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古代文献看“大人”词义的历时演变

2016-07-14朱孟臻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名作欣赏 2016年24期
关键词:义项圣人用法

⊙朱孟臻[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浙江 宁波 315211]

从古代文献看“大人”词义的历时演变

⊙朱孟臻[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浙江宁波315211]

“大人”在当今社会中主要指成年人,其作为对古代官员敬称的义项也为大众所熟知。然而在过去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大人”的含义却多有变化。文章通过对历代文献中“大人”一词用法的考察,归纳出“大人”词义演变的情况,以期加深对这一常用词汇的认识。

大人称谓演变

“大”者,用以状称一切庞然之物。在人前冠之以大,其所含尊崇之意不言自明。“大人”一词最初是对有德位之人的尊称。此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人”的含义日渐丰富。根据对各种史料的比对分析,本文概括出“大人”词义的演变线索大致如下:

一、先秦时期的“大人”

“大人”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大人与天地合其德”,“大人”一词在《易经》的卦爻辞中共出现12次。如下例:

(1)《讼》: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孔颖达正义:“窒”,塞也,“惕”,惧也。凡讼之体,不可妄兴,必有信实被物止塞而能惕惧,中道而止,乃得吉也。“终凶”者讼不可长,若终竞讼事,虽复窒惕,亦有凶也。物既有讼,须大人决之,故“利见大人”。

《易经》中凡是以“大人”释爻辞者,除升卦外,其卦形在第五位上都是阳爻,第五爻为阳爻,则该爻称九五爻。“九五”是君位,故从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易经》中所说“大人”指的是具备高尚品德且身居高位之人。“大人”一词在《诗经》中也有出现,如:

(3)《诗·小雅·斯干》: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朱熹《诗经集注》:“大人,太卜之属,占梦之官也。”

由材料(3)可知,先秦时期占梦的官员也被称为“大人”。《论语》中“大人”一词出现两次,如:

(4)《论语卷八季氏第十六》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何晏对此处“大人”的解释是:“大人,即圣人,与天地合其德者也。”在何晏看来“大人”与“圣人”一样,是指至德之人。然而如果此处的“大人”也作至德的“圣人”解,就会与下文的“圣人”意思重复。对《论语》的原话稍加分析便可看出,“天命”“大人”“圣人”三者地位是从高到低依次排开的。孔子所谓“大人”,其地位应当高于“圣人”,也就是说除了与“圣人”一样要有德行外,还要有很高的政治地位才能称为“大人”。可见《论语》中的“大人”与《易经》中的“大人”意思相同。通过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先秦时期,“大人”一词主要有两个义项:一是指占梦的官员,二是指品德高尚且身居高位之人。

二、秦汉时期到宋代的“大人”

秦汉以降,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人”的意思变得丰富起来:

(5)“球小妻,程璜之女。璜方用事,宫中所谓程大人也。”(《后汉书》陈球传)

(6)耿嵩,字文都,钜鹿人。履清高之节,髫童介然特立,不随于俗,乡党大人莫不敬异之。(《东观汉记》卷十)

境内丘陵起伏、沟谷纵横,且大部分区域坡度陡,极易产生水力土壤侵蚀。区内地质出露中生界、新生界地层,中生界侏罗系红色地层出露较为完全(除无自流井组以外),遍及全市各县(市、区),有 7 210km2,占总面积的90%。中生界陆相碎屑沉积的红色沙、泥岩,因含泥质较多、沉积年代新、固结程度差,风化最为严重,风化深20~30 m。尤其是侏罗系的遂宁组红色泥岩风化更严重,风化深30~50m,分布在雁江、安岳、乐至大部,面积为3 382km2,占总面积的42.5%。简阳石盘水库曾出现坝基断裂破碎带,风化深度达50 m。丘陵区的沙、泥岩侵蚀更为严重,沟壑密布,冲积扇遍及沟口,随处可见侵蚀地貌。

(7)一日朝会,见诸侍中并皆年少,无一宿儒大人可顾问者,诚可叹息。(《后汉书》卷六三·列传第五三)

(8)置酒前殿,上奉玉卮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亡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汉书》卷一下·帝纪第一下)

(9)今仕宦官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岂如父子相随出关,归老故乡,以寿命终,不亦善乎?”受叩头曰:“从大人议。”即日父子俱移病。(《汉书》卷七一·列传第四一)

(10)式恚卧,其子信时为仪同,至式前流涕曰:“大人既是朝廷旧臣,又无大过,比见公卿放辱者多矣,旋复外用,大人何能久乎?”(《北史》卷八七·列传第七五)

(11)汉兴,改为武陵。岁令大人输布一匹,小口二丈,是谓宗

贝布。(《后汉书》卷八六·列传第七六)

(12)襄武县言有大人见,长三丈馀,迹长三尺二寸。(《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

(13)今事汉则安存,不事则危亡,计何以过此!诸大人相难久之。呼韩邪从其计,引众南近塞,遣子右贤王铢娄渠堂入侍。(《汉书》卷九四下·列传第六四下)

(14)铁伐寻为契丹所杀,国人复立登注为主,仍为其大人阿富提等所杀,国人复立库提为主。(《北齐书》卷四·帝纪第四)

