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电影《黄金时代》中真实空间的建构

2016-07-14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名作欣赏 2016年24期
关键词:传记片黄金时代萧军

⊙王 聪[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浙江 宁波 315211]

论电影《黄金时代》中真实空间的建构

⊙王聪[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浙江宁波315211]

《黄金时代》作为一部传记电影,忠实地再现了女作家萧红传奇的一生。本文从《黄金时代》中的真实性问题入手,结合自传空间的相关理论,讨论导演与编剧如何在萧红的自传、传记、创作的文本这三者间建构起真实空间,从而完成对主人公真实人生的艺术还原。

《黄金时代》 真实性自传空间

《黄金时代》是一部由许鞍华导演和李樯编剧合力完成的人物传记片,它讲述了现代女作家萧红短暂而坎坷的一生。这部影片投资金额多达七千万人民币,有汤唯、冯绍峰、王志文、袁泉和郝蕾等实力派演员倾力加盟,影片一上映就吸引了众多学者们的目光,其中对影片中展示的萧红一生是否真实的问题毁誉参半。

一、真实:传记片的生命

“真实性”是20世纪以来传记学领域的重要问题。真实性问题不仅是传记、自传,同样也一直是传记片的难解症结。不知道这是从谁开始的,是作者、读者,又或是哪个批评家,他们不断地对传记片里某个情节的真实性进行争论。法国自传研究的先行者菲利普·勒热纳认为:“无论作者有着多么惊人的记忆力,也不论其怀有一颗多么真诚的‘把一切都讲出来’的心,他也无法达到一种历史的真实,永远无法再现自在的过去,而只能创造或再创造一种自为的过去。”①连作者自叙的自传、回忆录都无法达到绝对的真实,何况属于电影艺术的传记片呢?最优秀严谨的传记片也需要大量的想象和虚构,况且任何历史著作都不可能给传记电影提供两小时长的、适合戏剧表演的动作和对话。影片也不能在两小时左右的时间里将传主的一生详述殆尽,否则就会出现一些没有多少故事性的片段。

尽管,电影与生俱来的娱乐性与虚构性使传记片的真实性被降到最低,故事内容成为吸引观众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意味着传记片可以完全摒弃真实。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影》中对“传记片”的定义是:“以历史上杰出人物的生平业绩为题材的一种影片。传记片与一般故事片不同,在情节结构上受人物事迹本身的制约,即必须根据真人真事描绘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传记片虽然强调真实,但须有所取舍、突出重点,在历史材料的基础上允许想象、推理、假设,并作合情合理的润饰。”②从这里可以看出,真实也是传记片的生命。杨正润在《现代传记学》中认为,所谓真实包含四个方面:“传主是真实存在的;传主生活的历史背景、他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他的主要活动及其原因和结果是真实的;传主的性格特征、思想意识、情感活动以及人格发展的过程是真实的、同传主有关的重要人物的生活活动、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别是他们同传主的关系是真实的。”③根据杨正润的这一理论,笔者认为影片《黄金时代》讲述的是现代女作家萧红的故事:萧红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萧红生活在一个情非得已的乱世之中,她经受过东北冰雪的酷寒、西北风沙的粗粝,看过江南六月时的梅雨、武汉七月里的江水,住过上海的公寓、香港的医院;萧红性格执拗而软弱,有神经质的笑声,遭受疾病的折磨;她在文学的创作上“独具我见,不合众嚣”,在1933-1941近十年里共写下了一百多万字的作品,留下了《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生死场》《商市街》等小说及众多的散文、诗歌、戏剧;在这期间相继与鲁迅、茅盾、胡风、聂绀弩等文化名人相识。这是一个才华横溢、不谙世事的萧红,也是一个“孤苦终生”的女人。

此外,这种真实性还体现在《黄金时代》这部影片开头,镜头给出一个黑白的、肖像般的萧红特写:“我叫萧红,原名张乃莹。1911年6月1日,农历端午节出生于黑龙江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④菲利普·勒热纳在其著作中说:“在自传文本中,作者都会为自己开具出生证明,给出真实的承诺或保证,即自传契约。”⑤这段长镜头的自白就是影片拟作的自传契约,这种具有间离效果的拍摄方式就像一个个理性的注脚不断地使观众抽离爱恨情愁的故事主线,力求建构出一个让观众相信以下影片中的叙述都是真实的。

