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炎,怎样分清甲乙丙?

2016-07-13

健康之家 2016年7期
关键词:甲肝丙肝乙肝

病毒感染是造成肝炎的主要原因。我们因为对病毒性肝炎缺乏认识,没有接种疫苗,就很有可能在一次不经意的接触当中感染肝炎病毒,并从此被病毒困扰一生,甚至最终付出生命的代价。

病毒性肝炎是什么?

肝脏不仅能排毒,它一共负责了大大小小约500项工作,包括制造胆汁(一种消化液)等。我们要把吃的喝的转化为能量和营养,就离不开肝脏的工作。肝脏还会帮助身体利用碳水化合物。另外,对于消除血栓,肝脏也会发挥一些作用。作为如此繁忙重要的器官,肝脏任劳任怨,即使出现问题,也会继续“不声不响”地工作。因此,当我们出现了肝脏疾病的症状时,通常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了。病毒性肝炎也是如此。

肝炎就是肝脏出现炎症,有可能是药物、酒精或者疾病引起的,但在大多数情况中,肝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最常见的病毒性肝炎是甲肝、乙肝和丙肝。感染了肝炎病毒的头几周,可能并不会出现任何症状,这是肝炎的急性期。当症状出现时,不论是甲肝、乙肝还是丙肝,患者都可能感到疲惫、恶心、胃口不好、腹痛、低烧、皮肤和眼白发黄(黄疸)。如果乙肝和丙肝转为了慢性肝炎,它们也许在多年之内都不会造成任何症状,可一旦出现了预兆,那肝脏可能已经受损。

链接:肝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黄疸?

当红血球分解时会制造一种名为胆红素的黄色素,通常肝脏能够将胆红素都过滤掉。但当肝脏功能受损后,胆红素就没法被完全过滤,皮肤和眼白就可能发黄,出现黄疸。除了肝炎患者,新生儿也会出现黄疸,这是因为他们的肝功能还发育不全。

甲肝是怎么一回事儿?

这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肝炎,会在各种情况之中传染,让人有点防不胜防。还好,患者通常只会觉得有点不舒服,大多数患者甚至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感染过甲肝。甲肝病毒一般会自行消失,并不会造成慢性肝炎和长期肝损伤,可以说是最不可怕的肝炎病毒。

甲肝主要是通过食物和水来传播。如果一位甲肝患者上厕所后没有洗手,然后又碰了食物,那么食物就有可能受到污染,带上甲肝病毒,让其他吃食物的人感染上。生鱼片、水果、蔬菜等生吃的食物都是传染甲肝的媒介。另外,给婴儿换尿布后,也应该立即用肥皂洗手,以免传播甲肝病毒。

去甲肝盛行的国家、地区旅游或者居住很容易感染甲肝。因此,在出国旅游前,最好查查目的地最近是否爆发过甲肝疫情。在旅行途中,最好不要吃生鲜的食物和喝生水,并要经常用肥皂洗手。

乙肝是怎么一回事儿?

许多成年人在感染乙肝后会出现轻微的症状,之后会自己好起来。但是有的人却无法自行清除体内的乙肝病毒,最后转为慢性肝炎。90%感染了乙肝病毒的婴儿都终身携带病毒,随着他们年龄的增加,乙肝病毒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问题,例如肝脏受损、肝脏衰竭和肝癌。因此,乙肝疫苗是我国儿童必须接种的一类疫苗。

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就有可能感染上乙肝病毒。因此,无套性交、共用剃刀、针头和牙刷都会传播乙肝。另外,携带乙肝病毒的准妈妈有可能会把病毒传染给宝宝。不过,很多人担心的拥抱、一起吃饭和咳嗽其实并不会传染乙肝。

任何人都有可能感染乙肝,尤其是滥交和吸毒者。另外,经常接触血液和乙肝患者的医务工作者也是高风险人群。高风险人群应该定期进行检查。

丙肝是怎么一回事儿?

