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地方性院校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创新教学思维探讨
2016-07-13谢玲玲宜春学院336000
谢玲玲 (宜春学院 336000)
当前地方性院校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创新教学思维探讨
谢玲玲(宜春学院336000)
文章中对我国部分地方性院校教育体制改革以来,艺术设计专业招生考试以及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作了的一定的分析与阐述,重点论述了针对问题与不良现象,利用创新思维改革艺术设计课堂教学的一些建议。
艺术设计;问题;创新思维;教学
课题《地方性院校艺术设计招生考试制度面临的问题与创新教学对策研究》之结题论文
一、部分地方性院校艺术设计教育招考中出现的问题
自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以来,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艺术设计人才,但部分地方性院校受快速发展思想的影响,出现了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短期行为,影响了专业的招考方式与模式。如部分地方高校设置考试题目时多年一成不变,题目类型偏窄,诸如静物默写、人物头像默写或石膏写生等,致使出题方式明显模式化,这必然造成指导学生培训时的针对性,而忽视艺术训练的本质规律。
加之应试的时限性,很多学生集中于个别城市所办学习班的集中训练。由于短期内需完成培训任务,使教师寻找捷径应付考试,学生长期接受集训式快餐训练,造成学生对物象的理解表象化、概念化,模式化。教师对造型训练进行提炼和概念化处理,使处于启蒙阶段的学生受到了不良影。学生在其训练过程中,丧失了自己特有的角度去理解绘画艺术,机械的完成着作品的表现形式和语言。
另外,也有部分地方院校过于追求办学规模,对艺术生招生无底线降低录取分,使很多原本缺乏艺术兴趣的考生进入艺术专业学习,导致整体生源艺术素质和艺术禀赋偏低,学生学习专业过程中缺少热情和兴趣,学习的盲从性与依赖性增加,缺乏主动学习的状态。
二、部分地方性院校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良现象
1.模仿式现象
教学风格相互模仿,教学方法趋于雷同,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没有传统艺术教育精粹的个体与个体间的讨论与互动,完全理论性的阐述与讲授。由于教师自身修养的局限性,对深层次理论缺乏实践体验,所以表述过程单调乏味,趋于程式化的语言,无法使学生对艺术的真谛有切身的理解和感悟。
2.教科书依赖现象
教师年轻化,缺乏实践经验,不敢逾越教科书大致范围,语言缺乏生动性,内容干巴,过分条理化,没有深刻性,更没有感染力,致使课堂氛围刻板,学生感觉疲乏。由于部分教材未及时更新新的知识内容,教师又没有直接的社会实践与体验,造成所授知识的成旧和过时,不能跟进时代的步伐。
3.课件复读现象
教师在课堂中仅利用出版社发行或网上发布的课件进行教学,这类教学课件虽具有普遍性,但缺乏针对性,学生通过这种课堂学习只能认识一般的普遍性问题,对实际的设计,尤其是区域性特点较强的案例找不到解决方法和指导依据。教师在教学中形成依赖性,甚至有些教师在放课件过程中只关注课件的播放,而不注意学生的理解进度和消化程度,造成了知识累积的消化不良,忽视了课堂的节奏把握和重点的分析与讨论。
4.模式化实训现象
教师利用以往的教学实践经验指导教学,形成了一整套模式化的实训方法,针对每个学生缺乏具体的个性化引导,只对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训练,在示范过程中利用模式化、概念化、步骤化的训练方式进行教学,教师个人的风格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艺术品味以及艺术风格的形成。
三、正视问题,改良现象,创造性、灵活性地进行艺术设计教学
针对目前部分地方性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招生应考的问题,应采取双向的制度与培训方式的改革。一是招生考试制度对艺术设计考生的考察范围适度放宽,在侧重考量学生的艺术基础知识与基本功外,增加考察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对艺术的感悟能力。促使各类学校、培训机构教师在培养学生基本功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与开发。
(1)适应度值好的一类采用本地生存策略,即当前的生存区域已经有较好的生存条件,草莓植株可在当前区域进行生长。本地生存策略在使用2-opt交换方法的基础上融入遗传算法的交叉算子,采用双链单点交叉,pc为交叉概率,如果pc>rand,则将原个体与最优个体进行交叉,如图6所示。
另外,部分地方性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应在其现有的办学条件基础上,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利用创造性思维的方式进行教学。
1.营造教学的自由环境,充分释放学生各自的个性潜能。摒弃过份的理论讲述、原则性的讨论、模式化的确立,多作理论的比较、多元化的观点分析、艺术作品风格的讨论,形成生动活泼、不拘一格的课堂教学形式。在过分指导、束缚、控制的环境中,思维难以摆脱禁锢下的僵化,奇迹难以发生。人的潜能,惟有在身心无比和谐、自由、愉悦的状态下,才能发挥至最佳水平。法国钟表制作大师布克即为很好的例证。当年布克因反对罗马教廷的刻板教规而锒铛入狱,在失去自由的囚禁期间,无论如何都制作不出误差低于1/10秒的钟表,而之前在自家作坊时,误差低于1/100秒的钟表都能轻松造出。直至越狱逃跑后,过上虽环境依旧艰苦但自由的生活时,布克制造钟表的卓越水准,又奇迹般地恢复了。真正影响钟表精确度的不是环境的艰苦,而是自由环境下身心的轻松自由度。
2.课堂中不增加学生学习压力,不强加式的进行审美倾向的灌输,使学生不带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进行作业的练习与作品的设计,充分展示学生各自的认识角度与表现方式,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元素与联想形式去完成设计作品。过度压力使人产生过分紧张,而教育,在过分紧张中难以达到预见成效。学生在紧张之下会失去安定感,在这种心理失衡的状态下,学生的心灵与思维无形之中会形成自我束缚与收缩,从而没有了主动发展。而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学生的心不被压力、紧张、固有观念所牵系,不被目的、概念、规则所裹挟。当轻松敞开心灵直接接触事物时,才能发现事物的规律,才能感悟到真实、永恒、不受限制的东西。
