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数学教学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2016-07-14李举高
李举高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信息技术已经走进我们聋校的教学,深入我们聋教的课堂。信息技术以它集海量的信息、色彩鲜明的图案、清晰直观的动态演示为一体的优势,在聋校课堂教学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使我们的课堂变得五彩缤纷、绚丽多姿、有声有色,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正因为有了信息技术,我们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气氛活跃,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如何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减少他们学习数学的困难,使他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系统的数学知识,是一直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从不否认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手段在教学中的优势,但是如果不能正确利用好信息技术,相反可能会影响我们的教学效果。我结合自己几年来的教学经历谈一点感受。
一、使用信息技术应当把握好课堂教学各层次环节的进程,合理安排时间、节奏,不能片面在一节课上贪多求快
信息技术在聋校数学教学中有不可否认的教学例题、练习题目呈现快的优。它改变了以往教师手抄题或小黑板出示的方式,既快捷又清晰,为课堂节省了宝贵的时间,使有限的时间可以容纳更多的教学内容。也许正因为如此,常常看到一些课上,老师大部分时间都在使用信息技术,因制成的多媒体课件,往往是编好的程序,各教学环节进程也就随着不断切换的多媒体课件马不停蹄地飞奔,似乎有了多媒体的展示,所有的问题都已不成问题,所有的难点也都已简单化了,没有什么知识点值得反复思考,整节课都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并且有了丰富的知识前延与拓展。一节课上老师与聋生都是兴趣盎然、气氛热烈、互动突出、内容丰富。这不由得让我们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教师认为许多东西都呈现给聋生了,也就过去了,没有给聋生更多思考的时间,表面上看整堂课信息量大,聋生反映良好,其实是由原来的“人灌”改为更高效的“机灌”。
二、化静为动,感知过程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把静、动、画结合起来,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对学生的认识具有“催化”作用,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可通过直观教学,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联动起来,使学生较容易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获得正确、清晰的几何概念。
三、使用信息技术要注重发展聋生的抽象思维和数学语言
数学教育最重要的价值即是发展人的思维能力,思维分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对于在教学中出现的不容易理解的知识,比如相遇问题、几何图形等这些知识,只凭文字叙述确实不好理解,如果用已预设好的课件来帮助分析演示,使聋生形成了一定形象直观的感性经验,有助于对抽象问题的理解,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完全、长期、大量地依赖于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进行教学,对于数学教学中概念、法则、规律等这些具有一定抽象性的知识都利用信息技术变成直观的形象思维,以直观演示取代聋生的自身理解,长此以往,将使聋生的抽象思维难以得到更好锻炼,从而降低了聋生对数学问题的深入探究和理解能力,同时也不利于聋生数学语言理解及应用能力的提高,致使信息技术只有助于教而无助于学。
四、使用信息技术要兼顾聋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夸大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用课件演示的操作完全代替了聋生动手操作,省略了聋生动手操作这一环节,认为聋生看一看就明白了。可是,如果聋生不亲自动手,会造成眼高手低,同时只凭看怎么能找到从失败到成功的宝贵经验?怎么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呢?
比如,在“认识平均分”这一教学内容,目的是让聋生从大量动手分的实际经验中,来体验出什么是平均分,以及怎样平均分。其中有这样一个例子“12个苹果平均放入3个盘子里,怎样放呢?”如果这时只让聋生说一说分法,再让聋生看多媒体课件。因为聋生是没有经历这样分的过程,有的聋生不一定能一下找到4个一分的好办法,有的聋生也不能从一个一个分,两个两个一分……优化总结出4个一分的好办法。
五、深化训练,发展思维
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发展智力的活动,利用计算机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特别是比较抽象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演示,有助于学生理解题意,及时巩固教学内容,并且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发展。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后,讲解这样一道题:把一个棱长为4厘米的小正方体表面全部涂上红色,然后切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一共可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二面、三面有红色的各有几块?还有几块一面红色也没有?由于解答本题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解答起来很困难,而教师利用教具进行引导理解又存在着诸多不便。如果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屏幕上的“切割”、“旋转”、“提取”等动态演示,既可以使学生顺利地突破思维障碍,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将越来越深刻地影响数学教学,也必将更深层次地与数学学科进行整合。如果利用得合理,确实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如果乱用,势必会适得其反。因此,如何用好信息技术是关键,无论怎样,信息技术是取代不了数学教学的,它只能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要合理恰当地应用好这一工具,使之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