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剧《江姐》的演唱分析

2016-07-13王盼华邯郸市群众艺术馆056000

大众文艺 2016年12期
关键词:江姐人物形象歌剧

王盼华 (邯郸市群众艺术馆 056000)

歌剧《江姐》的演唱分析

王盼华 (邯郸市群众艺术馆 056000)

歌剧的艺术形式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它容纳了戏剧色彩、舞蹈艺术、声乐表演、器乐演奏、舞蹈形象等为一体的结合体,来表达完整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形象,以及故事主要矛盾和中心思想。通过声音的技巧和内涵来表达内心思想。歌剧的形成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歌剧表演唱段。歌剧《江姐》是中国歌剧值得骄傲的一部作品,在中国歌剧史上有着特殊的艺术地位。剧中以江姐为主要人物,成功塑造了一个不畏艰险、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中国知识女性的英雄形象。歌颂了以江姐为代表的革命先辈,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赴汤蹈火自情愿,粉身碎骨心也甘”的崇高思想。

声音形象;人物特点;艺术表现

歌剧《江姐》的音乐特点鲜明,有很强的戏剧特点,对于该作品的演唱特点会根据主人所在剧幕的处境而有不同的演唱方法和特点,下面我将浅谈一下歌剧《江姐》的演唱分析。

一、声音技能与音色表现

声音的技能来自于正确的演唱方法,它就像是歌剧中的语言、舞剧中的动作,声音的技能就是要有很深厚的演唱功底和科学的发声方法。歌剧表演者要做到声音的技能应该是游刃有余、自然流畅,不能让演唱技术成为歌剧人物形象展示和演唱的负担,不能制约声音的表达,所以就要求演唱者一定要有很充分的准备的角色的正确把握。

音色的特质决定了人物角色的表演能力。只有对人物相符的声音,才能更加有力的把人物升华,把作品演活。歌剧《江姐》表现了一位勇敢坚强、无所畏惧英雄人物江姐,歌剧的故事发生在重庆一带,只有运用中国传统的民族唱法来演唱,才能突出地域性和民族性的主要风格和特点,作曲家还要根据人物的特点注意咬字和吐字的行腔,做到让老百姓听明白,听得舒服,有感染力并且让观众都能接受。但不能全部运用民族唱法中的一些咬字的甜、亮、水,因为江姐的年龄和身份决定了要演唱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其中 有一段歌词写到“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封脚下踩”江姐在唱的时候就应该是自然大方,语言性比较强,它所运用的演唱方法就应该基本接近民族唱法的一种甜美,这样具有一种赞美的意境和歌颂性。主人公江姐的演唱的唱段为歌剧的全曲基调打下了基础,这个歌剧的全曲风格也正是以这首歌为发展的基础,才有了《绣红旗》《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等优秀作品。

总而言之,音色是人物形象表现的手段之一,其中“声”是指本身生理的特征,“情”则是指人内心情感表达的感受,如果没有感情情的表达和抒发,声音出来就没有色彩,没有灵魂。只有“以声带情”“声情并茂”才能让声音富有表现力并更好地表达人物形象。

二、人物形象与舞台整体设计

在歌剧表演中,其目的是要体现并塑造剧中不同的人物性格特点而表现的一幕幕有故事情节、有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同时又离不开整个舞台的设计和道具的设计,再运用恰当的灯光、音响等相适应相配合,就成了塑造人物角色的重要环节,可以说每一部歌剧的编排和设计都离不开这两种紧密相关的要素和环节。

歌剧《江姐》中女主人是一位坚强、独立、无所畏惧的地下革命工作者。导演在设计她的人物造型上很用心。首先在发型上专门设计了短发再稍微加上些卷发,这样是女主人在角色上稍显成熟,外加一条蓝色的旗袍很显优雅大气,彰显当时革命工作者的气质。一条长长的白围巾让江姐的形象更显大气和端庄,为这位革命者增添了不少女性的唯美飘逸。第二场中,江姐一出场就以优美娴静的神态和缓慢平稳的步伐吸引了现场的观众。在七场中,江姐面对生死离别,淡定从容,与狱中的战友朋友一一告别,并全情抒发自己的革命思想和情怀,经典唱段《五洲人民齐欢笑》十分感人。歌剧表演中,她穿上了红色的毛衣,英勇就义。红色毛衣就是这个唱段特殊的道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把作品推向高潮同时也被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它不但表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一颗红心、一腔热血,同时也象征中国革命胜利的一面旗帜,更代表了广大革命者期待胜利的信心。

三、角色表演与人物心理相统一

古人云:“情动于中,故形于声。”情感为声音的灵魂,声音为情的支体。对于每一个歌唱者来说,美好的声音是演唱当中的物质基础,以及艺术表现形式,但最终的目的是在表达真实的情感。“情”不能够“代”声、但情是可以“带”出美好的歌声。所以说在演唱时应该有一定的情感和歌曲的理解,从中把握好歌曲演唱的风格和方法。

歌剧表演是每一个歌唱者的最高追求。表演艺术是通过人的演唱、器乐演奏、人体动作的形象展示、面部表情等来塑造人物形象、传达剧中人物情绪、情感艺术。在运用科学方法的同时,动作、眼神、舞台的呈现等,都成为了塑造人物角色的重要环节。人们在演唱时,内在的情感是要用声音来表达的,通过人物、场景、心理等方面,展开想象在正确的演唱技术和姿势的情况下自由发挥演唱的情绪。

著名导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在再体现的条件下的性格化。在这里我认为就是在表演者表演的同时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特有的音乐素质,在表演角色时所产生的独特艺术效果。在《江姐》的表演中,既要“再体现”她作为女革命者勇敢和坚强、临危不惧的一面,同时还要角色的“性格化”。一名女性,她有女子的那份温柔心、有她放不下的丈夫、孩子和狱中战友情。在体现人物的特征时就应该从主人公角色的动作和思想这两个方面去完美表现,

2008年我扮演了江姐这一形象,在学校的舞台上成功演下了《绣红旗》《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等唱段,在演出之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系统的看了歌剧《江姐》的全部场景受益很多,每一场的出现都要深深体会角色的重要性。并根据剧情的发展认真分析女主人的内心活动和唱腔的变化。在演唱过程中抓住故事情节的主要矛盾,展开人物形象的特点的展示。其中歌剧选段《绣红旗》,虽然作品短小但要表达江姐对国旗的无限热爱和对新中国成立的期盼的真切表达,却需要很多的工夫。作为新时代的一名群文工作者,要想取得成绩必须抓住细节、刻苦探究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收获。借歌剧《江姐》这部作品,激励自己热爱党、热爱人民,坚持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让群众艺术蓬勃发展。

[1]胡芝风.戏曲舞台艺术创作规律[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26-64.

[2]管林.声乐艺术的民族风格[M].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8):32-46.

[3]孟繁树.中国板式变化体戏曲源流研究[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48-55.

[4]上海艺术研究所话剧室编.佐临研究[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1):34-56.

[5]沈达人.戏曲的美学品格[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3):21-66.

[6]陈紫.重观歌剧《江姐》[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7):12-33.

[7]葛光锐.《江姐》的几个形象[M].人民音乐出版社,1965(4):8-16.

[8]何为.赞歌剧《江姐》[M].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10):5-12.

[9]金砂.歌剧人物的性格刻画和形象塑造[M].节选自《歌剧艺术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5):3-45.

猜你喜欢

江姐人物形象歌剧
红色基因与艺术传承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江姐的信使 :一生无悔的选择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歌剧《江姐》的故事(三)
“江姐”大战“鼠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