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视角下的皖西庐剧保护与传承现状调查研究

2016-07-13王德兵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237012

大众文艺 2016年12期
关键词:皖西非遗文化遗产

王德兵 (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237012)

“非遗”视角下的皖西庐剧保护与传承现状调查研究

王德兵 (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237012)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法律法规是指导庐剧传承与保护的行动指南。庐剧自入选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以来,尤其是经过改制之后,庐剧的传承与保护的现状如何,怎样更好得保护丰富的庐剧资源。对此,笔者以皖西庐剧为例进行了实地调查。改制以来,庐剧的传承与保护取得了良好的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如何解决?笔者对此,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构想及其未来展望等研究对策。

“非遗”;皖西庐剧;保护;传承;现状调查;对策研究

一、现状调查:成就与问题

(一)缘起

目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称《非遗法》)(2011)是指导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重要法律文件,尤其是《非遗法》,在其“总则”中明确规定了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及范围、保护原则与措施、保护和使用的原则等相关问题。《非遗法》还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代表性项目名录、传承与传播以及法律责任等重要问题作出了全面而又明确的规定。这两部“非遗”大法及其之后相关法律法规颁布实施以来,对照国家及地方相关部门、单位和个人在“非遗”工作方面遵照执行情况,特就被2006年首批正式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庐剧在保护与传承方面的现状(以西路庐剧即皖西庐剧为例)进行实地调查,一方面总结皖西庐剧这些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分析研究保护与传承的对策,以进一步促进庐剧艺术健康而又可持续发展。

本次调研的主要目标是全面了解和掌握皖西庐剧在保护与传承的基本情况、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等现状,进而提出具体的保护对策以促进庐剧可持续发展。调研的具体内容是:1.庐剧代表性传承人的情况,并进行重点访谈;2.自进行企业化改制以来庐剧发展现状及其相关举措,与皖西演艺有限公司相关管理者、编剧、作曲、演员等访谈或做题;3.庐剧现有的场所(办公、排练、演出、培训等场地)的实地考察;4.庐剧人才培养与合作交流等情况;5.庐剧保护与传承的措施,尤其是建档和数据库等记录措施等。调研的时间是2014年5月22日和2014年7月15日,地点分别在皖西演艺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会议室和皖西庐剧艺术研究学会办公室。参加此次调研的成员主要由《戏剧美学视野下安徽庐剧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课题组成员及大学生代表一行5人组成。

(二)皖西演艺传媒有限公司(2014年5月22日)调研

2014年5月22日上午9点在皖西演艺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的何普能、樊诗耀两位负责人在会议室接待了我们课题组一行。何普能同志向我们介绍了自改制以来皖西演艺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在近五年的发展情况。他说回顾了皖西庐剧团建团的历史:1953年2月筹建,定名为“六安地方戏实验剧场”,同年5月剧团正式成立,定名为“皖西倒七戏剧团”,1955年改为“安徽省皖西庐剧团”。皖西庐剧是安徽庐剧的源头,形成了独特的西路庐剧流派。2010年8月,按照六安市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要求,皖西庐剧团 与皖西大戏院合并成立“六安市皖西演艺传媒有限公司”,属于六安市国有独资文化企业。公司主要经营项目:文化艺术创作,艺术演出经营,群众文化活动策划,文化艺术经纪代理等。体改时,剧团现有退休人员48人,办理提前退休人员14人,其余44人进入市演艺传媒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拥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庐剧传承人1人(武克英)、省级非遗传承人2人、市级非遗传承人2人、演职人员80人。5年来完成演出任务千余场。

接着,何普能同志总结了近几年改制后公司取得了一些成就。他说:改制后公司下设的庐剧艺术团先后创作演出的两部大型现代庐剧《杜鹃啼血》(2013)、《信义人家》(2014)都获得了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受到省、市委领导的高度赞扬和肯定。在理论研究方面,2012年成立了皖西庐剧艺术研究学会,确认了研究学会顾问、负责人和理事名单,学会负责人(主席)由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担任,第一批入会会员有128人。2013年创办了皖西庐剧艺术研究学会刊物——《皖西庐剧》期刊。在著述成果方面,我公司国家一级作曲,安徽省六安市音协名誉主席,前皖西庐剧团作曲吴正明先生于2012年出版了专著《庐剧声腔系统》,不仅填补了首批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庐剧声腔学术理论研究的空白,同时也填补了安徽和中国戏曲音乐学术研究的一个空白。在馆藏展示方面,在在皖西博物馆设立了“皖西庐剧展厅”。每年的送戏下乡、送戏进社区公益性演出活动都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认可和人民群众的欢迎。