二、自传、他传、作品:真实的空间

为了在影片中建构起一个真实的萧红,《黄金时代》的编导们采用了一些较之以往传记片所不同的叙述方式。例如,首先他们大胆地借鉴了纪录片的叙述方式即对镜讲述,让影片中的主要角色都对着镜头说话;其次大量运用了“闪前”⑥的叙述手法,对《黄金时代》的萧红人生中重要的节点进行讲述;除此之外,将萧红自叙和朋友们对她的评论和解释剪辑成平行时间段,具体来说,这种剪辑方式借鉴了传记文本的创作手法,从萧红自传(日记、书信)⑦、萧红传记(骆宾基著《萧红小传》、萧军著《我与萧红的缘聚缘散》、丁玲著《风雨中忆萧红》、许广平著《追忆萧红》、聂绀弩著《在西安》、白朗著《遥祭——纪念知友萧红》等)及萧红的作品(小说、散文、诗歌)中选择和安排影片所需的材料,以影片的形式叙述出来。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种叙述方式并不是分离的,而是相互交织的。例如,与鲁迅的相识是萧红人生中最大的节点,影片对二萧与鲁迅的相识并没有简单地设计成一场“前辈提携后辈”的戏码,而是分成两段:见面前和见面后。见面前的镜头从鲁迅在深夜阅读《生死场》切换到鲁迅给二萧的回信,随后镜头闪前到萧红在香港旅馆床上躺着自叙当时写完《生死场》后的迷茫心境,二萧从青岛转到上海后,二人的好友聂绀弩对着镜头说出了二萧当时的处境及上海文坛的状况,并说:“鲁迅先生在回二萧的第七封信中向他们发出了见面的邀请”。尔后,二萧受邀去鲁迅家做客,编导们采用了画外音描述这次见面,这些描述来自萧红的文章《鲁迅先生记》一文:“第一次走进鲁迅家里去那是近黄昏的时节,而且是个冬天……”⑧在这段戏中,编导们交织运用了萧红的自叙、书信、小说、聂绀弩的回忆等材料相互补充叙述,以还原萧红与鲁迅先生密交的真实细节。

除了与鲁迅的相识外,影片中“萧红”的台词大多都源自她的作品,并且这些引自原文的台词都标注了引号。童年的小萧红在家中的后花园玩耍的画外音来自她的小说《后花园》:“我家后花园五月里就开花的,六月里就结果子,黄瓜、茄子、玉蜀黍、大芸豆……,但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⑨相遇后的二萧旅居在欧罗巴旅馆,热恋中的人儿互相扶持着度过饥寒,租不起五毛钱一天的铺盖、用旧脸盆喝水、偶尔吃一次小饭馆里半毛钱的猪头肉、八分钱的肉丸子汤,这些场景都出自于萧红的散文《欧罗巴旅馆》《家庭教师》。编导们力求尊重历史材料,以萧红的活动地点为主线,从传主的自叙、他叙和作品中建构起真实空间。

三、结语

尽管,许多萧红研究者认为《黄金时代》看起来在追求真实和史料搜集上下足了功夫,影片中的白朗、罗峰、胡风、梅志、许广平、丁玲、蒋锡金等众多友人跟随萧红的活动出场,描述了那时那地他们看到的萧红,但研究者们仍然对这部影片展开了强烈的批判,认为萧红的形象是由萧军的朋友们拼凑出来的,比如影片中的萧红在武昌渡江对萧军的朋友张梅林说:“我自己就没有什么朋友,我全部的朋友都是萧军的,你们都是萧军党。”而且这种碎片化拼凑出的萧红不但显得生硬苍白,令人迷惑,而且其经历的真实性有待商讨。但是笔者认为这些出现在萧红生命里卓尔不群的人物是作为客观叙述主体来叙述萧红一生的,就如弥留之际的萧红说的那样:“我们每个人都是隐姓埋名的人,并没有人能知道我们的真相,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我们自己的真相。”还有二萧分手的场景,影片虽然采用了多重平行叙述方式,将萧军、端木、萧红三人对此事的回忆都展示出来,却没有给出哪种说法是真实的答案。其实,这种多重平行叙述方式恰恰表达了编导们对历史的尊重,就像李樯所说:“我宁可被史料压垮,也不愿意杜撰一个自以为是的个人化的自诩的人物形象。”

毕竟,《黄金时代》只是一部传记片而不是一本文学传记,传记片虽然保留着传记基本的历史框架,但实际上是故事,不能用传记的眼光来评价和要求它们,它们只是电影艺术中的一个特殊的品种。就像勒热纳说的,无论作者有着多么惊人的记忆力,也不论其怀有一颗多么真诚的“把一切都讲出来”的心,他无法达到一种历史的真实,永远无法再现自在的过去,真实性的意义在于影片所呈示的真的事实、行为和感情,重在其“真”而不是在其“实”。传记片《黄金时代》因其恰如其分地把握了自传、他传、作品三者之间相互参照、互为补充的角度,相比较其他人物传记片显得更严谨、更真实。尽管《黄金时代》在票房上没有获得傲人的成绩,但它大胆、独特的创作方式对今后传记电影发展有所启迪。

①⑤[法]菲利普·勒热纳:《自传契约》,杨国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4页,第14页。

②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电影》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513页。

③杨正润:《现代传记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7页。

④李樯:《黄金时代》,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版,第1页。

⑥电影中常见的“闪前”手法是指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突然“闪现”一个将来或许会出现的场景。

⑦杨正润先生在《现代传记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版)中将书信、日记、游记等私人文献归为边缘自传一类,本文中提到的萧红“自传”的范围包括萧红与他人的书信、日记。

⑧⑨林贤治编注:《萧红十年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05页,第830页。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电影》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影[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2]杨正润.现代传记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菲利普·勒热纳.自传契约[M].杨国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4]李樯.黄金时代[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

[5] 林贤治编注.萧红十年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作者:王聪,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美学。

编辑:曹晓花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传记片黄金时代萧军
萧军纪念馆
情怀永不褪色
热爱照亮生命
关于电影《戈雅传》的两点思考
忆青年萧军二三事
《延安日记》里的萧军与毛泽东
度过浩劫终见光明的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