25%感染丙肝的人都是短期感染。剩余的感染者则会长期携带丙肝病毒。慢性丙肝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肝脏衰竭和肝癌。还好,我们已经掌握了有效治疗这种肝炎的方法。

丙肝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因此,共用针头是传染丙肝的主要方式。要注意,除了吸毒,文身和打耳洞也可能会感染丙肝。母婴传播是另一种主要方式。在极少数的情况中,无套性交也有可能传播丙肝。拥有多个性伙伴、感染了HIV和性生活过于粗暴激烈,都会增加患丙肝的几率。

一些人可能在很多年前因为与人共用针头而感染了丙肝病毒,但多年后才查出慢性丙肝。由于丙肝在初期基本没有症状,许多感染者并不自知,还继续与他人共用针头或者进行无套性交,这会让更多人感染上丙肝。

各类肝炎,如何治?

慢性肝炎会悄无声息地损害肝脏健康多年,不造成任何症状。因此,除非一早检查出肝炎并且接受治疗和定期检查,很多患者都会出现严重的肝损伤。其实,检查肝炎并不复杂,血检就能够确定患者是否患有病毒性肝炎以及病毒的种类。如果属于高危人群,应该定期筛查。

如果血检结果为阳性,那么必须立即采取行动,这既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所爱的人。甲肝患者应该勤洗手;乙肝和丙肝患者,应该有一套单独使用的指甲刀、剃刀和牙刷,不与人共用,并且在性交时使用安全套。另外,与肝炎患者同住的人都接种乙肝疫苗。关于治疗,首先要做的是请肝脏专家为自己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甲肝一般不用治 由于甲肝通常能够自行痊愈,所以一般不用药物治疗。恶心的症状可能造成一些麻烦,可以通过少食多餐来降低恶心的感觉。要多喝水、果汁或运动饮料来保持体内有足够的水分。另外,在不太舒服的时候要避免激烈的活动。

治乙肝要控制病毒量 治疗乙肝的目的是控制病毒载量,避免它们继续伤害肝脏。患者需要定期接受检查,监测肝脏的健康情况及功能。抗病毒药物和干扰素可以帮助患者控制病情,但并非所有乙肝病毒携带者都需要使用。在开始药物治疗之前,应该向医生咨询并彻底了解各种药物的利弊,然后再做出选择。

治丙肝需慎选药物 和乙肝治疗一样,丙肝也可以用抗病毒药物或干扰素,或两者联合来治疗。在接受治疗前,患者同样应该先向医生了解清楚各种药物的利弊,考虑自己适合使用哪种药物,再决定选择哪种治疗方案。由于一些药物可能非常昂贵,所以在决定治疗方案前还应该考虑自己的经济情况是否能够承受长期使用这种药物。

对并发症严防死守

慢性肝炎的治疗是漫长的,患者必须要有耐心和对这种疾病的正确认识。医生会让患者定期验血来监测其肝脏功能,还有可能通过超声波和CT扫描来查看肝脏的受损情况。如果病毒并没有造成任何肝脏问题,那么患者可能就没有必要接受治疗。但是,这种情况下定期接受检查仍然十分重要。如果能够及时发现,肝炎的并发症是很容易治疗的。而如果因为怕麻烦不定期检查,则有可能会发展出严重的并发症。

肝硬化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肝炎会造成肝脏瘢痕和肝纤维化,最终变成肝硬化。肝硬化让肝脏无法完成日常工作,渐渐演变为肝脏衰竭,并可能危及生命。肝硬化的症状包括疲惫、恶心、体重下降、腹部和腿部水肿。情况严重时,患者可能会出现黄疸和意识不清。

