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馋”:饮食散文随笔中的北京文化之真性情

2016-07-13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系10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24期
关键词:鳜鱼梁实秋饮食

于 祎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系 100000)

“馋”:饮食散文随笔中的北京文化之真性情

于 祎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系 100000)

散文随笔既是个人的抒怀,也具有文化品格,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生活内涵。在北京饮食题材的散文随笔中,作家们生动地描述了个人饮食享受的乐趣与快意,以及北京地方的饮食文化特色,其间也呈现了北京人群体的文化性格。

散文随笔;饮食文化;北京性格

“馋”,《古今字音》解释为“贪食也”,即指人在生理上对美食的贪恋。“馋人”,在北京话中被称为“吃主儿”,在网络时代被称为“吃货”,儒家经典鄙夷地贬之为“饮食之人”。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1孟子说:“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2有悖圣人教诲,现实中国却是一个讲究吃的国家,梁实秋所谓“我们中国人讲究吃,是世界第一”。3中国各地馋人自不缺乏,但少有大方自我承认者,但北京人梁实秋却说“北平人馋”“一年四季地馋,周而复始地吃”。4现当代的北京文化人群中不乏“馋人”,更不缺乏自得于贪食之癖者。他们凭依个人记忆,尽述旧北京的餐饮盛况,用心描述食材的精细和食物的制作过程,追求美食带来的味觉快感,这些食物既可能出自宫廷或大饭庄、老字号,代表了北京饮食文化对于滋味和饮食方式的高端追求;也可能出自长街陋巷的小饭铺,甚或沿街叫卖的挑担,内中自有逍遥的小食趣味。行文间,作者总是率真地与读者分享口腹之欲获得满足后的欣悦。

一、饮食散文第一人唐鲁孙之“馋”

被誉为“中华谈吃第一人”的唐鲁孙生于1908年,是满族镶红旗的后裔,原姓他他拉氏,是清末珍、瑾二妃的侄孙,七八岁时即被封一品官职。他生于北京,逝于台湾,熟悉清宫礼仪,深谙北京风俗掌故,有民俗学家之名,尤精于北京的饮馔。他晚年写下了《中国吃》《天下味》等系列作品,对昔日京城的饮食生活倾情回忆。对于好吃,唐鲁孙自称:“寡人有疾,自命好啖,别人也称我馋人。所以,把以往吃过的肴海明馔,写点出来,也就足够自娱娱人的了。”5梁实秋读了唐鲁孙的《中国吃》后,说:“中国人馋,也许北京人比较起来更馋。”6对此,唐鲁孙回答说:“在下忝为中国人,又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可以够得上馋中之馋了。”“我的亲友是馋人卓相的,后来朋友读者觉得叫我馋人,有点难以启齿,于是赐佳名叫我美食家,其实说白了还是馋人。”而馋又成为唐鲁孙写作谈吃美文的动力。

美食的境界首先是讲究,唐家系官宦世家,饮食非小事。“他家以蛋炒饭与青椒炒牛肉丝试家厨,合则录用,且各有所司。小至家常吃的打卤面也不能马虎,要卤不澥汤,才算及格;吃面必须面一挑起就往嘴里送,筷子不翻动,一翻卤就澥了。”7自小长在这样的家庭的,唐鲁孙的饮食散文精于谈食之艺、味之细。一生钟情于味觉的快意,最终使他成为古城北京饮食文化最卓越的记录者,他的饮食文化散文深具有民俗文化的考察价值,帮助我们认识旧北京日常饮食的物质内容、饮食习惯、饮食方式、饮食情致,进而窥探到这个古老城市历史与文化的过往与变迁。

二、京城世家子弟之“馋”

一些京城世家子弟钟情于“吃”的纯粹,乐为饕餮之徒。他们大多术业有专攻,有的甚至堪称学术泰斗,但是,他们不避讳嗜好美食美味。

被誉为“京城第一玩家”的收藏名家王世襄自称“老饕”,他出身于晚清官宦世家,祖籍福建,生于北京,晚年所著《锦灰堆》在家具、漆器、竹刻、工艺、则例、书画、雕塑等十二类随笔外,也写下了不少饮食题材的随笔。王世襄不仅是美食家,还是擅长烹饪。徐城北《鳜鱼宴》记叙他文革后期在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大做鳜鱼宴的经历。“他先去附近的窑嘴买了十四条约两斤重的鳜鱼,一律选公的,回来亦中亦西,一共做了七个菜:咖喱鳜鱼、干烧鳜鱼、炸鳜鱼排、糖醋鳜鱼、清蒸鳜鱼、清汤鱼丸和鱼白溜蒲菜……做成后鱼白柔软鲜美,腴而不腻,蒲菜脆嫩清香,恍若青玉簪,加上香糟,其妙无比,妙就妙在把糟溜鱼片和糟煨茭白两个菜的妙处汇合到一个菜之中,吃的人眉飞色舞,大快朵颐。”关于这次宴请,王世襄也自作《鳜鱼宴》,篇首即称:“由于我是一个老饕,既爱吃,又爱做,遇有学习机会绝不肯放过。往年到东兴楼、泰丰楼等处吃饭,总要到灶边转转,和掌勺的师傅们寒暄几句,再请教技艺。”关于席间做的菜,得自他对“吃”的精研,他说:“自己做的香糟菜,和当年师傅做的相比,总觉得有些逊色。思考了一下,认识到汤与糟之间,有矛盾又有统一。高汤多而糟少则味足而香不浓,高汤少糟多则香浓而味不足。香浓味足是二者矛盾的统一,其要求是高汤要真高,香糟酒要糟浓。”至于如何做出汁清味浓的香糟酒,吊出清如水的高汤,王世襄回忆了北京大饭庄的名厨不厌其烦的做法。

