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浅析
2016-07-14范庆文吉林大学
范庆文吉林大学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浅析
范庆文
吉林大学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国家和高校都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放到头等大事来抓。各大高校也顺应需求开设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将两项课程整合,开展大学生综合培养成为我们工作的有效手段。因此,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整合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强大的心理素质是我们该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整合
素质教育不仅要求大学生注重钻研科学文化知识,同时更要有在大是大非前表现出大学生的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处变不惊、遇事不慌的强大心理素质①。为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需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结合起来。本文将通过分析学生在心理健康和思想品德方面潜在或已存在的问题,进而详细论述加强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同时,探究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方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用统一的思想道德规范和政治观念对大学生施以有组织、有纪律、有计划、有目的的影响,有助于解决社会矛盾,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推动大学生参与符合思想品德规范的社会实践活动②。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思潮纷繁复杂,空前活跃,加上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繁华与躁动,势必对高校学生的思想认识形成一定的冲击,因此意识形态工作开展并不顺利,究其原因是高校素质教育忽略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该认识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需要结合心理健康教育③。
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重视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④,在学生的心里播种品德,开发学生的潜能,可以帮助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尽早摆脱心理障碍,增强他们的受挫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是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三观的稳定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主要动力。心理健康的学生会知荣辱,讲自爱,维护自己的人格,不损害国家的荣誉和利益,树立远大的理想,具备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爱国精神。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目前,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主要来自外部的社会、家庭和学校,集中表现在人际关系处理不当、恐惧就业和专业学习压力等方面⑤。现在的大学生成长条件比较优越,很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惟我独尊,没有包容心,盲目追求自己的个性,偏激固执,有的学生性格孤僻,不愿意和同学交流,没有朋友,长期持续下去,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必须考虑自身的就业问题。很多学生因为缺少社会经验,眼高手低,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和来自家庭的影响,造成就业困难。有的学生工作时间不长就辞职了,因为他们不愿意接受上司和同事善意的批评,不能承受工作压力。很多毕业生因为家庭不是很富裕,想找一份高薪工作改善生活,但是他们没有工作经验,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逐渐会产生自卑、焦躁和忧郁的情绪。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学生都会尽力考取各种外语、技术资格证书,例如英语四六级、托福和雅思、会计从业资格证、计算机登记证书等。很多高校把英语四六级证或者计算机二级证作为审核学生是否能顺利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标准之一。很多大学生也都在盲目的考研或者考公务员,参加各种培训班,学生备考学习的压力很大,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三、如何有效的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一)提高大学生的品德修养,渗透人格教育
全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切实重视塑造大学生的人格,需要在提高大学生品德修养的同时,渗透人格教育,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和优势。在传授思想政治教材知识的同时,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潜能。将外部教化和开发自觉的内化过程相结合,培养他们的自觉意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完善他们的人格需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现在很多大学生并不热衷于环境保护工作,随意践踏花草,乱扔垃圾,因此学校需要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爱护花草和公物,从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建设文明校园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优势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互补,方能使其发挥最大的教育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偏重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崇高的理想,建设国家精神;心理健康教育倾向于保持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有效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就需要互补二者之间的关系。引导大学生不断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热爱祖国,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而努力,与此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劝导学生学会包容,团结友爱,直面挫折,克服生活中的任何困难,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学习社会知识,积累社会经验,为就业奠定基础。
(三)教师要做好榜样,采用启发型教育
在学校,学生会以老师作为道德的标准,教师的美言美行才能引领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因此老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为学生做好榜样。《礼记》中说过:“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教师必须注重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⑥。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与科学文化教育一样,理应采用启发型教育,将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启发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学生受到启发教育以后,会自我反省,改变以往的不良习惯,从而保持健康的心理,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身的修养,树立爱国精神和崇高的理想。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整合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是开展高校进行高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进步发展的需要,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为中心,同时提高大学生品德修养,并渗透人格教育,互补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教师要为学生做好榜样,采用启发型教育,促使学生自觉地形成高尚的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注释:
①高明慧.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教育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
②马苒苒.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D].大庆:大庆石油学院,2009
③王银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11
④杨伏安.浅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科技资讯,2008
⑤杨金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⑥董清刚,皇甫传杰.谈传统文化对学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知识经济,2010(132)
[1]严寒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思考[J].学园,2014(26)
[2]郑翔.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思考[N].社会科学版,2014(2)
[3]王万军,苑勇宽.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J].教育与职业,200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