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

2016-07-13陈丽

大科技 2016年36期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管理

陈丽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桂林市 541000)

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

陈丽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桂林市 541000)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孕育人才的重要基地,在为读者提供针对性服务、促进高校积极发展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高校图书馆管理提出了挑战。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图书馆的创新管理成为摆在各级管理层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以此为研究课题,指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可借鉴的意见建议。

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管理模式

引言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重要信息资源门户,必须紧随时代步伐,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高校学员和教职人员的需要,特别在当前信息化条件下,每天每小时,这个世界都在产生海量的数据信息,庞大的文献资源不断涌现,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成为了主要发展趋势,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加强对其的管理和组织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任务。

1 高校图书馆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和广泛调研感到,近年来虽然各级已经意识到高校图书馆管理的重要性,但工作实践中多多少少还存在一些陈旧思维和惯性做法,极大的阻碍了高校图书馆的高效管理。

(1)管理方法过于老套陈旧的问题。从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现状来看,基本实现了运行的信息化,相比过去,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但总得来看,这种信息化还处于较浅的层次,还仅仅满足于管理手段的信息化,对于图书馆馆藏内容如何搭载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更好的为读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上研究不深,仍有较大潜力。

(2)投入不足的问题。图书馆的管理经费主要靠上级下拨,经费投入不足,仅凭自身很难得到发展,但随着时代发展,形势发生了变化,一个是书本费用越来越高;一个是信息化建设的成本较高,资金投入成本使用效率越来越低,掣肘了图书馆管理水平的提升。

(3)管理人员素质跟不上的问题。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大多数是从行政管理人员转岗而来,来源比较杂,且数量不足,年龄较大,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对于高校图书管理等专业知识知之甚少。特别在当前情况下,这些人员对于信息化条件下的图书馆管理更是难以掌握,从计算机操作到信息化管理手段创新等方面差距甚大。

2 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基本内涵

所谓“管理”,就是指管理主体组织并利用其各个要素,采取一定的管理方法手段,达到该组织目标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理解“管理创新”,就是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积极适应外部环境,使组织各要素发生新的变化和组合的过程。作为图书馆的创新管理来说,其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发展新路径的创设;②新的组织机构的创设;③新的管理机制和方式的创设;④管理制度的创新。通过以上几种要素的重组,组织架构的重设等,达到促进图书馆管理效能的不断提升。

3 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基本特征

面对着信息大爆炸,面对着新一轮的知识经济浪潮,面对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这些新形势决定了高校图书馆管理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1)全方位性,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不是一般层次上的小打小闹,不是一般的修修补补,而是全方位、多层面的创新,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管理手段、组织机构、运行流程等诸多方面实施,其中思想观念的创新是前提和基础,尤为重要。

(2)多层面性。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主要体现在资源、工作、空间三个层面的管理,资源层面主要是图书馆的设备、图书文献、人力资源以及馆舍等硬件层面;工作层面主要是决策、执行和操作三个层面,虽然管理主要是决策层面的事情,但管理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三个层面的统一和结合,所以管理创新不应该仅仅理解为决策层的创新;空间层面主要针对图书馆的物理分布提出,强调的自上而下,自中央到地方,从全国重点图书馆到一般图书馆都应该包含在这个空间中。对于图书馆管理层面的区分还有很多方法,如可以按职能分,按过程分,不同层次和角度的思维创新更加利于我们全面认识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的层次性。

(3)全员性,高校图书馆管理涉及面较广,不仅仅是图书管理员的事,还要求每一名相关人员积极参与进来,所以这项工作要求所有人员群策群力,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

(4)可持续性。管理的创新一般认为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的创新:①制度的创新;②技术的创新,这两大创新肯定不是一撮而就的,也不是简简单单就可以完成,而是具备高度的动态性和持续性,更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其本身本来就是一个持续创新的过程,主要包括人事管理、管理机构、管理机制制度、服务内容方式等的持续创新。

(5)不可重复性。管理创新包含很多内容,但抓住关键尤为重要,在所有的要素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对人的管理就是对人员的行为、意志进行规范和协调,使其符合某一预期目标。这一点对于图书馆管理也同样适用,所有的管理创新首先要由人发起和落实,需要人的智慧而产生创新。其不重复性主要体现在其与科技创新的不同,科技的创新可以重复实施,也可以借助一定的实验条件进行,但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则不具备这些特征。

