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网络中个人信息隐私认证机制的应用

2016-07-13曹巍耀

大科技 2016年36期
关键词:公信力隐私权个人信息

曹巍耀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 410005)

浅谈网络中个人信息隐私认证机制的应用

曹巍耀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 410005)

网络个人信息隐私认证机制的应用有效保障了网络中个人信息的安全,是实现网络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要求的一种手段。这种机制的实施有助于建立和恢复网络环境的净化机制和公信力。本文主要针对网络中个人信息隐私认证机制的应用进行分析。

网络;个人信息隐私认证机制;应用

网络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而网络用户在网络使用中经常会面临个人信息的泄露和网络隐私权受到侵害的问题。公民应该享有私人生活的安宁,其个人信息和隐私应该受到国家法律和法规的保护,任何人和机构都不得非法侵犯。网络中个人信息隐私认证机制可以有效地保护公民的这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1 网络中个人信息隐私认证机制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当今互联网上进行信息的传播很容易,聊天室、微博、发帖、各种论坛都是信息传播和交流的途径。而这些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几乎是没有技术屏蔽的操作,任何人都可以轻易的对这些信息进行获取。在这种情况下,未经本人授权而侵犯他人个人信息和隐私的事件屡有发生,甚至有的是刻意的,性质极其恶劣,后果有的非常严重,对个人的名誉、经济和人身安全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而由于计算机技术本身的问题,病毒和黑客的入侵,安全漏洞的存在都会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或非法盗用以及个人隐私权的侵犯。有的计算机设备供应商存在设置陷阱收集消费者信息和隐私的情况,甚至会受到信息的跟踪和监视。所有这一切都表明需要一种机制来制约这些侵权行为的发生,个人信息隐私认证机制存在着必要性和巨大的影响力。

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无国界性以及信息的数字化都是造成网络中个人信息泄露和隐私受侵犯的原因。开放性的网络提供了私人信息汇聚的场所但也为隐私和个人信息的传播和入侵提供了方便。数字化的信息处理和匿名传播的使用使得隐私侵权也是以数据形式进行的,这些数据是可以自动更改或不留痕迹的,很难预防和找到隐私侵权的始作俑者。

2 个人信息隐私认证机制的应用与安全保护措施

网络中个人信息和隐私认证机制其实是一种自律的机制,它是有具有公信力的认证机构对具备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的企业或网站通过审查后颁发某种标志进行资质的确认,是实现网络个人信息和隐私的一种手段。这种机制的实施有助于建立和恢复网络环境的净化机制和公信力。凡是进行这种个人信息和隐私进行机制认证的企业或网站都应自觉遵守网络在线信息收集、传播的隐私规则,并自觉接受认证机构和公众的监察和督导以及违反规则应接受的各种处罚。这种可管理、可公众监督机制可以方便网民在使用网络服务时优先选择已认证的企业或网站,能增强用户使用网络的安全感,也能净化网络环境,减少网络攻击、病毒侵害和隐私泄露的可能性和恶性事件的发生。

网络中个人信息隐私认证机制的应用首先需要加强网络媒体行业的自律,净化网络传播环境,重塑网络信息传播的公信力。企业和网站应自觉对行业内部问题进行自查并遵守认证规则,避免恶性的行业竞争和不良网络环境的产生。同时也需要政府部门的监察督导和公众的监督。要发挥媒体的作用提高用户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选择和使用公信力高的已认证企业和网站,对违反规定的认证企业和网站进行揭露、曝光并监督其接受惩罚并进行改正。建立相应的投诉渠道来进行公民隐私权益侵犯的举报和投诉,让公民可以得到权利的维护,让违规企业和网站受到相关部门的惩罚,让公众和舆论的监督机制发挥作用。

其次要提高网民的自律意识,加强对个人信息和隐私信息的管理,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的习惯,安装正版防护软件,拒绝盗版,不随意打开未知软件,不登录非法的或不良的网站等。

最后采用技术手段进行个人信息的保护和隐私权的保障也很重要。

网络环境下进行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需要计算机数据加密技术,也就是运用计算机技术添加不可读的代码部分成为密匙,对文件和信息的内容进行查看和阅读只有在输入相应的解密的代码进行个人身份的认证才可以进行,保证了公民私人的数据不被非法窃取和使用。个人信息和隐私的保护可以进行通过数据加密、密匙、密码加密和数字签名证书的加密等技术手段来实现。

3 结语

我国网络中个人信息隐私认证机制的建立和使用才刚刚起步,还存在公民缺乏隐私保护意识或意识不强、公众监督力度不够以及认证机构没有统一认证标准和评价机制等问题,还需要人们不断对认证机制进行完善和补充,在互联网日益发展壮大的当今世界,此任务任重而道远。

[1]张飞.浅谈现代社会网络生活中的间接隐私泄露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09).

[2]张今杰.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公民隐私权的保护[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3]陈娟,方滨兴,殷丽华,苏申.传感器网络中基于源节点有限洪泛的源位置隐私保护协议[J].计算机学报,2010(09).

[4]孙其博,刘 杰,黎 羴,范春晓,孙娟娟.物联网:概念、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03).

G206

A

1004-7344(2016)36-0270-01

2016-12-8

猜你喜欢

公信力隐私权个人信息
如何保护劳动者的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进入“法时代”
纳税人隐私权的确立、限制与保护
警惕个人信息泄露
新时代人民警察公信力提升对策
妈妈,请把隐私权还给我
谷歌尊重雕像“隐私权”的启示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内参影响力与媒体公信力
个人信息保护等6项通信行业标准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