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青少年为受众的博物馆展示设计策略探究

2016-07-13姚来卫

大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展品博物馆受众

姚来卫

(云南省文山州博物馆 云南文山 663000)

以青少年为受众的博物馆展示设计策略探究

姚来卫

(云南省文山州博物馆 云南文山 663000)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对青少年进行历史教育,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而博物馆,作为保存文物、传承祖国文明的重要机构,承担着为公共提供学习、教育和欣赏机会的责任。青少年作为博物馆的重要服务对象,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博物馆如何更好服务青少年,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旨在通过以青少年为受众的博物馆设计研究,结合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参观兴趣和行为等,探索基于青少年兴趣与需求的博物馆设计,使博物馆更好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服务。

博物馆;青少年;展示设计;受众;策略

2015年3月2日,国务院公布《博物馆条例》,标志着我国博物馆行业第一个全国性法规文件正式出台,为促进我国博物馆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展示人类文明、促进文化交流、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观众是博物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有效开展博物馆工作,则必须认真研究观众,对观众形成正确的认知。对于一个谋求发展的博物馆来说,需要正确认识和认真研究博物馆生存的基础[1]。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求知欲强,对参观博物馆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探讨以青少年为受众的博物馆展示设计,对于提高青少年参观博物馆的兴趣等均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即对此课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综合的探讨。

1 博物馆青少年受众群体分析

青少年数量多,以青少年为受众的博物馆在青少年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博物馆条例》(2015)规定,“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寒暑假期间,博物馆应当开放”,接纳青少年和在校学生。博物馆具备陈列展览,“主题和内容应当符合宪法所规定的基本原则和维护国家安全与民族团结、弘扬爱国主义、倡导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优秀文化、培养良好风尚、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

1.1 青少年认知特征分析

青少年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均有了一定发展,但由于心理与生理等方面的原因,其在认知方面有自己的特征。

(1)观察力明显提升,观察力的概括性强,但持续时间段,在完整性、系统性和精确性上还有待提升。因此,参观博物馆时,青少年会自觉对展示的物品进行有限分类,并形成自己的看法。但参观一定程度上依赖成人要求,具有明显的被动性,需要通过展示设计来引导和启发。

(2)记忆力良好,已经拥有成熟的记忆力,可对展品的内涵与外延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提升对个体理解特征的展品形象能力。

(3)从进入初中开始,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形成,但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经验,感性经验在很大程度上支持着理性思维。而到了高中阶段,占据优势的则是辩证思维能力,其思维逻辑更加完善和成熟,能够对眼前事物做出抽象概括,并且可从独立展品中获得抽象的一般性的结论[2]。

(4)青少年知识逐渐丰富,想象力逐渐丰富,富于幻想和创造。青少年对科技产品和知识的兴趣浓厚。比如高中生,喜欢科学,喜欢大自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幻想成分越来越多,因此对科技博物馆有着浓厚的兴趣。

(5)青少年注意力不集中,在活动中,很难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对于不感兴趣的事物,漫不经心,没有兴趣。根据研究,青少年注意力仅能维持20s左右,因此这就需要科学是设计博物馆展品,运用生动的模型、游戏等互动性设施来更好帮助青少年理解展品的内涵。

1.2 青少年的兴趣分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如果一个人对某件事物感兴趣,就会很投入。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每个人都回去积极探索。在参观博物馆时,青少年进入博物馆时的心情可称之为参观兴趣。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青少年自会形成参观兴趣,但是时代不同、社会实践活动条件各异,参观兴趣的大小和收获也会不同。

青少年身体发育快,精力充沛,一个新奇的世界展现于其面前时,他们通常会有浓厚的兴趣,并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引起他们的兴趣去探索。随着生活经历的增加、学习的深入,其眼界不断拓展,理解能力不断上升,求知欲和兴趣均得到进一步发展[3]。

根据相关调查报告,中小学生对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和省博物馆最感兴趣,希望获知的知识以自然新知、自然科学为主,而获得知识的形式则以实物展览和实验为主。

而根据《中国博物馆观众调查报告》,通常寒暑假是学生观众集中参观的时间段,每当节假期,科技类博物馆便会迎来学生参观潮。

1.3 青少年参观行为

在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影响下而产生的外部活动,即为行为,它是一个完整的行动过程。任何艺术设计领域,均需要研究人的行为。本研究主要就青少年参观博物馆时的行为进行研究。

