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探讨
2016-07-12薛泽冬
薛泽冬
摘 要: 体育课是一种以运动为手段,为增强学生体质、提升其运动水平、丰富其学习内容的教学课程。而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日渐深入完善,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也为体育教育带来全新的“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和教学理念。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更是直接关乎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与体育新课程改革任务的落实。
关键词: 新课程背景 高中体育 课堂教学
在高中学习生涯中,生活紧凑,学习紧张,学生的精神与注意力处于长期绷紧状态,长此以往,精神容易疲惫,从而导致学习效率变低等。而体育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可以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缓解学习压力、调节紧张的生活学习节奏,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在经过教育新课程改革后,体育教学更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健康第一”的全面发展教学形式。新课程改革中,高中体育教师对于课堂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一、了解学生和教学的现状
1.学生的现状
在高中学习阶段,高中生的年龄处于15—18岁之间,而这个年龄阶段正是身心健康发育并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同时,步入高中阶段后,学生面临更加紧凑的学习生活、更为庞大的学习负担及更加紧张的学习压力,这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心理变化。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面临巨大考验,稍一不注意行差踏错一步,可能就会带来身体或心理方面的疾病。因此,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整个高中教学中的重要方向,而体育教师更应该注意体育课教学水平的改善与提升。
2.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
体育课作为高中生紧张繁忙学习生活中进行身体锻炼的主要课程,它影响着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在目前的高中体育课程上,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水平或多或少存在欠缺,这对于高中体育课程教学的良性发展不利。在体育课堂上,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如下两点。
其一,教学质量差,学生松散。主要是大多数高中生因平时繁忙紧张的学习生活所迫,平时难以得到充足的休息放松时间,而在相对轻松的体育课程上则会变得松散懒惰。由于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多数以讲解示范、让学生反复练习为主,教学质量相对较差,也更容易导致学生懒散,从而把体育课程当做自我休息放松的时间。
其二,学生得不到良好的锻炼。具体表现为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差,对于教学内容的把握不准,无法正确引导学生锻炼身体。大多数体育教师在教学时笼统而教,将体育课主要划分成热身活动、讲解示范、学生反复练习。然而,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状况都有明显差异的存在。例如,一个肥胖且缺乏锻炼的学生和一个身体体质相对较好的学生一起围着跑操场一圈,一个跑完气喘吁吁、脸红、心跳急促,一个跑完仅仅额头沁出一点汗珠,针对这两个学生的身体锻炼所设计的课程内容应该是不同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因人而教。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做到对教材、理论知识熟悉,教学时语言简练准确,针对不同类别学生安排不同的练习强度[1]。
二、以学生健康为本改善教学行为
高中体育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发展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改善。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既包括专业知识讲解、技能培养等教学行为,又有处理意外情况的课堂管理行为。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体育教学效果,而体育课程想要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就必须优化完善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1.体育课前设计行为的完善
所谓课前设计行为,其实主要指体育课堂开始前教师的基本准备情况,包括该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及教学行为的设计等,也是教师新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始。因此,体育教师在对教学目标设定的过程与结果需要不断完善,使得教学目标与教学实际相适应,使体育课程教学有一个良好开端。
2.体育课中教学行为的完善
课中教学行为主要指在体育课堂中教师产生的教学行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组织学生,通过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通过不断鼓励和肯定激励学生。例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借助多媒体、音乐等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展开教学;而在热身活动、自主练习时,通过音乐吸引学生一部分的注意力,减少学生身体上的疲惫感,从而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在理论讲解时,可以通过语言的幽默性、趣味性吸引学生,与学生多沟通交流,在互动中达到讲解的最好效果。
3.体育课后教学行为的完善
课后教学行为即教师在经过一堂课的实践教学之后,再度认知、思考,并从中反思不足之处,总结经验教训,在不断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中,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而正确的反思不仅需要反思自身,而且需要从学生、同事的角度看待,从而不断完善体育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郑小兰.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J].体育师友,2012,02:46-48.