4 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模式探究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生和教职工学习工作的基地,在获取知识、提升层次等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图书馆的管理创新研究必须保持认真严谨的态度,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指出创新做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1)全面转变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理念。传统的图书馆主要以“藏书多少”来衡量一个图书馆的质量和层次,由此产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就是围绕“藏书”这个目的来进行,通过对一些纸质资料、书籍和文献进行归纳、收藏等,在藏书得到较好的保证前提下,提供借阅服务,形成的图书馆管理理念就是“对藏很重视,对管理很轻视”,藏书文献会放在重要位置,读者处于第二。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必须积极转变观念,必须积极以“读者”为中心,以“使用”作为核心指标,实施“重用轻藏”的原则,达到充分保障学生和教师的工作学习。此外,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必须实施有效结合,实施多样化的管理理念,让图书馆管理更加有序,规范和便捷。

(2)全面实行信息化条件下管理模式的创新。互联网技术的出现给图书馆管理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随着大量信息资源的不断涌进,传统的纸张文献,实体文本形式的管理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要求,其不仅仅增加了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更浪费了图书馆的空间,不是当代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这些不同形式的信息资源对于图书馆的吸收、收纳以及整理收藏挑战巨大,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比如:可以很好的对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整合进行策略研究,通过构建资源目录、实施元数据处理和实施搜索引擎等方法手段,达到有效提高信息整合效率的目的。这些方法手段都是高校图书馆管理发展的总体趋势。还比如:可以通过实施分类法、文件法和主题法进行信息的整合和重组,这些基本方法都是现代组织技术,可以较好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帮助高校建立一个具有特色和个性的网络文献资源库。

(3)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水平。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今,对于管理人员必须紧跟时代潮流,通过持续学习培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以期服务质量的提升。①要对管理人员进行计算机技术的技能培训,提高从事本职的水平;②提高管理人员对图书市场的掌控情况,使其在掌握图书市场的前提下,自主实施图书管理的创新研究,使其更好的服务高校科研教育工作。

(4)高校图书馆管理机制的创新。机制的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可以为教职员工、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保障。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主要包括外部创新和内部创新两个方面,所谓外部管理机制创新,主要指建立图书馆信息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向外延伸拓展服务,用好网络技术对图书馆的管理进行信息化管理,在此过程中,图书馆必须主动开展与其他单位的交流合作,更好的为教师学生提供服务。所谓内部管理机制创新,主要指创新机制更好的为教师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包括可以更好的与用户开展沟通交流,让用户的建议意见及时反馈;可以通过构建统一的信息系统,实行自主借阅模式,这些做法目前在部分院校已展开,提高了服务效率,受到了较好的效果。

(5)创新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①创新服务理念。服务理念必须由“书”改变为“人”,服务用户就是以用户为中心,构建人性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服务模式,笔者通过调研,以下几种做法受到了教师、学生的一致欢迎。在对用户使用图书馆时间上,在固定开放时间的基础上,兼顾经常性人性化服务,保证用户充分的、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在服务对象上,可以适当向外拓展延伸,比如向一些固定的社会群体开放,不能仅仅把自己圈在本院的用户,适当开展有偿借阅活动。②创新服务内容,要结合网络科技为读者服务,要为读者提供多层面的信息服务,对于网络资源,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要有能力主动进行甄别、下载,要有能力建立本院校的数据库和文献资料库,要积极为读者提供网上查询和借阅服务。此外,要积极建立具有特色的图书馆数据库,根据自身具有的办学特色、专业特色等创造自身的品牌特色,让自身的图书馆在高等教育资源数据库中占有一席之地,俗话说:十项好不如三项精,三项精不如一项绝。对于图书馆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5 结束语

知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图书馆是掌握知识的“主战场”,高校图书馆更是掌握高端知识的主阵地,新的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管理要想主动适应时代新发展,教职员工新需求,积极对自身实施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创新,这其中“人观念”的创新是关键,“制度和机制”的创新是保证,必须坚信,随着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不断创新,其必将能够更好地服务高校教学工作。

[1]青松.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J].商,2016,06.

[2]王红雨.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体制与服务创新研究[J].读天下,2016,08.

[3]周杨姊.用户参与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作用机制与实现路径[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10).

[4]王光梅,路娟娟.探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才智,2016(32).

G258.6

A

1004-7344(2016)36-0007-02

2016-11-15

陈 丽(1987-),女,汉族,湖南邵东人,初级,本科,主要从事图书馆管理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图书馆服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去图书馆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