(15)宇文福,其先南单于之远属也。世为拥部大人。(《北史》卷二五·列传第一三)

(16)帝幼不群,与他儿戏,皆畏服。及长,隆准龙颜,望之知为大人,俨如也。(《宋史》卷四·本纪第四)

材料(5)中“大人”是对宫闱近侍的尊称,(6)中“大人”指地方豪右,(7)中“大人”是对老者、长者的称呼,(8)(9)(10)中“大人”是对父母的敬称,(11)中“大人”指成年人,(12)中“大人”说的是身材高大的人,(13)(14)(15)中“大人”是对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16)中“大人”指天子。“大人”一词在秦汉到宋代的史料中,含义虽丰富,但其使用最多的是两种义项:①指少数民族首领;②对父母的尊称。宋代及之前的正史中“大人”一词共出现633次,其中296次是指少数民族首领,或少数民族政权中的官员,46次是对父母的尊称,其余还有很多是对《易经》卦爻辞的引用。据清代考据学家赵翼《陔余丛考》所载“:考唐宋以来,仕宦相呼敌以下或称字,尊长称丈,公卿贵官则称其官位。”可见我们所熟知的“大人”作为官场中下级对上级尊称的用法,在宋以前并不是官方用法。又据宋代费衮《梁溪漫志》及庄绰《鸡肋编》载“:世惟子称父为大人,若施之于他,则众骇笑之矣。”可知自秦汉直到南宋,“大人”的用法虽多,但在汉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大人”主要还是用以敬称父母。

三、元代及之后的“大人”

元代以降,除指代天子和地方豪强的义项外,“大人”在宋以前的用法基本被继承下来,同时“大人”在元代逐渐成为对官员的习惯称呼:

(16)小人是原告张驴儿的便是,告媳妇儿合毒药药死俺老子,望大人与孩儿做主。(《关汉卿戏曲集》)

(17)兵部侍郎徐琦使安南回,福与相见石城门外。或指福问安南来者曰:“汝识此大人否?”(《明史》卷一五四列传第四二)

(18)时苗军暴横,白昼杀市人,攫其金,闻丑的来,皆敛戢,且相戒曰:“监司大人不可犯也。”(《新元史》卷二四一列传一一一)

(19)不忽木,康里氏。世为其部大人。(《新元史》卷一九八·列传第九五)

(21)子衡乃召妾莫氏及三子应兰、应荃、应芷语之曰:“《礼》,‘临难毋苟免’,若辈知之乎?”三子皆应曰:“惟大人命!”子衡援笔大书“忠孝节烈之家”六字,悬中堂,易朝服,北向拜。(《明史》卷二七八列传第一六六)

(22)顾子之翰曰:“吾不惜七尺躯,为天下明大义,汝其勉之!”之翰曰:“大人死忠,儿当死孝。”(《明史》卷二七九列传第一六七)

材料(16)(17)(18)中“大人”皆是对官员的敬称,(19)中“大人”是对少数民族领袖的称呼,这一用法自元代开始逐渐减少,至明清时期消失,(20)(21)(22)中“大人”指父亲。据清代赵翼《陔余丛考》载:“惟近侍称大人,因而后世相沿,京朝官亦称之,如徐以尚书称大人也。京朝官称大人,因而京官出使于外者,亦皆以大人称之,如巡按称先生大人是也。因而遂为贵官之隆称,于是督抚亦称之。此又近日京官、外官位高者皆称大人之所自也。”可见“大人”作为对官员敬称的义项,最早是从尊称宫廷中的太监开始,其后该称谓的适用范围逐渐推广,到了元代最终成为一种对官员的普遍称呼,这一用法在明清两代得到广泛使用。

民国以后,随着封建社会的终结,“大人”作为对官员尊称的用法已不复存在。其在现代社会中保留下来的用法主要有三种:首先是指成年人,如十八岁以后就是大人了;其次表示成熟,如大人要有大人的样子、小大人;最后是作为对长辈或同辈人的敬称,如父亲大人、老婆大人。

四、结语

由于汉语词汇含义的不断变迁,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常用词汇的含义与古代有很大区别。如文章中的“大人”一词,在古代义项十分丰富。该称谓先秦时期开始出现,指有德行且身居高位之人或占梦的官员。秦汉以后“,大人”的含义变得丰富起来。除了对长者的尊称外“,大人”还指地方豪强、对父母的尊称以及对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等多种义项,以上含义一直沿用到宋代。入元以后,除指代天子和地方豪强的义项外“,大人”在宋代以前的用法基本被继承下来,同时“大人”在元代逐渐成为对官员的习惯称呼。到了明清时期“,大人”的义项逐渐减少。在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大人”一词主要指的就是成年人。唯有在影视剧集中“,大人”作为对官员敬称的用法还频繁出现,然而其中不论秦汉、魏晋时期,下级皆呼上级为“大人”的现象纯属虚构。

作者:朱孟臻,硕士,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专门史。

编辑:郭子君E-mail:guozijun0823@163.com

猜你喜欢

义项圣人用法
“how many和how much”的用法知多少
官场圣人范仲淹
特殊用法
白噪音的三种用法
官场圣人范仲淹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
不以己善示人
高考英语短语分类展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