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思想在弗罗斯特诗歌中的体现
2016-07-13蒋丽琴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河南巩义451200
⊙蒋丽琴[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河南 巩义 451200]
中庸思想在弗罗斯特诗歌中的体现
⊙蒋丽琴[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河南巩义451200]
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不仅为东方所独有,在西方哲学与文学作品中也有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以弗罗斯特的诗歌为例,从其诗歌的语言,表现形式及诗人心灵的中庸三个角度分析其诗歌中的中庸思想,旨在为读者解读诗歌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中庸思想语言的中庸形式的中庸心灵的中庸
《中庸》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之一,中庸思想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有关修身处世的最高智慧的体现。但其并不为中华民族所独有,而是中西方共同认同的一种行为准则。真正的中庸思想是指人生的大道,有关事业的成功以及身心的健康。中庸指的是一种人生的态度:确定目标,不随意更换,并持之以恒;中庸也指一种为人处事的心态:无论何时,都保持中正平和,不大喜大悲,从而健康得以保障。在中国,孔子是中庸之道的践行者,在西方,德谟克利特、柏拉图等伟大的哲学家也都对中庸思想有着独特的理解。中庸思想为美国伟大的现代诗人弗罗斯特所崇尚。
一、语言的中庸:简单而深邃的素朴之美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表达悠远深邃的哲思是弗罗斯特诗歌创作的主要手法。在著名的《雪夜林边逗留》中,诗人用林子、村庄、小马、冰湖、农舍、铃儿、雪花等极其简单、普通的词汇描绘了一幅银装素裹的林边雪景图。诗中的遣词造句也没有任何令人费解之处,然而,这首诗却是弗罗斯特诗歌创作貌似简单性艺术特征的一个有力例证。众多批评家将其作为解读弗氏诗歌之谜的突破口。弗罗斯特自称自己是一位“提喻诗人”,提喻的运用增添了诗歌的无限魅力。
这首诗的语言特点与中庸之道的“中”与“和”完全契合。孔子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是指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表现出来时的状态,而“和”则指的是表达出来的情感符合法度常理。中是天下最根本的根本,和是天下共同的原则,中和的境界是世间万物存在的最佳境界。在这首小诗中,诗人既没有运用绚丽多彩、波澜壮阔的语言来描绘自然之美,也没有运用晦涩难懂、旁征博引的经典来抒发愤懑、悲叹人生,而是用极其简单素朴的语言、轻松愉悦的口吻,通过林子、村庄、小马等具体的意象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唯美如画的雪景图,而且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强烈地感受到了自然之外的另一个世界——那个使人充满希望与无奈的客观、复杂、真实,而又无法逃避的人类世界。诗中人最后选择告别幽深、可爱的林子,继续赶路,登程赴约。诗人用提喻的方式,以个人具体的生命体验抛砖引玉似地唤起了无数个自我对生活经验、对自然世界与人类世界关系的无限反思。
诗人运用口语化的语言,用讲故事似的娓娓道来的方式,把自然的世界与人类的世界巧妙地合二为一,达到了文字与情感的“中和”佳境,亦使人在简单、素朴的语言之中感悟到悠远而又深邃的哲思。
二、表现形式的中庸:传统的韵律之美与现代主题的巧妙结合表达形式的传统性与诗歌主题的现代性的相互交织是弗罗斯特诗歌形式的典型特征。弗罗斯特强调诗人应该善于运用人们日常话语中的“意义声音”,弗罗斯特诗歌创作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善于在诗歌创作中将人们轻松自如的说话语调融入传统严谨的诗歌格律之中。弗罗斯特认为他的这种坚持是在新时代的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创新,他甚至为此感到自豪,在给巴特利特的一封信中,他曾经说道:“我可能是当今唯一一位仍然在用过时的诗歌创作理论进行创作的诗人……可是在英语诗人中,我却另辟蹊径,有意识地去挖掘那意义声音的音乐性……”这里,弗罗斯特谈的“另辟蹊径”亦即其诗歌在形式上的独特魅力:方言式的话语以及具有无限韵味的意义声音。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弗罗斯特的诗歌亦如此。他的诗歌不仅讲究形式的意义之音,还注重内容的“时代之音”,简洁、素朴的陈述之中蕴含着永恒的主题:对人的关注。在诗歌中,弗罗斯特一直在用自己温婉、含蓄的表达方式探讨现代社会人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与自然的不和谐、社会的混乱无序、信仰的丢失与传统的被抛弃、人的异化与孤独……《补墙》表现了现代人的相互隔离与无法沟通;《害怕风暴》《荒野》表达了现代社会中那种复杂、无常、焦虑的生命意义;《冷落》《风暴之歌》通过失败的婚姻来挖掘人的精神孤独;《仆人们的仆人》则通过喜剧独白的方式表达了现代人生的种种痛苦与无奈。现在,距离弗罗斯特第一部诗集的发表已百年有余,然而弗罗斯特在当今的美国仍然深受欢迎,究其缘由,这种把传统的表达方式与现代的表现技巧及主题的相互融合,既不忘本、又不拒新的中庸之道也许是其诗歌魅力经久不衰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吧。