3.充分主张学生在了解每门课程的基础理论前提下,进行边缘学科以及各种不同艺术样式表样形式的探索与关联性研究,不规范作业批改的所谓原则性标准,而是根据不同的艺术样式,针对性的进行评价与分析,鼓励学生作创造性的设计方案训练。规避学生因造型能力不足所造成的问题,另辟蹊径,激活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元素利用的灵活思维方法。
4.进行不同学科的、不同规律的、各个时期的各种教学方式的归纳与总结,对不同的科目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的方式方法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检验,其优点和长处值得我们很好的探讨与研究。如著名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循序渐进等。人具有不同的天资与性格差异,应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教育不同的学生。成才不能拔苗助长,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孔子还从教育实践中总结出“学”和“思”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这些传统、经典的教学理念与方法都值得我们认真探讨与借鉴。
5.借鉴创新思维的研究成果运用于现代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
发散性思维是由一元基点为基础,通过横向联想、纵向联想把相关事物与概念串成一个有效整体的思维模式。例如,西瓜这一形象可以联想到蓝球,把它分成两半进行镂空又可联想到瓷碗,由西瓜皮上的纹理可以联想到斑马,也可以从西瓜的纹理联想到海带,又可以由海带联想到海洋,这便是发散性思维的基本方式。运用到教学中,便可以把很多难以解释的概念式理论,用发散性的方式,从事物的各个层面寻找到既生动而又便于理解的诠释方法。如谈构图问题,我们可以用中国围棋的布局来进行讨论,可以用线与面的分割来加以分析,可以用中国汉字的结构来加深理解,可以用语言的轻重缓急阐述构图的节奏性以及轻重的层次性。再如,讨论色彩的色调问题,可以用舞台灯光的不同明暗效果以及不同的光照度来解释,也可以用音乐感进行切入。高明度调的运用可以是西方歌剧中的咏叹调,明度高,对比大;也可以是中国京剧中高吭的京韵曲调,强烈的音符,造成强烈的对比。而低明度调,可以运用低沉的中提琴音响加以解释,沉闷、忧郁;也可以运用中国器乐中的打击乐,浑重的鼓点声予以比较。
(2)收敛性思维
收敛性思维是通过发散性思维的广泛联想之后,对所产生的大量信息,进行紧扣主题的连线穿引后归结回原点,寻找解决问题最合理方法的思维方式。这一方式运用到教学上便是:教师在进行大量的旁征博引,大量的案例分析以及大量的相关信息比较之后,用最可取、恰当、明确的元素来诠释和解决问题。如大自然的重复结构有无数种,树叶、鱼鳞、蜂巣、人体细胞等,都属于平面构成中的重复形态,但归根结底,它是骨骼结构的相似存在排列形式而已。那么,艺术设计中的诸如排版问题、标志设计的组合问题、摄影寻找生动素材处理构图问题等,都离不开构成中的骨骼形态。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应充分把握和充分理解各种不同构成概念的基础上,展开充分联想,寻找相关联的元素,最终把相关构成方式提炼出最本质的语言与形式,回归到原点,使学生理解的概念充满了内涵和厚实感。
(3)组合性思维
组合型思维的方式是把两三个以上的事物结构打碎,然后将其重新进行组合形成新的事物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应用这种重组法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设计训练。如图形创意中,图形元素与符号、数字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元素图案,又如包豪斯时期设计的甲壳虫车,便是利用这一思维的典型作品。设计者把甲壳虫的形态元素运用于大部分车身,形成了新奇的设计外形,深受人们的喜爱。再如毕加索首次利用自行车的龙头和座位,诞生了第一个象征牛头的装置艺术作品,建立了新的审美体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不拘一格,充分发掘学生的能动性,切实利用周边的事物和材质以及所学的各关联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后,尽可能寻找各科不同知识、不同表现手法、不同材质、不同事物之间的连接点,组合成新的设计形态和设计作品。
(4)逆向性思维
所谓逆向思维便是利用事物的正面推导出该事物的反面或侧面,利用不同的侧面与反面折引出事物的不同层次,立体的反映事物的矛盾状态,从而更好的揭示其本质,以便抓住主要矛盾。从哲学视角出发,只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其它次要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事物的矛盾性,让学生在其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抓住事物的本质,学会分析主要矛盾所在,在逆向思维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例如,平面设计作品中,福田繁雄便是利用矛盾空间法设计出很多优秀作品,最著名的war(战争)便是反向思维应运的典型作品,作品中浅黄色的背景,黑色的炮管,射出一枚反向弹头,来说明一极其深刻的道理,即制造战争者必被战争所毁。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充分利用事物的矛盾和概念的矛盾来完成设计理论的阐述,引导学生在事物的正反面以及事物的不同层面,寻找解决问题的元素和方法。
四、结语
总之,艺术设计的教学方法与方式,应依据各自院校师资力量的不同,因时因地制定出各自具有特色的培养方案,针对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不强求统一的评介体系,但强求设计作品最终艺术风格以及设计的实用性和感染力。不同区域、不同时间使用不同的定位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各自的潜能,使学生在没有任何枷锁与压力的环境中,释放创造力。教育,必须脱离固有模式的桎酷与束缚,在自由中产生。惟有自由状态下的人,才有用生命去感悟的闲暇,感受创造的快乐,感动于创造的成果,领悟自以为有价值的生命质感。惟有此时,灵感在跳跃,思维在飞扬,创造潜能在潜滋暗长。
参与文献: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