随后,该公司负责人樊诗耀同志,专门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他说:由于受到人才、市场、机制、投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长期的戏曲不景气是全国性的普遍现象,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皖西庐剧窘状尤为突出。皖西庐剧在传承和发展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才方面:编剧、作曲、导演、演员等人才缺乏,尤其是青年骨干表演人才严重缺乏,演出技能弱化;主创后继乏人,事业发展艰难;演出缺乏中介力量,发展举步维艰。人才匮乏(尤其是作曲、导演等重点专业人才后继无人),青年演员缺乏艺术实践;庐剧艺术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传承人年事已高,传徒授艺受限;年轻人学艺不精,优秀传统技艺正面临濒临消亡的危险。

二是市场和场地方面:面临着观众下滑趋势、市场萎缩等困难。演出市场萧条;戏曲创作与演出市场严重脱节,得奖剧目得不到普及推广。目前庐剧缺少有规模的“培训基地”。剧目的传统与创新冲击;剧种的生态与剧团现状发展失衡。剧团的工作环境和演出条件需要进一步改善。演出器材落后破旧,艺术生产和艺术质量的提高受到严重制约。

三是体制和研究方面:非遗保护与利用发展结构亟待优化,非遗保护机构不健全,管理队伍整体水平偏低,亟待改善与提高,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亟待规范传统戏剧的传承体例欠缺完善。传统戏剧的剧种保护力分配不均,缺乏对庐剧发展有战略性思维的决策人;遗产保护水平参差不齐,研究整体水平偏低。非遗保护与利用发展综合实力相对落后,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品牌。

四是投入方面:经费投入不足,尤其是保护经费紧张,公司负担重,生存艰难;由于经费不足和演出市场不景气,演职员待遇低下;改革的不完善带来一些负面问题等等。公共财产经费投入不足,整体水平亟待提升。

(三)皖西庐剧艺术研究学会(2014年7月15日)调研

2014年7月15日下午3点课题组在皖西庐剧艺术研究学会召开座谈会,研究学会主席,庐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庐剧表演艺术家武克英同志主持了座谈会,研究学会的作曲吴正明和编剧童立奎两位同志参加了座谈。

武克英同志首先介绍了自己的从艺经历。她介绍道:1955年,进入剧团随西路庐剧著名老艺人刘正元学习传统唱腔,专攻花旦。1958年,武克英进入安徽艺术学校进修。同年,16岁的她就挑起皖西庐剧团的大梁饰演《葬花吟》。1972年,赴京参加折子戏调研。1980年,成为中国剧协会员,次年被选为中国剧协理事。1982年,武克英主演的大型庐剧现代戏《妈妈》成为皖西庐剧的扛鼎之作,晋京为十二大代表专场献演,为党的十二大代表演出成为轰动一时的戏苑盛事,收到首都戏剧界和《人民日报》《北京晚报》及《安徽日报》等数十家新闻媒体的好评。1986年,主演《他从迷雾中走来》,或省艺术节演员一等奖,翌年又在全省中年戏曲演员大赛中夺得个人演唱一等奖。国家一级演员。1989年,时任皖西庐剧团团长已达五年的武克英却急流勇退。2008年2月,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武克英当选为皖西庐剧艺术研究学会第一届主席。

然后武克英同志畅谈了自己在从事庐剧表演和传承几十年时间里的真切体会和取得的成就。在表演生涯中,她除了绝好地把握庐剧的“主调([二凉]、[寒腔]、[三七])”,还特别注重庐剧“花腔小调”的翻新。逐渐摸索出了用“真假声”结合唱庐剧的表演方法,尤其尾声处理得美妙入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西路庐剧演唱风格,假声(即小嗓子)使唱腔委婉甜润,小嗓子更显西路庐剧的魅力特征。主要代表剧目有《秦雪梅》《薛凤英》《白蛇传》《梁祝》,以及现代庐剧《妈妈》等。武克英培养了不少传人,其中王林、陈久梅、冯晓薇等是佼佼者。近六十年的庐剧生涯中,武克英同志主演和参演的庐剧舞台剧一百多台,塑造了众多具有代表性的舞台形象,给观众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随后,课题组就庐剧编剧、作曲等方面,请教了童立奎和吴正明两位同志。最后三位庐剧老艺术家对目前皖西庐剧挖掘、整理、教学、传承、发展等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并表达对庐剧现状的喜忧参半,以及对庐剧未来发展的期望。