赵珩自称:“我是馋人,故以‘老饕’自谓。”8赵珩曾祖父赵尔丰清末曾任署理四川总督兼驻藏大臣,父亲赵守俨是中华书局原副总编辑,主持过二十四史的点校工作。赵珩在治学之外精于烹饪饮馔,他的《老饕漫笔》《老饕续笔》等作品集以白描式的笔法写口腹之欲,以及围绕饮食的风物人情、历史掌故。在《老饕漫笔》的自序中,他说:“伊尹曾谓:‘味之精微,口不能言也。’以文字叙述饮馔,大略只能达到‘耳食’与‘目食’的效果。”作者就是以文字谈吃喝,宣泄自身食之欲望。

朱家溍在《饮食杂说》中也自称“馋人”,作为文物专家、清史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朱家溍是宋明理学家朱熹的第25代孙,生于北京,成长于鼎食之家,不仅对北京的府第、园林、京剧等地方文化知之甚详,对北京的著名饭庄、官府菜及其由来,也如数家珍。

三、旧京平民阶级的“馋”

梁实秋,“馋和阶级无关”。9不只是富贵之家、文人学者们乐享绝味,追求鲜美食材、精湛厨艺,普通北京市民也有其对丰美五味的追求。旧京有各种专供穷人解馋的民间小吃,如卤煮火烧、爆肚儿、艾窝窝、藤萝饼等,所用原料低贱,但制作用心、独特,老百姓粗茶淡饭之外可以之“解馋”。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崔岱远描述北京人的基本伙食“炸酱面”时说,“对于善于享受的北京人,在吃上是从不马虎的。只要条件允许,就可以根据季节的不同加上许多样的面码儿,比如最基本的:开春放小萝卜丝或是小萝卜的嫩缨儿,到了端午放新蒜,伏天的面码儿除了黄瓜丝还有焯过的鲜豌豆,立秋以后放刚下来的水萝卜丝,入冬以后最好吃的面码就是焯好的大白菜头切成丝……除了面码,面里还要再浇上点儿熏醋,再啃上两瓣爽口的大蒜,就更爽了。”10可见,底层平民也会力所能及地让自己吃得好一点,借助于四季食材的变化增加生活的幸福感。

今日北京人的“馋”与满清旗人有莫大关系。清人入关之后举办过许多宴席,大吃大啖,相传康熙举办过两千八百人的宴会。满清政权稳固、战事消退之后,汉人无不纳税,而旗人不事劳作,却可以坐领饷糈,每日沉浸在包括“吃”在内的各种物质享受之中。正所谓:“爱新觉罗的后裔长着一副不能动弹的四肢,却保留了一副能说会吃的嘴巴。”11即使清末以后旗人没落了,也依然没有撼动他们对口腹享受的追逐。梁实秋称:“然而一般中国人之最善于吃者,莫过于北京的破旗人。从前做旗人,坐享钱粮,整天闲着,便在吃上用功,现在旗人虽多中落,而吃风尚未尽泯。四个铜板的肉,两个铜板的油,在这小小的范围之内,他能设法调度,吃出一个道理来。富庶的人,更不必说了。”12徐霞村记叙北京小吃时写到,“北平各胡同里售卖零食的小贩之多,也为国内任何城市所难望其项背……假如你和一个没落的爱新觉罗氏的后人做着邻人,同时你又是一个细心的人的话,你便可以看到他们有时即使剩了少数买米的钱,也要把它拿出来在门口买一串毫不解饿的糖葫芦吃吃。”13即便在饥饿半饥饿的生活状态下,没落旗人仍然有可能把少量的钱拿来解馋,而不是解饿。三百年满清历史,旗人的饮食文化足以深深地影响到北京人的生活,从王公贵胄到黎民百姓。

