处来弥补学历上的差距,例如自己大学阶段的兼职经历或者其他方面的才能。因此,树立信心,扬长避短应该成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重点之一。

(五)敢于失败,总结经验

敢于面对失败总是需要很强大的内心,特别是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在就业市场上他们会遇到很多的失败,有时候投了几十份简历人家连面试邀请都不会发。很多学生在面对这样的失败的时候就会气馁,甚至会自暴自弃。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失败,敢于失败,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并且迎难而上。人的一生遇到失败是常态,但是只要有限的几个成功可能就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改变。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要敢于失败,不畏惧失败,要有信心重新再来。

三、结语

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一个社会难点,残酷的就业形势不仅严重影响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开展,而且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通过思政课的教育来引导学生进行就业已经成为思政课教育改革的趋势。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实际上从思想的层面帮助学生认真看待就业这个问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通过思想上的创新来积聚力量面对就业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刘邵斌.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探索[J].高教高职研究.2007.

[2]蒋玉华.就业导向下的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探微[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13.

作者简介:何霞(1979-),女,汉族,河北定州市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政课就业高职院校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