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南园林山水画的功能及美学意境

2016-07-13山东建筑大学250101

大众文艺 2016年18期
关键词:山水画江南园林

徐 源 (山东建筑大学 250101)

江南园林山水画的功能及美学意境

徐源(山东建筑大学250101)

对江南园林山水画的功能进行分析和对其产生的美学意境进行研究是对未来园林山水画的一种参考,也是对先前园林山水画的总结。园林设计人员更要遵循一定的原理及出彩的风格才能塑造更深刻的对象,基于此,本文对江南园林山水画的功能及美学意境展开研究,希望能够对园林山水画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性作用。

江南;园林山水画;功能;美学意境

中国的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中处于独树一帜的知名地位,由于把建筑结构艺术、文学艺术以及花草艺术等巧妙地融合于一身,从而使自然美感和艺术美感达到了兼具的效果。对园林山水画的功能进行研究是丰盈山水画的一种举措,既迎合了画家的诗情画意,也是一种自然的人文底蕴的体现。以下对此进行具体化,细致化的研究。

一、隐约互补,移步换景空间表现

江南山水画的发展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了一定的成就,其中对《画山水序》历史评价较高,它所蕴含的理论是透视画的理论,这种艺术形式的使用要比欧洲早很多年。传统的绘画中透视原理和西洋画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江南山水画更加注重的是大自然风格的表现,对于空间上的拓展以及客观存在的展现,移除了以往的目有所及,所见不周的理论,使用的是一种运动方式的鸟瞰方法,在千里之外,也有一种突出的展现效果。园林艺术是一种时间上乃至空间上的综合,也是一种连续性的和动态的风景构成。在园林绘画中,每一个景点都能够对游客产生吸引力,让游客驻足观看,这样的景色空间在绘画中静态的表现也同样需要一种张力的吸引,游人在沿途上观赏的过程中移步换景,就形成了绘画中的运动和无灭点透视原理。我国江南的山水画在空间的构图过程中即包含了时间这一要素,基本是开始和结束的构成,山水画的理论就是将动态和静态结合在一起,以此统领全局。例如,清代时期沈宗骞的作品《芥舟学画编》以及清代的的绘画《东庄画论》,对于园林的布局就有非常多的展现。

二、恬静淡雅,自然的色彩表现

江南地区气候宜人,比较湿润,因此草木清透,郁郁葱葱,画家对这种山水的绘画主要是在长时间的观察上表现山体轮廓,给人一种秀逸天成的气韵。笔墨的清韵营造体现了江南园林以后总淡雅的艺术。因为在设计上受到了山水画的极大影响,追求更加清幽、脱俗、精致的自然风格,因此色彩的使用要和它相呼应,彰显自然和平静。以淡雅为主的江南园林,在建筑上倾向于轻巧和自然,秀气十足,玲珑剔透。例如,苏州的留园以及拙政园都极具淡雅之风,使用栗色和墨绿色的冷色调更给人清幽的感受。山水画要和园林的自然清雅相对称,以此表现出一些士人的文化气质。例如,在整体的素色之中,又非常巧妙的使用了一些小亮色来点缀,在室内的过渡空间上也有色彩的展现粉色、绿色等,让这些花草和树木有了自己的生命,话画本也有了自己的生命,寄托了画家更多的情感,粉墙花影,细雨连连,月色垂柳等等都是园林绘画的绝佳对象1。

三、参差自然的对象塑造

相比西方园林,中国古典园林的建设中整体格局上不是非常的对称,更多的是对自然的模仿,是重复大自然本身的故事。在园林的山水画创作方面,从整体上看是也是一种不对称,不规整和凌乱的。最大限度的和自然相贴近,融入自然中,也与自然更加亲近,精炼的表现了大自然的本真,摄取了大自然的山水神韵,以此达到宛如天成艺术效果。在山水画中叠石正是一种实例,从造山的角度上看,宋代的画家郭熙就说过,千里之山,百里之水,一概画之,版图何异?对园林之中的山体自然的写实,更是一种名山胜景浑然天成的意境表现。在理水方面,江南园林绘画中的水和山总是交相互映,用小写大,全程贯通,园林的灵动性被极大地表现出来。如在无锡的寄畅园就是对于山水画中水的描绘进行的二泉水设计,这种设计更加体现了清幽的交响诗篇2。

四、虚实相生,意境生辉的表现

意境是中国园林山水画的重点笔墨,这在古典艺术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种元素,没有意境的绘画就没有价值。从山水画的角度上看,画家在画本上所描绘出来的山水和真实的山水之间可能有一定的不同,因为其中的一部分是作者自己思想的寄托,更是意境美的产物。例如,我国的文人墨客经常使用松树、梅花等来表达那种刚健的精神,不畏寒冬和困难的精神等,这种自我抱负的寄托就是作者情感的表现。江南的山水画也在乎情景上的交融,注重传神的特点,也注重天人合一的思想表达,因此作品在精神层面上,更加展现立万象于胸怀。虚实相生的手段不仅在文学作品中进行表达,在绘画中也是一种抽象概念的展现,给人不同的意境感受。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于江南园林山水画的功能及美学意境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文章一共分成四个组成部分,分别是江南山水画隐约互补,移步换景空间表现、恬静淡雅,自然的色彩表现、参差自然的对象塑造、虚实相生,意境生辉的表现。在以后的山水画发展过程中,还会延续以往的精髓所在,对于其他部分进行创新,这样才能让山水画的表现力更强,不仅仅有真实自然的呈现,还有深刻的文化精髓及思想意识。

注释:

1.朱一平.浅析传统山水画“藏露互补”在江南园林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5,11(3):166-166,168.

2.柳鸿宾.中国山水画与江南古典园林构成元素[J].艺术时尚(下旬刊),2014,18(9):143-144.

徐源,研究生,讲师,中国画,教师。

猜你喜欢

山水画江南园林
山水画的写生观及价值初探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