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阳独山玉边角料价值提升研究

2016-07-13王佳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价值提升边角料

王佳

[提要] 南阳盆地玉石资源丰富,质地优良,尤以“独山玉”闻名中外,被誉为“中国玉雕之乡”。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玉石的热衷,加大了对玉石原料的开采力度,使得独山玉保有量逐年减少。利用好独山玉边角料,使独山玉价值最大化,也是对独山玉资源的有效保护。

关键词:独山玉;边角料;价值提升

基金项目:河南省南阳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青年项目:“南阳独山玉边角料价值提升研究”(课题编号:QN2015032)

中图分类号:F768.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2月21日

一、提高加工工艺水平,提升设计创意附加值

“量料取材,依材施艺”是传统琢玉技法的核心,它要求设计者根据玉料客观表面所提供的现象和内在未确定的因素,进行立意构思、设计造型、加工琢磨。那么,面对废料、次料,“因料施艺、废料巧做、剜脏去绺、化瑕为瑜、巧用俏色”则是提高低值玉料人工附加值的技术核心。

1、“因料施艺”。这是首要的工艺,玉雕为工艺创作,没有定形,玉雕需要想象,不能涂改。每件作品都要从料性、料色、形状出发,最大限度地利用玉料。虽然有些玉料品级低、质量不佳,但并不意味着它们一无是处、没有挖掘的潜力。“因料施艺”的关键因素是创作者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较高的创造力,在材料不佳的情况下变被动为主动,寻求适合材料特色的创作途径,使玉料的利用率得以提高。

2、“剜脏去绺”。脏、绺是玉器制品中的大忌。剜脏就是把玉中的杂质去掉,使玉更纯洁、剔透。即便是上等玉料也难以找到通体无一丝杂质的,更不要说低品级玉料了,想充分利用它们,就要尽可能的剜脏、定形,最大限度地利用玉料。在制作过程中,玉体会再次或多次显露杂质,黑色、白色或米粒状等,尤其是在正面的主要部位,这是设计人员最难处理的问题,要尽力处理掉或遮住它们。绺是指玉的自然裂纹,它没一定的形状、方向和规律,在选料和琢玉过程中首先注重纹绺的处理,或顺绺锯玉或躲绺。

3、“瑕”是玉中的忌讳,但天然的玉很难有无瑕的,在玉料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化瑕为瑜”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实际玉雕创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差料和废料,怎样尽力加以运用,绝不浪费日渐稀少的宝贵资源也是每个从业者要认真考虑的。俗话说,“没有不好的料,只有不好的设计理念”,在“惜玉如金”的前提下,设计这样的玉料时,关键是一个“巧字”。传统的雕刻技艺,对于原料固有的斑点和瑕疵一般多采取避开或挖掉的方法,但如果构思巧妙,巧用“俏色”来掩饰瑕疵,就能达到扬长避短、变废为宝的目的。“化瑕为瑜”的作品不会影响到作品的质量,利用得巧妙,反而会让作品更加生动,更富有情趣,使作品倍增无穷魅力。

二、开发玉雕工艺品的新形式

中国玉雕工艺品的制作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通过悠久的历史积淀和玉雕艺人长期的经验积累,中国玉雕工艺品的形式可以说是臻于完备。就南阳玉雕工艺品的形式来说,可分为盆景、首饰、玉件三大类,山水、人物、花鸟、走兽、首饰、瓶熏等120多个品种,可谓五光十色,琳琅满目。这些传统的玉雕工艺品对创意、工艺、玉料品级都有较高的要求,可以说这些因素缺一不可。如果低值玉料走传统加工的路子,开发出的玉件往往会因为较低的玉料品级而缺乏市场竞争力,即使有精品出世,也仅限于少数。因此,如果想大量利用低值玉料进行市场开发,就需要开动脑筋,避开传统工艺品占领的高端市场而另寻出路。课题组认为,新颖的设计形式和多元化的设计手法是开发低值玉料工艺品的关键途径。

三、实施低值玉料的功能转化

在中国历史上,玉往往是尊贵和品德的象征。在中国传统玉器制作上,礼器和精美工艺品往往是玉料制作的首选,高档玉料和优良玉料承载的文化价值自然使它们远离实用目的,但对于那些介于“玉”和“石”之间、难以再提升文化与审美价值的低值玉料,提升其实用价值或许是废物利用的最佳之举。通过扩大思路,我们可以实现低值玉料的其他功能转化:1、通过近年来的研究,科研工作者发现独山玉含有较多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因此,可将独玉中的低值玉料制成保健玉器,如玉枕、玉席、玉垫、玉石健身球、按摩器等,既可以强身健体,又使部分低值玉料资源被市场消化,带来经济效益;2、制作玉制乐器,如玉编钟、玉笙、玉箫、玉磬、玉笛、玉埙、玉石琵琶、玉石古筝等,打造南阳玉雕工艺品的新亮点;3、制作玉制酒具、茶具、餐具、笔筒、花盆、文房用品等,彰显南阳特色,别具文化韵味;4、开拓玉石与木制品家具镶嵌工艺,如玉石镶嵌屏风、玉石镶嵌仿明清家具;5、生产玉纽扣、玉石戒烟烟嘴、玉石汽车坐垫等日常生活用品,使低值玉料的综合应用最大化。

