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

2016-07-13牛晓波

中国科技博览 2016年13期
关键词:设备维修煤矿机电管理模式

牛晓波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炭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现代煤炭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矿机电设备在煤炭开采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煤矿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是保障煤炭产业安全有效生产的基础,所以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与保护工作在煤炭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分析了我国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的现状及其管理模式的发展,提出了改进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煤矿机电 设备维修 管理模式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3-0248-01

随着中国对自动化机械设备研究的深入,促使工业生产已经步入到机械化时代,特别对于煤矿生产来说,其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一些繁重的生产任务需要依靠于煤矿机电设备来完成。为了能够保证煤矿生产的稳定运行,必须要保证煤矿机电设备运转安全可靠,这就需要重视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进而实现机电设备优化、高效运行,同时能够控制由于机电设备故障而给煤矿带来的损失。

1 我国的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

我国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研究比较晚,改革开放后期机电设备才在煤矿生产中得到应用,之后才开始大规模地开始研究。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经历了应时维修、计划维修、主动维修3个发展阶段。

1.1 应时维修模式

顾名思义,这种模式就是当煤矿机电设备出现故障时才对其进行维修的维修管理模式,也被称为事后维修。这一模式的局限性在于对机电设备维修的滞后性,必须要等到事故出现才能发现机电设备存在的问题,不能做到事先预防。这种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主要存在于20世纪50年代,其产生是由于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那时我国的技术水平还不高,维修管理意识还不强,机电设备维修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就只能采取这种事后补救的方式。这种维修管理模式虽然 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煤矿机电设备产生的问题,但其随意性很强,必须在设备出现事故后才能发现问题,容易对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损害,还会影响到煤矿企业的正常生产。

1.2 计划性维修管理模式

基于应时性维修管理模式的缺陷性,人们也开发出了计划性维修管理模式。计划性维修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能够实现对机电设备维修的周期性管理,即有计划、有目的地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与保养,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计划性维修管理模式能够延长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周期,同时在维护过程中也能够较为及时地发现机电设备存在的缺陷,进而实现了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及时性,从而能够有效地保障机电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并且能够减少突发停机事故对煤矿企业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当前,多数煤矿企业内部都制定了相应的计划性维修管理的标准,并且具有较为详尽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指导以及相关的制度,由于计划性维修能够防微杜渐,并且能够实现机电设备高效、稳定运行,因而在多数煤矿企业中得到了推广。

1.3 主动维修

主动维修管理模式是伴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研发出来的,通过对机电设备可靠性成分分析,运用计算机技术预测设备故障发生的概率。对可能引发设备故障的成分进行必要的维护,从而降低设备故障的发生概率。主动维修管理模式相比较于传统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预估性和可靠性,可以有效地杜绝设备故障的发生,并且在维修时无需停机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在主动维修管理模式的运用上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同步进行完善,提高对设备故障的预估性。

2 优化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的建议

2.1 更新维修管理理念

及时更新出现问题才开始维修的传统维修管理理念,对机电设备运行的全过程进行及时监控,做到以预防为主,否则当机电设备出现问题时会给煤矿企业造成极大的损失。这要求维修人员具有很高的维修能力和水平,能够及时发现和预测机电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使用,保证煤矿企业的正常生产,提高煤矿企业的效益。

2.2 加强员工维修技术以及相关知识的培养

事实上,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本身就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即要加强对企业内部设备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以及维修理念的培训。只有不断加强员工的技术素养,才能够在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中进行改革和创新,进而才能够保障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当然对于企业内部员工的培训需要具备一定的系统性,即需要进行分层次、分内容的培训,从而能够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如企业的决策层与管理层需要负责对员工的理念培训,促使员工能够具有一定的维修意识,并且能够规范员工的行为,使其能够遵守企业内部所制定的相应的煤矿机电设备维修保养制度,促使维修管理工作形成一定的秩序性。

2.3 建立健全煤矿机电设备日常维护与保养规范

结合管理理论依据,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日常保养周期、测试标准等进行制定,同时对技术管理标准、经济管理标准、维修技术标准、管理人员工作标准等进行研究并提出定额标准,建立出现代化维修管理制度的框架并逐渐进行丰满和改善。

3 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3.1 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信息化

如今,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基本上未完全脱离传统管理模式,对于设备的日常点检与维修日志的管理仍旧采用手工记录管理,这给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数据的查阅、收集、管理均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不能够满足现代化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要求。在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中引入计算机管理技术以及其它现代化的管理措施,是提高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效率的必要条件。如对于煤矿机电设备维修记录以及日常维护保养记录可以采用计算机进行管理,这样有利于对维修数据的调取。同时,可以从煤矿机电设备的本身出发,可以对于某些不容易排查的故障需要采用现代化专业的检测设备,并且对于设备运行中的安全隐患可以增加相应的报警系统,进而通过各种现代化技术改革实现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此外,也可以采用现代化的计算机软件对煤矿机电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模拟化分析。

3.2 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专业化

未来,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不会成为一种辅助工作,它会对煤矿企业的生产产生重要影响。这就需要不断提升维修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想要实现维修管理的专业化,就必须使维修人员专业化,由专业人员对机电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这些人要能够独立完成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各项工作,保证一人一岗,专人专岗。同时还要不断提高维修技术水平,加强对维修人员的专业培训,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专业维修技术,提高维修管理的能力。维修人员要做到对机电设备事故能提前判断,在机电设备出现事故前就尽可能将事故排除,从而保证煤矿企业正常生产的连续性。

4 结语

总之,切实做好煤炭企业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消除机电设备事故隐患,确保煤炭企业安全正常运转,能进一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于煤矿机电维修管理工作应该以提高煤矿设备安全为中心,加强技术改造以及专业化管理,提倡以人为本,从而能够确保煤矿机电设备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曲冬,杜艳华.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 煤炭技术,2009,02:187-188.

[2] 曹志勇.论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维修[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5:256.

[3] 武建平.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J]. 山西焦煤科技,2009,06:34-36.

[4] 叶铁丽,林金钟.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初探[J]. 中国煤炭,2000,09:13-15+50.

猜你喜欢

设备维修煤矿机电管理模式
浅谈如何当好企业设备维修主管
煤矿机电管理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基于电子化发展下的医疗设备维修方式的发展新要求探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