四、既是人欲,也是天理

关于北京人的“馋”,后辈文人依然津津乐道。回族作家霍达写道:“家父生前常以‘吃主儿’自诩。‘吃主儿’这个词儿是地道的北京话,普通话里找不到与之对应的词儿。译成陆苏州所谓的‘美食家’,雅则雅矣,但仅含‘吃的专家’这一层意思,原意未能尽括。‘吃主儿’还有一层意思,即:大饭庄子的常客、贵宾。家父引以为自豪的包含着前者,但偏重后者。他固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但不仅满足于此,似乎更陶醉于饭庄子老板、伙计们对他的尊重。”14作家刘心武《什么都吃》从日常语词的点滴揭示中无处不在的“吃文化”。他说:“我们的生命其实是贯穿在一日不可废除的吃喝中的,对情的寄托,对自己与别人的慰藉,对今日与未来的期许,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了我们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餐桌享受中。”15崔岱远则认为:“北京人闲适而安稳,散淡而追求品位,自尊而又有些自傲用现在话儿说,叫做懂得享受生活。”“北京人不但琢磨怎么做,还研究怎么吃。在北京人眼里,并不是谁都会吃的。吃,讲究个过程;会吃代表着身份和地位。再精致的美味摆在您面前,您要是不会吃,那也是糟蹋东西。北京人已经把吃的过程发展成为一种与生活融为一体的艺术创造。”16所不同的是,当代作家们试图从精神的高度上去认识饮食,或者从文化,或者从艺术上为北京人的“好吃”延伸出更多附加的意义。

儒家对“饮食之人”的否定,在朱熹那里有清晰的辨析:“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17要去人欲存天理,就需舍弃对于美味的追求,治学之人自当如此。但以上北京学者、文人大多从饮食之极致的享受、体验上赞美美味,由物质享乐带来的欢乐溢于言表。对于朱熹之学说,梁实秋说:“我的想法异于是。我以为要求美味固是人欲,然而何曾有背于天理?如果天理不包括美味的要求在内,上天生人,在舌头上为什么要生那么多的味蕾?”18“馋,则重在食物的质,最需要满足的是品味。上天生人,在他嘴里安放一条舌,舌上还有无数的味蕾,叫人焉得不馋?”“馋非罪,反而是胃口好、健康的现象,比食而不知其味要好得多。”19梁实秋肯定了那些特别爱吃、会吃的人他们的生理本能既是人欲,又是天理。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人的解放”运动,对人的价值、尊严、个性予以肯定,人之合理的欲望获得了深受西学影响的知识分子群体的辩护,北京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而梁实秋及其上述学者都经历过新文化的洗礼,他们对“馋”的肯定就是对合理人性欲望的肯定。不仅如此,作为北方多个朝代,尤其是明清两朝定都之地,北京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北部满族、蒙古族的深刻影响,与某些长期单一受儒教文化浸染的地区不同,北京文化因皇城之地呈现出某种自信,又因多民族的融合而呈开放之势,北京文化包含有它从历史与现实中形成的大气、自在、真实、自然,落实在饮食文化情调上,则体现在北京人历来对于“馋”“好吃”的不避讳上,这是北京这一方水土绵延不断的文化真性情。

注释:

1.《论语·阳货》.《四书五经》[M].天津古籍书店,1988:76.

2.《孟子·告子章句上》.《四书五经》[M].天津古籍书店,1988:90.

3.梁实秋.《吃》,《雅舍谈吃》[M].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170.

4.梁实秋.《馋》,《雅舍小品》[M].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98.

5.逯耀东.《馋人说馋》,唐鲁孙《唐鲁孙谈吃》[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80.

6. 转引自逯耀东.《馋人说馋》,唐鲁孙《唐鲁孙谈吃》[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77.

7.转引自逯耀东.《馋人说馋》,唐鲁孙《唐鲁孙谈吃》[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79.

8.赵珩.《老饕漫笔》[M].三联书店,2012:1.

9. 梁实秋.《馋》,《雅舍小品》[M].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97.

10.崔岱远.《吃得就是个顺溜儿》,《京味儿》[M].三联书店,2009:57.

11. 杨明显.《早点与宵夜》,季剑青编《北平味儿》[M].三联书店,2014:191.

12. 梁实秋.《吃》,《雅舍谈吃》[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70.

13. 徐霞村:《北平的街头小吃》,姜德明编《梦回北京(现代作家笔下的北京1919—1949)》[M].三联书店,2009:189.

14. 霍达.《食趣》,范用编《文人饮食谭》[M].三联书店,2004:73.

15.刘心武.《自序》,《藤萝花饼》[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1.

16.崔岱远.《北京滋味(代序)》《京味儿》[M].三联书店,2009:6—7.

17. 朱熹.朱子语类[M].中华书局,1988:224—225.

18.梁实秋.雅舍谈吃[M].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2.

19.梁实秋.《馋》,《雅舍小品》[M].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95—98.

于祎,女,文学博士,工作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散文。

猜你喜欢

鳜鱼梁实秋饮食
鳜鱼行情又遭暴击!4天内至少下跌2元/斤,新鱼上市几经波折
春节饮食有“三要”
鳜鱼26元/斤,中大难求!是继续等还是卖?就地过年,鳜鱼能否“贵”起来?
北平的零食小贩
梁实秋与冰心的友情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半路夫妻情也深
Chinese Perch:Dream Beauty Portrayedin Art, Poetry
健康饮食
别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