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论当代中小学生优良传统文化的淡薄与缺失

2016-07-13万文芬

科学中国人 2016年18期
关键词:道德传统思想

万文芬

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蓼花中心小学

小论当代中小学生优良传统文化的淡薄与缺失

万文芬

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蓼花中心小学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优良的传统文化历经上下五千年的传承与发展而经久不衰。那么,传统文化是什么?它是中国古代先贤几千年来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是道德规范。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中国的教育也出现了较大变化,表现在中小学生身上更多的是个性解放,自我意识浓厚,历经几千年的优良的传统文化意识变得十分淡薄甚至是缺失。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曾遇见这样一件事:所教班级中有一名学生叫魏来,因没有做完作业被老师罚站,他一气之下跑出了教师,并扬言再不读书了。于是班主任将他拦下并联系他的爷爷到学校一趟。在老师和爷爷的劝说后,他却对他爷爷说:“我不是你生的,你凭什么管我,我吃的是奶奶做的饭,用的是奶奶给的钱。”说到这,他爷爷气愤地补了一句“钱不是我挣来的吗?”他却愤愤地道:“反正长这么大,你没给过我什么钱用。”从这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学生已经没有了丝毫的尊敬师长的意识,更不用谈对他人的感恩之心。那么,出现这样的情况是为什么呢?

第一,应试教育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过度功利化。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即促进人的天性全面发展及潜在能力和谐发展。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首先是学校追求高升学率,以此来评价一所学校的强弱,更借此来获得更多的社会荣誉。其次,教师在考分、排名论英雄的评价机制下,更多地进行应试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健全人格的塑造和良好素质的培养。再次,“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功利思想日益渗透着,更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于是,学校和家庭将教育的中心都倾向于知识的教导上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的教育。殊不知,成才应先成人。

第二,空有被灌输的一些道德知识,却没有道德体验,意志得不到锻炼,行为上没有落实。从教工作十年来,渐渐发现思想品德教育课慢慢地从课表上消失,最终被语数英取而代之。即使有,大多也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制作出的掩人耳目的虚假的东西。于是,道德知识的传授,只局限于由语文编排专家编排的少之又少的课文。而这些课文在中小学生心里只是一些知识的积累,竟淡化了其中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的培养。课堂上获得的体会,课后无法巩固,更无法去切身地感知,又如何能使中小学生的道德水平有所提高呢?

第三,社会失范,竞争激烈,学习压力大,导致学校、家庭对中小学生过度保护。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及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人们更多的追求自我,以自我为中心,从而失去了规范与约束。中小学生作为学习中的人,他们学习欲望高,接受能力强,特别容易受到社会某些行为影响。对于他们,可谓是“学好千日不足,学坏一日有余”。在有失规范的社会风气下,他们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影响。然而,当中小学生做出失范行为时,人们往往以他们是未成年人而进行保护处理或冷处理。于是,他们渐渐以为生活中无所谓对与错、美与丑、他们内心没有良心的自责。

第四,社会经济的转型,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人的自我意识被唤醒。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的认识自己,设计自己与实现自己的过程。然而,在教育上,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文明人,而不是为了培养高分低能的人,更不是培养工具人。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的意识形态的变化,父母忙于自己的工作和事业,疏于对子女的道德和行为的教育与引导。学校在功利化的影响下,只注重应试教育的要求而忽视了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在生活中,往往是思想主导着行为。中国传统文化讲“三思而后行”,可见,思想能指导人的行为,能让人的行为围绕思想去行动。因此,在中小学生的教育上,更应以传统文化去支配他的思想,去引导他们的思想,那么,又该如何抓好传统文化教育呢?

首先,以“读经典、诵传统”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经典是圣人的智慧、心灵的故乡,在诵读的经典文章中,往往都是美文美心嘉言懿行。同时,“道德”、“品行”、“性情”、“气质”等人格因素,是很难教的,这种“人格”的成长,往往是在“陶冶”、“熏陶”或“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培养出来的。让他们从先贤的生活经验中洞悉人生的真谛,学会做人的真理,使之受益终生。

其次,加强校本课堂建设。校本课堂是着眼于学校自身建设而创立的课堂,它应以适应学生需要和最大程度的发展为目的。以“历史故事、历史幽默笑话、成语故事、对联猜谜”等为题材,让学生从历史故事中明理,从历史幽默笑话中得智,从成语故事中积知,从对联猜想中获趣,使他们学习传统,尊重传统并运用传统。

再次,加强“道德”活动建设。传统文化教育是理论的教育。当今,学校和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是足不出户的教育,他的生活轨迹只是在学校与家庭两点一线之间,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就只停留在文本上。那么,学校应多开展“敬老爱幼”、“美德帮助他人”、“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如遵守交通规则)”等系列道德活动,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生活中去,去体验遵守“道德”的趣味并感知其中的情感体验。

父母和老师能够为他们做的就是尽量用“经典”文化的价值观来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尽可能地把他们引向“真、善、美”以及充满爱的价值观上去,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真正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

猜你喜欢

道德传统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思想与“剑”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