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6-07-13郭霞
郭霞
(河北省平乡县郭桥中心小学,河北 平乡 054500)
浅谈游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郭霞
(河北省平乡县郭桥中心小学,河北平乡0545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纵深发展,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开展教学活动。鉴于此,新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开始尝试引入游戏,开展游戏化的语文教学,进而,借助游戏的娱乐性,一方面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性,另一方面融合知识,促使学生在娱乐中掌握语文知识,提升自我技能。
关键词:游戏;小学语文;运用
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课堂上大量背诵知识,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致使课堂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不高。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最大的动力在于学生的内在兴趣,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最大的内在兴趣就是游戏。”课堂上有效开展游戏活动,不但能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产生互动行为,而且在快乐的学习气氛中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产生更深刻的记忆。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粗略的谈一下游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游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受应试教育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让学生对知识死记硬背,课堂教学氛围很是单一,学生感觉到的是枯燥,而毫无兴趣可言。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其思维较为活跃,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往往会无视课堂教学的纪律,提出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对于小学来说,自由、灵活、活跃的氛围更适合他们,而游戏则正好是学生感兴趣的,是集娱乐和自由为一体的。运用游戏教学能够很好地刺激学生的感官,进而起到活跃学生学习的环境的作用,有助于让小学的学生在相对自由灵活的氛围中潜移默化的掌握语文知识,有助于增强他们对语文的认知态度,轻松的融入到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去。
如在识字教学内容时,笔者运用猜字谜的游戏来营造娱乐的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记忆。诸如:米(上倒八,下正八,一个十字中间插)、德(两个人走十里地看了四场电影后,一心要回去)、春(三人看日升)等等。将识字的内容改编成为谜语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掌握字体,甚至还有的学生自创字谜,强化了自我对语文知识的学习。
二、运用游戏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中,学生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还存在着差距性,除去教育形式外,还有学生本身对于语文的认知和了解,我们知道,语文是工具性的,需要学生去识字、认知阅读文本、写作等等,这就导致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只是为了上学而学习,这样一来,课堂教学的目标就很难能够得到有效的实现,而运用游戏能够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我们知道,小学语文学习的重点在于对语言的运用,其教学目标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技能等等。游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强化学生语言学习的教学活动,其展示形式是充满趣味性的,能够首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在游戏过程中,逐渐的感受语文的乐趣,从而形成一定的学习语文的动力,为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有效基础。
如在学习《荷花》一课时,其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了解阅读文本内容,感受荷花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以及对大自然的感情等。学生本身对于这样的文本性内容不是很感兴趣,笔者则开展“花语”大赛的口语游戏,让学生就自我的认知,说说自己所知道的花语,并尝试说说不同花的不同性格等等,促使学生去主动探究知识,在学生积极的状态下,趁势引导,以荷花为例,让学生探究荷花,去阅读文本分析文章的写作结构、表达的情感、荷花的性格等等,运用游戏,激发学生的思维,进而拓宽学生思维,最终促使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运用游戏升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方法有效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是教师开展活动的手段和措施。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倡导的是开放性、自由性、平等性教学,其教学方法是多元化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游戏教学有着一定的可取性和必要性,即:游戏教学形式与新课改理念吻合,且游戏教学也一直被新课改所推崇。同时,游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强化了教师语文教学途径和思路的拓宽,能够以多元化的形态来吸引学生学习语文,并在游戏中不断的练习语文,让学生有平台探究语文,进而逐渐的促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和认知。
如在学习古诗教学内容时,学生对于古诗的背诵总是感到畏惧,不愿意主动去学习,笔者则运用游戏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习,强化语文教学的有效升华形成。即:笔者开展“古诗大链接”的游戏活动,由一个人背诵第一句,之后的人接着说出下一句,背诵完之后,下边的人可以自行的背诵自己掌握的古诗的第一句,但是不可重复。小学生自我表现意识很强,纷纷都主动去记忆古诗,同时,在游戏的过程中,笔者趁势的插入一些古诗小知识,直接深化语文教学。
总的来说,小学生较为适合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语文。将语文知识融入游戏之中,不断地去尝试、探究、反思、总结、提升等不需要专门性,从根本促使课堂教学得到提升。语文知识就会成为学生内在的动力,语文课堂教学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高效。
[责任编辑张景贤]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7-0230-176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