分析青少年的参观行为,就是分析博物馆展示空间、手段、环境和方式与青少年行为之间的相关性。作为博物馆受众的青少年,其参观行为受何种参观心理所支配,是指参观前、参观中、参观后整个心理活动的合集。通过外在表现可了解青少年受众群体的爱好和兴趣。

刚入馆时,青少年受众往往脚步匆匆,直奔展览,表现出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在参观过程中,时常与同学交流,参观氛围活跃,但是很大一部分受众会匆匆而过,不会对展品进行细致的研究,即便是遇到精彩的场景或展品时,停留时间也不超过2min。

2 博物馆展示设计以青少年受众为主存在的问题

2.1 选题新意不够,脱离现实生活

根据相关调查,很多学生反映在参观过程中,经常的行为就是漫不经心走近一个展品,漫不经心看上一眼。这种行为是一种走过场的行为,学不到有用的知识。而实际上,主要是因为博物馆陈列之物距离他们太过遥远,脱离了青少年的现实生活。

青少年普遍存在这种感受,究其原因,是博物馆选题距离他们的社会心理、社会生活太远,脱离了现实生活,没有关照到人们当下的内心世界。

2.2 主题不鲜明,时代感不强

21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使得人们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各国的博物馆中,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新形式、新材料,给受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4]。但是也有一些博物馆,却一味追求新奇,不是提炼展览主题,深入挖掘展品的价值,而是只求形式新颖,引导导致出现主题不鲜明,平铺直叙,时代感不强的问题,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下降。

如果仅仅重视精彩的设计,而忽略了展品的内涵,那么就如同华丽的外表下没有灵魂的空壳,不会吸引参观的受众。

2.3 展示内容对受众的吸引力不够

博物馆的“常规动作”是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举办一个可展示多年的展览,这种做法是其“门庭冷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博物馆中陈列的展品,多数是出土的历史文物,历史文化内涵深厚,但是通俗性不强,青少年未必能感兴趣,看得懂。但是通过参观展览,青少年可感受氛围。

在一项调查中,约有96%的学生认为青少年应经常参观博物馆。因此,这提示博物馆的展示内容,应对青少年更具吸引力,以便青少年经常参观可获得相应的知识和体验。

2.4 展示方式不丰富

展示方式单一,是指陈列体系千篇一律,几乎无变化,且陈列结构刻板、单调,无法形成自由、轻松的展示氛围。同时,固定的静态展示,没有加以有效利用陈列语言,观众“投入”与“参与”的机会较少[5]。

当前,我国多数博物馆采用的是静态展览,只是用只言片语对展示物品进行简单介绍,观众只能从中获得表面信息,而无法深刻理解展品的艺术价值与艺术魅力。不少青少年参观博物馆时,经常的做法是走进一个展品浏览,然后继续浏览下一个展品,如果展览形式过于死板,青少年就像局外人,无法收到应有的效果。

2.5 “博物馆疲劳”现象

1993年,梅尔顿提出“博物馆疲劳”概念,是指博物馆在开展教育,特别是在布置陈列上如何克服疲劳因素。所谓的“博物馆疲劳”是指在参观过程中,观众逐渐出现精力耗散、注意力涣散、产生疲劳感的现象。相关调查发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的注意力无法集中,然后会很快退出博物馆。

3 以青少年为受众的博物馆展示设计策略

3.1 根据青少年认知特点用多层次展示设计

(1)展示丰富内容兼顾青少年需求。博物馆具有教育、收藏和游览等多种功能,陈列展示是其区别于其他机构的显著特征,也是服务社会的独特教育手段。针对不同层次与爱好的观众,应举办规格不同的展览,以此来锁定不同观众群。以青少年为受众群体的,则需结合青少年受众的认知特点与需求,展示丰富内容。

(2)阅读设置通俗易懂,合理设置文字说明:在博物馆中,文字说明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材料,把握青少年认知特点,需在文字处理上做到通俗易懂、简明扼要,且增强趣味性。在展览设计上,为易于青少年看懂展览,了解展览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学习领悟到更多的知识,应防止出现大量的文字说明。合理设置说明牌:现在不少博物馆陈列说明牌字太小,青少年观看十分费力,且牌文说明的学术性强,青少年看后只能是一知半解,搞不懂说明牌上说的意思。因此,需要精心设计博物馆陈列说明牌,做到文字简洁、醒目,使用大众化的语言,营造诗意的文风,并增强碑文的启发性和艺术感染力。与此同时,尊重历史,还原历史,又体现出专业性。