四、与服饰品产业进行深度结合

服饰品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女性。不同的场合佩戴不同风格的饰品,这是很多女人的常识。但国产玉石饰品的设计题材局限性很大,主要集中在佛教、基督教和传统的吉祥寓意上,因此产品类型也主要局限在纪念性、传统性和寓意性饰品3类,在实用性和艺术性领域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了。传统式样的低值玉料饰品,多为青玉配红绳,这种搭配方式一直是我国玉石饰品的特色,很多中老年人和喜爱传统文化的消费者都很喜爱这类饰品,还有一些外国游客,初见这样的饰品很有新鲜感,也会买一些带回国送亲戚朋友。虽然传统的东西有人喜欢,我们也不能丢弃,但如今的人们对饰品的要求越来越注重其款式设计,而近些年来的饰品制作亦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开始选用不同的材料搭配制作,显现出不一样的时尚风格。那些更加强调女人味,更生动有趣的饰品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与国外相比,中国饰品和国外饰品的差距还是表现在缺少创新上。这种状况从改革开放市场繁荣起来后,就几乎没有变过。而我国大众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和对美好东西的需求却在不断的提高。如果我们的玉石饰品一直以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姿态重复生产下去,不根据市场需求推陈出新,早晚是要被市场淘汰的。饰品,永远是为装饰美丽的衣服服务的,而美丽的衣服永远是为装饰人类服务的。我们的玉石产业长期以来都只将设计思路局限在传统、纪念、寓意三个方面,却忘记了饰品最本质的用途就是为了人类的美而服务的,而美的东西总是需要千变万化的。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的服饰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产生了多种风格。比如,年龄在18~28的女青年,大多是在校大学生和年轻白领,她们喜欢欧美、瑞丽、通勤款式的服装。这些服装很适合上班和上学穿,这类服饰,夏季适合搭配小巧精致的项链,秋、冬季适合搭配造型夸张的长款毛衣链,而传统玉石饰品一成不变的样式和相对较高的价格都无法满足这一年龄层的需求。其实传统玉石饰品的古典气质和精美雕工,最适合的是有一定经济基础和生活阅历的中年女性和老年女性。而能够消费的起玉石饰品的中老年消费群体数量毕竟是有限的。时尚饰品让女人释放美丽,美丽情结让女人慷慨解囊。对于玉石饰品产业来说,最应该抓住的客户其实是18~28岁的青年群体,她们才是消费的主力军,这个年龄层是最容易也愿意为美丽投资的。而我们的玉石产业却因为设计跟不上潮流,反而没抓住这个最应该抓住的巨大市场。

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要紧跟全球年轻消费群体普遍的审美情趣,强调美的多元化。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宝玉石材料综合运用的手法,推陈出新,创造出多口味的玉石饰品来。我国的玉文化有上千年的发展史,但国外的首饰发展史同样具有上千年的历史。从古埃及时代开始,经历无数次的转变,跟中国的玉文化相比,国外的首饰发展史更具有多样性、多民族性、实用性的特征,选料也不仅仅局限于真正的宝玉石,大部分饰物都采用钻石、宝玉石、玻璃仿宝石与贵金属相互搭配的方式,这跟我国的玉器长期作为礼器和祭祀物品的特征完全不同。每个民族对自己文化热爱的同时,也同样会对其他民族的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不是常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吗,当今我国所处的时期,正是一个经济大发展时期,并且是大量吸收外来文化,接受和理解外国意识形态的时期,生活方式和审美喜好已更加的多元化,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时期的特点,理解和借鉴国外饰品的样式风格,开发出更多款式的玉石饰品来。我们何不把这些美丽的石头打磨成各种形状与我们本地区特有的独山玉料进行搭配组合,设计出色彩更丰富,款式更新颖的真石饰品呢?未来饰品的流行趋势——平价奢华。这种新的搭配方式必将打破传统玉石饰品的局限性、提高玉石饰品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起到调节大众审美疲劳、促进各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各地区文化交流的作用。饰品业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不断的变化中求生存、求发展,经过水与火的交融,产品才得以显现出万千变化,变则通,通则久。变者天下之公理,饰品因变化而美丽。玉石饰品产业,作为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行业,只有常变才能常青。

主要参考文献:

[1]姚青.玉雕产业应走战略发展之路[J].产业,2006.12.

[2]周世全,朱广彬,秦爽.中国独山玉[J].地球,2005.4.

[3]刘长秀.对玉雕产业发展的认识与探讨[J].河南国土资源,2004.6.

[4]司仁银,江富建.玉雕湾——中国最大的玉雕加工销售集散地[J].中国宝玉石,2003.2.

猜你喜欢

价值提升边角料
边角料:废,但有用
“边角料”也应遵循食品安全标准
蔬菜边角料也能“变废为宝”
食品“边角料”走俏 真的便宜又好吃吗
“边角料” 大用途——南通应急管理开启“跨越”探索之旅
内部审计在公司法律风险控制中的价值提升
020电子商务模式下顾客感知价值提升研究
辽宁制造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与价值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