肝癌则是病毒性肝炎最严重的并发症,因此乙肝和丙肝患者即使感觉身体健康也一定要定期体检。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蛋白质,就能够及时发现癌症。另外,超声波、CT和MRI扫描也能够发现肝脏的异常损伤。最后,活体组织检查能够确诊病变是否为癌变。如果在早期就发现肿瘤,就能够手术切除。但大多数肝癌都很难治疗。

肝脏是负责代谢、消化、排毒和制造蛋白的重要器官。当大部分肝脏受损到无法修复的程度时,它就不能完成日常工作。而我们不能没有肝脏,这时肝移植也许是活下去唯一的选择。

链接:肝脏能够“长回来”

肝脏是唯一切掉一部分还能够自己长回来的器官,因此健康的捐赠者能够接受手术,将自己的肝脏切一部分给患者用于移植手术,带给患者一个健康的生活。

小心那些隐形的肝脏杀手

病毒性肝炎患者必须要好好保护肝脏健康,做到:戒酒、定期检查、按医嘱服药。另外,还需要小心防范生活中肝脏健康杀手。

糖 吃糖太多不仅对牙齿不好,还有损肝脏健康。肝脏会利用果糖(糖的一种形式)来制造脂肪。如果摄入太多精制的糖和玉米糖浆会让脂肪堆积太快,从而导致肝脏疾病。一些研究显示,糖对肝脏的伤害可以和酒精相提并论,即使患者体重正常,有添加糖的食物和饮料都应该少吃或者不吃。

草药 很多人感觉草药(包括一些草药补充剂,如卡瓦提取物)很天然温和,实际上它们有可能对肝脏造成伤害。服用草药可能让肝脏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出现肝硬化和肝衰竭。如果打算服用草药或者草药补充剂,应该先询问其是否对肝脏无害。

过胖 多余的脂肪可能会堆积在肝脏细胞中,并且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最后,肝脏可能水肿、硬化。过重和肥胖者、中年人和糖尿病患者易患非酒精性脂肪肝。高危人群应该注意饮食健康和多运动。

太多维生素A 身体需要维生素A,并能够从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尤其是红色、橘色和黄色的蔬果)中获得足够的维生素A。如果通过膳食补充剂摄入了高剂量的维生素A,那就有可能给肝脏带来问题。在补充维生素A前,一定要询问医生自己该不该补,能不能补。

扑热息痛 这种止痛药能够减轻头痛、背痛,还能够退烧,但是必须要小心服用剂量,否则有可能伤害肝脏。在吃药前一定要查看成分。如果因为背痛已经吃了一片扑热息痛,正好又需要吃感冒药(例如泰诺),而其中也含有扑热息痛的话,那就有可能造成过量。成年人每天能够服用的最大剂量相当于6片泰诺的总和,如果每天都服用最大剂量超过2周,就也有可能造成肝损伤,应该事先询问医生的意见。

反式脂肪酸 人造奶油、人造黄油、植物奶油、代脂等都是反式脂肪酸,要小心糕点和饮料中是否含有这种伤肝的原料。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还会让人发胖。

一杯小酒 喝酒后,肝脏要分解酒精并将其排出体外,负担就加重了。虽然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喝酒伤肝,但不知道即使少量饮酒也对肝脏健康不好。再加上,有的酒精饮料浓度过高,或者一喝起酒来就越喝越多,所以很不容易控制好饮酒量,对肝脏的伤害就更大。

x清洁剂 清洁产品、喷雾剂产品、杀虫剂、化学药剂和香烟中的化学物质都会损害肝脏健康,因此最好不要直接接触这些东西,也不要吸烟。

猜你喜欢

甲肝丙肝乙肝
灌云县2001—2018 年出生儿童甲肝疫苗预防接种效果评价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乙肝妈妈:我该如何孕育一个健康宝宝?
吃错海鲜,小心得肝炎
春季甲肝高发需谨慎
miRNA-122与丙肝病毒感染及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76例妊娠合并乙肝的护理分析
我哥这10年的悲欢离合乙肝路
乙肝抗体从哪儿来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