(3)按照青少年认知特点优化感知环境,以提高青少年信息获取效率为主要目的,按照青少年认识事物规律:“感知→表象→概念系统”来设计博物馆陈列设计,在设计中,可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文本、动画和图形等多种手段,多角度、全方位陈列展品,加快青少年受众信息获取过程。

3.2 用情景设计来提高博物馆展示吸引青少年的魅力

(1)用情景设计来激发青少年参观兴趣。根据建构主义理论观点,学习也是与外在情景相联系的,一个理想的学习情景包括情景、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部分。在学生认知结构中,不少生动直观的形象均可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使其获得新知。

(2)情景设计中采用虚实结合手法。博物馆情景设计并不完全等于场景设计。在博物馆情景设计中,应以空间环境为基础,优化组合设计各种展示媒介和展品,从而有效传达博物馆主题思想。同时,采用多样形式的情景设计,用意更好。

(3)创设体验情景。由于多数青少年思维尚在发育之中,还未完全达到抽象水平,或仅在某些特定领域有了抽象能力,所以学习与理解抽象概念需要经验给予支持。因此,在博物馆的设计中应创设体验情景,通常科技博物馆互动式展示形式较多,可允许青少年参与其中,从而在博物馆空间环境中创设了生动的情景。

(4)有节奏的情节设计。青少年参观博物馆,理应是一次收获知识和轻松的体验之旅。但是现实情况是,青少年参观博物馆的过程,就等同于服兵役,苦不堪言。因此,这就要求充分考虑展示内容,并注重展示形式的多样化。博物馆的设计也需要把握情节,通过情节将各个部分的情景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整体的重要线索。而设计情节有两种线索,即情感线索和故事线索,在设计中均要合理应用。

3.3 互动设计要体现参与性和娱乐性

根据相关调查,目前,博物馆展示形式单一,不是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展柜、实物添加标签仍旧是很多博物馆的主展示方式。为了提升青少年受众的参观兴趣和求知欲,应设计互动式体验,体现参观的参与性和娱乐性。

互动展示可采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教学资源等多种交互手段,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流动。这种集娱乐性和参与性于一体的设计,符合信息时代青少年受众的阅读习惯,可为青少年提供互动参与的机会。

3.4 用多媒体技术来有效传达展示信息

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应当以观众理解、观赏、学习和娱乐为主,采用先进的展示方法,在展示设计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等,以突破传统文字、灯光和图片等静态展面,提升展示的观赏性和参与性。

在博物馆的设计中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有效像青少年受众群体传达所展示的信息。但是多媒体技术也不能滥用,而应根据内容合理选择。多媒体技术功能体现在阐述与说明主题、介绍展示内容背景、补充说明展示内容和配合展示内容互动等方面。

4 结语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均较强,博物馆是青少年经常去的教育学习基地。以青少年受众为主的博物馆展示设计,应结合青少年受众认知特点和规律,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展示形式,创设互动性和娱乐性的展示空间,提高青少年的兴趣,使其享受博物馆参观之旅。

[1]龙霄飞.多媒体展示对博物馆形象宣传与展览的深化及提高[J].中国博物馆,2011,03:1102~1103.

[2]潘守永.大学生眼中的博物馆——来自北京地区部分高校的最新调研报告[J].中国文物报,2014,22:136~147.

[3]潘守永.2004~2005年中国博物馆观众调查报告[J].中国博物馆,2013,23:245~246.

[4]王娟,史吉祥.河南博物院观众满意度调查报告[J].中原文物,2013,09:1900~1901.

[5]倪 杰.上海科技馆开馆初期青少年受众调查[J].中国博物馆,2013,19:214~215.

TU242.5

A

1004-7344(2016)04-0298-02

2016-1-20

姚来卫(1979-),男,文博馆员,大学,主要从事藏品保管及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展品博物馆受众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展品被盗了
博物馆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CIM T2017部分展商主要展品预览(一)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露天博物馆
CCMT2016展品预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