二、对策研究:建议与构想

课题组成员经过对皖西演艺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的实地调查,了解了皖西庐剧在传承与发展等非遗保护方面的现状,总起上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在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和困难。面对问题,如何解决。笔者以为应该从思想认识、人才培养、场地建设、理论研究、机制创新、资金投入等方面考虑并加以解决。

第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保护意识,加大戏曲文化宣传,呼吁领导部门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营造皖西庐剧良好的生存环境;形成领导关心、部门重视、单位主抓、个人敬业这种通力协作的的良好局面。在传播路径上,充分利用新旧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手机等进行宣传。开辟庐剧戏剧频道,开办皖西庐剧网站,甚至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借助影视制作,如拍摄庐剧微电影和庐剧电视剧等,拓展庐剧文化传播渠道。

第二,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努力加强庐剧艺术人才队伍建设,重视戏曲艺术后备人才的培养,着力解决后继无人问题;可以采用送出去(全国知名艺术类或综合类院校)进行专门的戏剧戏曲专业培训,或请进来,聘请知名庐剧表演艺术家及其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进行现场指导和实地教学,提高庐剧新人的理论素养和艺术创作表演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本单位国家级或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的传帮带作用,通过他们的带徒传艺和练功强技,着力培养庐剧中坚力量。此外,可以积极引进编剧、导演、作曲、舞美、表演、演奏和管理各方面专业人才;或者给戏校、艺校招生优惠政策,减免学生学杂费的形式培养戏曲人才。

第三,重视传承场所和展示场所建设。加强剧场、排练场等文化设施的建设,政府机构和高校合作筹办戏剧传习所和地方戏曲文化推广基地。建立庐剧博物馆或者以庐剧为主题的展示场馆建设。开设以庐剧艺术为主题的文化广场。继续开展送戏下乡、进校园、进社区等传承与传播活动。举办“徽风庐韵”大型专场演出活动以加强对庐剧观众群的培育。

第四,启动庐剧研究机制,积极开展庐剧的理论研究。充分利用《皖西庐剧研究学会》平台,办好《皖西庐剧》刊物。做好皖西庐剧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普查、挖掘、搜集、整理唱腔、表演方面的宝贵资料,整理《皖西庐剧传统剧目集》、《皖西庐剧音乐集成》等书籍。开展经典小戏、折子戏和经典唱腔(唱段)的录音录像工作,或制作成微电影,进行抢救性记忆。搞好庐剧档案和数据库建设,尤其是庐剧资料的抢救(性记忆)、保护与利用工作,迫在眉睫需要建立数字化数据库建设。推进皖西庐剧艺术自身的改革与创新,开展庐剧普及性、公益性演出

第五,建立机制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体制的形成有利于健全科学有效传承体系 。从保护传承人的角度,建立非遗进学校和非遗教学基地与传承机制。高校可以开设庐剧艺术相关的课程;利用中小学进行非遗宣传和传承,或编写乡土教材,开展非遗知识培训。除建立起传承机制外,还要建立专门的资料中心,收集散落在民间的资料,加强对这些遗产的研究和宣传。举办各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日和庐剧艺术节,开展庐剧传统小戏、现代小戏和折子戏调演活动。强化民众的非遗保护意识,发展庐剧文化旅游。

第六,增加资金投入,加大资金扶持的力度,建立庐剧研究基金会。初步建立非遗保护市级法规,给予足够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形成有效的资金和法律的保障体系。

总之,在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民族或者区域文化特色消失加快,庐剧要积极向市场寻求发展;通过各大政策的实施,使庐剧合理有序地传承发展。相信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对振兴皖西庐剧,和打造皖西“非遗”文化品牌一定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注释:

1.2.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资料汇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575:584,3-8.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戏剧美学视野下安徽庐剧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批号2011sk354)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王德兵(1966-),男,汉,安徽六安人。副教授,文学博士,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研究方向:文艺理论、戏剧美学。

猜你喜欢

皖西非遗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Tough Nut to Crack
回马枪
回马枪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回马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