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研究

2016-07-13陈洁梅

中国科技博览 2016年13期
关键词:应用模式工程管理信息化

陈洁梅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各行各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工程建设行业更是呈现出了新的特点。现阶段,工程项目整体体量不断增大,工艺复杂程度提高,工序交叉特征明显,这给工程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借助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施工企业能够对工程建设资源进行更为高效的配置,实现工序工种间的协调工作,对工程建设进行全过程动态管理,全面把控施工质量与造价成本,是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条件下的重要工程管理模式。本文探讨了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的相关内容,旨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

中图分类号:F42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3-0318-01

0引言

工程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而系统的工作,涉及施工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工期进度管理、成本造价控制等多个环节,持续时间较长,管理的资料文件体量庞大,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均可能造成整个工程建设水平的下降。工程管理信息化是当前施工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借助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施工企业能够对工程建设标准与各项资料进行数字信息化管理,管理的准确性与效率大大提升,能够及时发现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标准化的流程进行解决。本文从工程管理信息化特征、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升对策三个层面论述了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

1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特征

1.1信息化将有助于企业做好战略规划

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立项决策、设计实施以及竣工验收等多个环节都是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此过程中,施工信息化工程管理模式,能够更好的利用数据资源,对工程建设中涉及的资金、物资、人员、设备等进行统筹协调,实现合理的概预算管理、财务审计、施工管理等多项目标。尤其在当前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施工企业能够通过建立工程数据库提升工程分析水平,为后续发展的战略规划提供支持。

1.2信息化将有助于企业信息组织

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特征是管理细则与流程的标准化,这种标准化不仅体现在具体工程管理活动的执行过程中,同时也是对企业现有管理组织架构的改良与优化。借助信息化技术施工企业能够获取更为准确的工程信息,对工程建设流程进行精细化整合,以此配置更为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从而进一步实现工程项目扁平化管理,通过技术水平的提升完成信息组织水平的提升,完成施工项目资源和流程的高效配置。

1.3信息化将有助于企业减低成本

造价成本控制历来是工程管理工作的要点内容,同时也影响工程质量与工期进度管理工作的开展。引入信息化技术之后,施工企业能够借助互联网更好的把握工程建筑材料、人力、设备等要素的价格情况,做好概预算工作,并实现实时调整。其次,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获取有效信息更为准确,参与工程建设的相关承包商、供应商的信息与行业口碑等均能在网络环境中便捷的活动,能够帮助企业选择更为可靠的合作方,同时对相应的成本进行控制。第三,在信息化技术的覆盖下,工程建设企业能够进行更为高效的沟通交流,借助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软件的应用,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更好的执行管理工作。

2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技术局限性

现阶段,工程建设行业对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相对较浅,这使得相应的工程信息技术开发停留在表层之上,主要是对工程招投标、造价管理、资料管理等方面,是对传统纸质工程管理模式的替代,对于信息技术的潜力挖掘不够深入。这使得信息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体现出了一定的技术局限性,计算机分析功能、分享传递功能等方面的开发与应用相对不足。在当前大数据技术应用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突破这种局限性,实现信息化技术的深层次应用势在必行。

2.2人员局限性

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部分工程建设企业内部人员的认知误差也是当前较为突出的问题。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中,管理工作的进行更加倾向于手工与经验操作,这使得部分管理人员在思维定式的影响下,对信息化技术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认为工程管理的第一手资料多为现场纸质形式,在信息化平台的二次处理多此一举。另外,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是新知识方法取代旧有管理行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进行知识更新与工具应用学习,部分人员存在一定的畏难心理,不能通过积极努力的学习提升信息化水平,造成了信息化技术在管理工作应用低效的问题。

3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对策研究

3.1实现全过程信息化工程管理模式

全过程工程管理是当前工程建设行业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管理模式,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好的落实全过程管理活动。工程建设企业应依托于信息技术平台,针对工程建设各阶段进行跟踪研究,全面准确的收集信息,科学分析与应用工程管理信息,保证工程管理与工程建设能够有机的融合,形成闭环管理,通过反馈与修正不断提升工程建设水平与管理质量。实现全过程的信息化工程管理,应将管理目标细化到工程建设各个阶段之中,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情况构建工程管理模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分析能力,提升管理系统平台的层次性,能够针对工程设计、实施、验收、维护等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与方案,确保施工管理的各个环节均能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有效进行。

3.2构建综合性信息化工程管理平台

当前针对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多为专项平台,针对物资材料、造价成本、施工技术等具体管理需求提供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功能,各平台自成体系,相互间的信息分享与沟通呈现屏蔽状态,相同资料数据在不同平台中的应用重复录入修改特征明显。这种非一体化、综合性的信息管理模式,在实际效率上依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工程建设企业应着力构建适用于自身管理工作的综合性信息化工程管理平台,高效的完成工程管理信息处理协作和资源共享。在这个过程中,应从工程管理企业自身需求出发,对信息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应用,促进信息分享协同,完成管理系统功能与覆盖范围的拓展,实现工程不同参与者之间的信息协作,提高工程的整体效益。

3.3完成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与平台的集成

现阶段,信息化工程管理活动的进行更多的是根据具体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选择信息平台,而相应平台与工程项目的匹配并不完全,工程建设技术与平台的集成度存在一定不足,部分分部工程的管理需求未得到满足。针对这一状况,系统设计者有效的分析不同工程方案之间的特点和匹配关联程度,将不同项目所包含的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的规划和设计,提高信息化应用平台的集成性能,提高工程技术流程和业务流程的信息利用价值,通过技术与平台的集成完成管理升级,在平台的统一调度之下,实现不同工程技术业务的合理匹配,完成不同的技术平台的模型集成和技术集成。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信息化是施工企业获得新生的必由之路。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共享和各方的协同工作,有效的提高管理的效率和业务控制的精确度,为企业节约成本、提高质量,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未来几年我国的施工行业信息化将会与国际施工行业的信息化接轨,必将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晓飞,许晓阳.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0,04:9-10+48.

[2]刘人怀,孙凯.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内涵与外延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9:1-4.

[3]涂小京.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集成管理技术及系统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

[4]高峰.信息化建设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铁道工程学报,2002,03:119-122+109.

猜你喜欢

应用模式工程管理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连翘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模式初探
试析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思路与技术方法
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成效探析
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由GS地产服务质量事件反思电力工程管理
浅析电力工程中的技改大修工程管理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