三、心灵的中庸:对目标与梦想的坚持弗罗斯特出生于19世纪70年代,十四岁便开始写诗,在他的青年时期在美国文坛上,现代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两位领军人物艾略特和庞德还没有真正踏上文学之路,20年代叱咤文坛的海明威、菲兹杰拉德等人也还未踏上创作之路,南北战争后最具锋芒、被誉为美国现代诗歌之父的惠特曼,1892年的离世更使美国文学陷入了青黄不接,如此一来,弗罗斯特便成了一个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既要承载传统又要兼顾现代。弗罗斯特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作家,他1913年在英国出版第一部诗集时已经三十九岁,当时庞德领导的意象主义运动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人们迷恋于意象主义诗歌带来的种种美的感受:短小的篇幅、自由的节奏与韵律、口语化的语言、简洁唯美却具有可无限阐释的内涵的种种意象……意象主义诗歌成了当时文坛上的流行与时尚,意象主义诗人们自然也成了读者们竞相追捧的对象。然而,面对成功成名的诱惑,弗罗斯特丝毫不为之所动,仍然坚守着自己的理想,追随自己的内心坚持着自己的创作原则。
深受华兹华斯、爱默生、梭罗的影响,弗罗斯特一生热爱自然、书写自然,但他与他们的自然观又有着本质的区别。众所周知,华兹华斯认为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美国超验主义运动领袖爱默生相信“超灵”,认为宇宙是由自然和精神构成的,精神无处不在,自然是精神的外衣;梭罗对大自然的热爱更是达到了极致,他避开社会与人群,独自一人在瓦尔登湖畔过了两年对自然观察入微的生活,写出了举世美文《瓦尔登湖》。不难看出,自然对华兹华斯而言是一方恬静的心灵净土;对于爱默生而言是无所不能的上帝的象征;对于梭罗而言是唯美遁世的世外桃源。然而,被F.O.马西荪称为“传统的自然诗人”的弗罗斯特的诗歌,又与华兹华斯、爱默生的浪漫主义传统一脉相承。弗罗斯特的母亲是个爱默生迷,童年时代的弗罗斯特放学回家经常和妹妹一起听母亲讲故事、朗诵爱默生的散文和诗歌,从那时起,就深受爱默生的影响,这种影响贯穿了他的一生,极大地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爱默生这种无拘无束的自由执念成了弗罗斯特内心深处最强大有力的精神支撑,陪伴他度过了成名之前艰难的漫长岁月;同样也是这种无拘无束的自由执念使得他能够在功成名就之后不骄傲不浮躁,仍然坚持自己的初衷坚守心灵的宁静。
《既不远,也不深》一诗能够很好地阐释弗罗斯特对于原则及梦想的坚持。“他们不能看得很远,/他们不能看透海洋,/但是,何曾妨碍过/他们坚持不断观望。”与《雪夜林边逗留》一样,这首诗的表达手法与语言也都非常简单:沙滩、陆地、海洋、鸥鸟、海轮、望海的人等意象十分具体和自然,如风平浪静之时的大海般那样平静的语气,简短的句子,重复手法的使用,都使得这首诗看似非常简单易懂,但是反复阅读、仔细琢磨之后,我们便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这是一首有关追求梦想与真理的诗。基于对梦想与真理的渴望,人们沿着沙滩站立,全都朝着一个方向,诗人把对梦想与真理的追求比喻为茫茫大海之上的航行,但是他们全都是背对着陆地的,陆地象征着客观现实世界,因此,真理与梦想是与现实相背离的,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尽管大海巨大无边、充满了冒险与未知,仍然会有勇敢的海轮出现,就像翱翔于海面的鸥鸟,使人看到希望。在第三节中,诗人重又把目光投回陆地,陆地的变化象征着现实世界的艰难险阻,但是诗人强调,不管有怎样的艰难险阻,尽管不能把大海一眼望穿,也不能透视海上航程中的挫折与风险,但是,他们坚持不断观望。人们坚守梦想追求真理的初衷是不会改变的,他们将一如既往,乘风破浪。具体、简单、自然的意象蕴含着深刻、悠远、深邃的哲思,这首诗再次完美阐释了弗罗斯特“致中和”的中庸精神。
弗罗斯特诗歌创作的总体特征是:简单、平实、素朴的语言;不温不火、温婉平静的语气。自然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巧妙平衡;既不抛弃传统又不拒绝时尚的不偏不倚之“中”;遵从自己的内心、践行自己的创作原则,一生不易之“庸”。如果用他自己的一首诗来总结他对中庸精神的追求与坚持的话,这首诗应该是《忠贞不渝》:“心灵想象不出有什么东西,比海岸对大海更忠贞不渝;海岸守住弯弯曲曲的阵地,永远数着无休无止的冲击。”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坚守的快乐:有什么样的事情比对心灵自由与梦想的追逐更快乐、更有意义?在这里,我们亦可以看到坚守的困难:20世纪初,面对新诗改革运动的浩大声势,坚守传统是多么的不易!面对传统的自然主义诗歌,在传承之时打破传统又是多么的不易!在纷繁嘈杂的时代,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在现代、后现代诸多派别争相斗艳之时,仍然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平衡自然与人类两个世界、行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用简洁素朴的语言表达深邃悠远的哲思又是多么的不易!因而,弗罗斯特是一位值得我们肃然起敬的诗人,他始终践行着中庸的精神,行走在追梦的劲旅中。
[1]黄宗英.弗罗斯特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2]颜培金、王谦注译.大学·中庸[M].武汉:崇文书局,2007.
[3]江枫.弗罗斯特诗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4]彭予.在疯狂的边缘——美国新诗选[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作者:蒋丽琴,硕士,郑州成功财经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及英美文学研究。
编辑:曹晓花E-mail:erbantou2008@163.com
本文系河南省科技厅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项目“比较文化视野下的中庸之道与弗罗斯特比较研究”,编号(152300410182)的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