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主持人风格与受众心理感觉
2016-07-13乐山师范学院614000眉山市东坡区新闻中心620000
姜 壮 (乐山师范学院 614000; 眉山市东坡区新闻中心 620000)
蒋赟奡 (重庆电视台 404100)
浅谈主持人风格与受众心理感觉
姜 壮 (乐山师范学院 614000; 眉山市东坡区新闻中心 620000)
蒋赟奡 (重庆电视台 404100)
综艺节目主持人从这类节目产生一直伴随左右,为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了原动力。英国学者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中,可以将主持人看做是编码者,而受众就成为了解码者。综艺节目中的信息通过符号来传播,解码者有选择的对编码者传递的符号进行筛选、理解,并通过各种途径反馈回编码者,而主持人则会根据这些符号信息对自身的风格进行修正和提炼。受众作为接收者和反馈者,对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但作为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却也有着延续性的共通点——让观众从节目中获得心理的松弛和压力的缓解。研究综艺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与受众的心理感觉是为了从中找到主持人与受众的契合点。
综艺节目;主持人;主持风格;受众心里感觉;“编码—解码”理论
纵观综艺电视节目的发展,从早期的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将广播谈话类节目移植到内容单调、节目贫乏的电视,到我国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家喻户晓,再到现在泛娱乐化、泛大众化的多元节目的开发。综艺节目始终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如同一罐调味剂,在有限的平台上带来无限的欢乐。我们也不难发现,尽管如今的综艺节目种类繁多、花样层出,但节目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元素——主持人,依然伴随左右。
一、 综艺节目主持人风格的形成及变化
综艺节目主持人在当年美国NBC从广播谈话类节目中衍生出《今夜秀》时,就注定了综艺节目主持人与普通播报新闻的主持人、记者的风格有很大的不同。众所周知,主持电台节目时,因为没有画面的配合,电台DJ需要极具张力和夸张的声音表现来弥补没有视频辅助的不足,使得听众能更完整、愉快的收听完一档节目。在电视节目中,综艺节目主持人的风格在最初就形成了轻松、活泼、戏剧性等特点。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特质被继承了下来,有一些与时代特征不相符的风格则被规避掉了。
华语地区的综艺节目主持人虽然在发展上稍晚,特别是大陆地区,但因为语言特色及地区差异,也形成了本地区特有的风格。台湾地区因为社会意识形态、现代经济发展较早,以及延续其一贯的历史特色,在二十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当地政府开放了公共电视台的资源平台,各类综艺节目在摆脱“政治挂帅”等因素后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这一地区的综艺节目主持人在节目娱乐性、趣味性的整体把握下,结合自身的个人能力、性格特点,形成了特有的主持风格。再结合到台湾地区的语言习惯,节目中台语(闽南话)的使用,也拓宽了节目的受众群体,变得更大众化且更接地气。
大陆地区的电视产业发展相对较滞后,在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开展,民众在提高不断生活水平的同时,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有了新的要求。电视平台的开发,由中央台到各地方台对于节目的制作与播出,特别是综艺类节目都开始走上了与其他地区、国家借鉴、交流的道路。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也从央视的端庄、内敛、大气的单一化和同质化,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受众的选择使得内地综艺节目主持人的风格也逐步走向了多元化和个体化。近年来受到台湾地区综艺节目的影响,以及许多台湾地区的主持人到大陆来发展的因素,大陆地区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变得更加的外放,更加的有亲和力,整个华语地区的主持人主持风格也逐渐的趋于融合。
二、主持人风格对受众心理感觉的作用
根据英国传播学者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从媒体到受众就是从将信息按照媒体的传播意图进行“编码”,再通过适当表达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受众,由受众安居自己的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认知的“解码”过程。他认为:媒介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总是借助一定的符号来传播意义,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编码,而受众在传播过程中也按照一定的使用规则来对符号进行解码,了解其传播的意义所在。1一档综艺节目的策划团队、主持人都可以被视作是霍尔理论中的“编码者”,任何信息都具有多面性,编码者需要将信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将其认为信息的要点进行“编码”,这种“编码”不一定时全面的,甚至可能是片面的、错误的,但为了达到节目效果,“编码者”可能在某一特定环节对信息进行“特殊处理”,然后通过媒体平台将编译的符号传递出去。例如:某些综艺节目中嘉宾的部分言语表达的意思,经过剪辑拼接后,产生了具有冲击性的预告片段,传播者就可以利用其吸引更多的受众关注节目完整内容。
综艺娱乐节目一般有很广的观众面,主持人要面对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层次不不同审美情趣、不同年龄结构的众多受众,想要做到“雅俗共赏”,是较为困难的一件事情。这就对主持人自身的各方面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受众需求来调整、变换他们想要传递的符号,这样才能让受众即“解码者”更好地理解这些符号。而主持人在节目录制现场的各种反应及应变能力与观众的心里感觉如何契合、怎样契合,也直接关系到节目的整体质量。
霍尔将编码者和解码者之间的关系和地位变化定义为一下三种地位形式:“主导—霸权的地位”“协商的代码或立场”和“对立码”。其中,用来形容综艺节目的制作单位和主持人希望通过以霸权为主导的解码方式,使得符号能够直接、正确的传递到解码者—受众中,而这种方式对于综艺节目的创作初期是有效、积极的。
娱乐节目主要依靠搞笑、猎奇、煽情三种手段来吸引观众,这三种手段始终是节目的支撑点。2而这三种元素如何在节目中得到体现,如何将它们通过符号传递给解码者,主持人的作用就相当的突出了。综艺节目发展到现在,能单独依靠其中某一种元素来支撑整个节目的已经为数不多,更多的综艺娱乐类节目需要靠三种元素的融合、交叉来达到效果。主持人则是主要负责将其进行重新“编辑”转化成符号然后托出,而在这个重新编码的过程中还需要融入主持人本人的风格演绎才能释放出好的效果。
三、受众心理感觉对主持人风格的影响
受众从广义上讲,是一个庞大集体的总和,包括了报刊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视的观众以及网民。在霍尔提出的“编码—解码”理论运用的过程中,受众有时具有主动性的。受众可以根据自己对信息的认知进行选择,从而使得受众的地位得以加强。而综艺节目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是由节目策划、主持人把想传播的内容进行主观从创作,通过符号的形式进行处理后,将其在不同的平台进行信息传播。对于受众而言,如何去理解这些符号,如何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并且将其进行二次传播则是其解码过程。
简单来说,受众就是一个信息传播的解码者和接收者,前文中提到霍尔对于“编码—解码”过程中编码者和解码者的地位有三种变现形式的论述。通过霸权方式来主导解码使受众接受是节目制作团队最希望达到的效果,但受众对这些符号的理解和选择则是不可控制的。同一个信息,不同的受众会根据自己的经历、受教育程度、审美喜好等多方面因素才进行判断取舍。而主持人则是节目与受众之间的中介,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语言活动不能脱离节目和受众去自由创作。3
霍尔指出:协商式的解读,解码者和编码者进行微妙的“讨价还价”,则是在综艺节目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被主流采用的一种方式。在节目录制现场的观众和嘉宾,是会第一时间对主持人进行考验的受众群体。主持人传递出去的符号是否被受众接收、信息是否被曲解,都能在现场得到即时的反馈。受众的心理感觉通过肢体、动作、言语表现出来,而主持人则要通过这些反应即时的进行调整。受众和他们的心理感觉的变化只能通过更换频道进行即时的反应,而这样的信息反馈也只有通过收视率和后期的问卷调查才能得以明晰。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几乎没有综艺节目的录制现场是全封闭只有主持人自己而没有嘉宾和现场观众的原因,现场的受众心理感觉能让主持人随时做出调整,这样,除了让广大观众接受主持人的风格外,也对主持人自我风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受众对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但作为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却也有着延续性的共通点。娱乐节目给观众提供的最浅层、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让观众从中获得心理的松弛和压力的缓解,这也是观众之所以收看娱乐节目的最基本动因。4而作为综艺节目的主持人只有遵循了这一原理,才能与受众产生更好的互动和共鸣。
四、受众群体的分化对主持人风格的影响
当下时代的发展特征,个性化通过各种渠道和表现被凸显出来。在我们追逐自我解放和强调个体的发展时,电视节目的发展特别是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所面临的受众群体也开始分化,而综艺节目的制作则开始更加注重收视群体的变化,以求从众多的节目中脱颖而出。这些综艺节目中的主持人在面对不同的节目定位、受众群体定位时也在调整各自的风格,希望能通过节目整体的发挥得到受众的认可。霍尔的“编码者—解码者”理论中,提到的三种形容编码者与解码者二者之间关系的地位和形式。编码者希望编制的符号能够完全被解码者所接收;而受众作为解码者则会因为多种因素,对符号进行筛选,或完全正向、或部分甚至是完全逆向的解读。
主持人在迎合受众需要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和素质的同时,受众自身的年龄阶段、社会经历、教育背景和收看目的等因素也会对解码有重要影响。不同的受众群形成不同类型的解码者,对应于不同的解码效果。而对于主持人,为了保证信息传播的有效解码,必须更多的去了解不同受众对于信息的接收习惯,否则容易产生信息传播过程中的错误解码,导致传播失效。
五、综述
主持人强调个人风格是个人魅力的展现,而这样的风格是否能被受众认同,就一定要试着去了解受众的心理感觉。而作为受众群体,对于综艺节目无外乎是轻松、欢乐、感性这样的心理需求,主持人的个人风格,或毒辣、或知性、或搞怪,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与受众的需求有所契合。一档综艺节目离不开主持人,也离不开受众,看似他们之间都各取所需,但最终所追求的都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完美书写。扮演好各自的角色,找准各自的定位,也就能在主持人自己和普通观众中找的平衡点,碰撞出美妙的火花。
注释:
1.张晨光.以“编码——解码”理论审视《大国崛起》.青年记者[J]2009(29):25.
2.宗匠.电视娱乐节目:理念、设计与制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1):257,263.
3.徐莉,毕凤飞.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1):243.
4.宗匠.电视娱乐节目:理念、设计与制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1):257,263.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播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3]盛希贵.影像传播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